百家姓溯源:蔣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姓氏由來
  
蔣(jiang3)姓出自姬姓,以國名命姓。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叫伯齡,被封在蔣,建立蔣國,是周朝的一個小國。後來蔣國被楚國所滅,伯齡的後代子孫就以原國名命姓,稱蔣姓。《元和姓纂》中記載:「周公第三子伯齡封蔣,子孫氏焉,國在汝南期思縣。」期思縣因期思公復遂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淮濱縣城東南13公里得期思集,北鄰死河,系春秋時楚滅蔣後所置,屬於汝南郡,魏、晉時改屬弋陽郡。因此,蔣姓祖根在今河南淮濱。
  
姓氏分佈
  
先秦時期,蔣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境內發展繁衍。自楚滅蔣後,蔣氏除部份仍留居河南外,大部份外遷。其中,有一支首先於漢時已遷居陝西省境內,又一支於東漢遷往山東東萊郡。另一支於南朝宋時遷往義陽羨縣(今屬江蘇)。西漢哀帝時,又杜陵人(今陝西長安縣東南)蔣翊被封為兗州(今屬山東)刺史,其子孫東漢初渡江散居江南各地,其中一支徙居陽羨(今江蘇宜興),一支徙居毗陵(今江蘇常州)之滆湖,一支遷至今浙江奉化之三嶺。自蔣橫以後,其子孫便多散居中國南方的浙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蘇等地。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有河南蔣姓將佐隨從,後在福建安家落戶。宋代,蔣氏已有移居今廣東者,如南宋理宗時進士蔣科為電白人(今廣東高州縣東北)。元末,永嘉人(今浙江溫州)蔣允文避亂移居閩中。元、明時期,福建、廣東的蔣氏已發展成為大族。蔣氏入台最早者是明末跟隨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蔣毅庵,伺候福建泉州等地的蔣氏又有一些人徙居台灣,有的又進而遠播海外。蔣姓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
  
姓氏名人
  
蔣詡:字符卿,杜陵人,西漢末年的兗州刺史,以廉直著名。王莽居攝,不肯委身事賊,於是以病免官歸鄉里,足不出戶,以沉默表示了對新莽的反對。據說,蔣詡退隱之後,曾在捨前的竹下開三徑,平時閉門謝客,輕易不肯見人,只有老朋友求仲和羊仲,才會被他接納。
  
蔣子文:東漢末人。任秣陵尉,逐盜山中,傷額死,葬鐘山。初,曾自謂骨骼貴,死當為神。相傳孫權都建業,或見子文乘白馬執白羽扇出,遂立廟於鐘山,封蔣侯。故後稱鐘山為「蔣山」。
  
蔣琬:三國時蜀漢著名大臣。初隨劉備入蜀,後為諸葛亮所重,任丞相長史。諸葛亮攻魏時,他主持兵源糧餉的供應。諸葛亮稱他為「社稷之器」,諸葛亮死後,他曾代諸葛亮執政,任大將軍、錄尚書事等職。
  
蔣時行:明代畫家。善圖繪,新畫的真武象尤為獨絕,與《上庵圖像》、《瀑布龍口聖像》合稱三絕。
  
蔣廷錫:清康熙文華殿大學士。工詩善畫,尤精花卉,多用逸筆寫生,點綴坡石,無不超絕。曾奉雍正皇帝命核定「古今圖書集成」共一萬卷。
  
蔣士銓:清朝戲曲作家、文學家,江西鉛山人,曾任翰林院編修,作有雜劇、傳奇16種。詩文負盛名,與袁枚、趙翼並稱「江右三大家」。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姓氏由來
      
    鄭(zheng4)姓源出於姬姓。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靜封他的異母兄弟姬友於鄭(今陝西華縣以東)為三等諸侯國的國君,建立西周的最後一個諸侯國,國號「鄭」,姬友死後謚號為桓公,所以史稱鄭桓公。
  • 姓氏由來
      
    汪(wang1)氏最早源自商代汪芒氏。汪芒氏又稱汪罔氏,是由夏朝諸侯之一的防風氏所改。夏朝國君禹召集群神到會稽山,防風氏因為遲到而被禹殺頭。進入商朝,汪芒氏的後代改為單字汪氏。汪氏子孫即是商代汪芒氏後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諸侯防風氏,所以汪氏的淵源可謂悠久異常,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同時汪氏也是貴冑之後。
  • 姓氏由來
      
    許(xu3)氏有兩種來源:
      
    1、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西周初年,周武王把炎帝裔孫伯夷的後代姜文叔封在許由曾居住過的許(今河南許昌東)建立許國,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成為楚國的附庸,並為鄭、楚等國所逼,公元前533年遷都葉,公元前524年遷都白羽 (今河南西峽縣 ),公元前524年遷容城 (今河南魯山縣 )。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 姓氏由來
      
    楚(chu3)氏有兩種來源:
      
    1、 以人名為姓。春秋時,魯國有個人叫林楚,他的子孫後代以其名命姓,稱楚姓。
  • 姓氏由來
      
    趙(zhao4)姓有兩種來源:
      
    1、 出自嬴姓,形成於西周,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為顓頊帝裔孫,伯益是夏朝東夷族首領,被舜賜姓嬴後成為蠃姓各支的嫡系祖先。造父為伯益的9世孫,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崑崙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周穆王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到戰國初年,叔帶的12世孫趙襄自聯合魏氏、韓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其建都晉陽,後遷都邯鄲,戰國時為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其王室貴族和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趙氏。
  • 姓氏由來
      
    「錢」(qian2)姓源於彭姓,是以官職命名的姓氏。宋人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將錢氏列入「以官為氏」類,說:「顓頊帝曾孫陸終生彭祖,裔孫孚,周錢府上士,因官命氏焉。」據《史記‧楚世家》記載,陸終是顓頊的曾孫,他的妻子懷孕三年,剖腹產,生出6個兒子,「三曰彭祖」。彭祖是有名的大壽星,《世本》說他「姓箋,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他的後裔彭孚,在西周任錢府上士(錢府,掌管錢財的官署;上士,官名,周代士有上士、中士、下士)彭孚以官職為姓氏,就是錢氏。因西周建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彭孚必在京為官,故錢姓形成於陝西。
  • 姓氏由來
      
    孫(sun1)姓是一個源遠流長、歷史久遠、支脈紛繁的大姓。孫姓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六支:
  • 姓氏由來
      
    李(li3)姓有六種來源:
      
    1、 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 姓氏由來
      
    周(zhou1)姓有三種來源:
      
    1、 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軒轅氏。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 姓氏由來
      
    吳(wu2)姓有四種來源:
      
    1、 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