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預言與神傳文化(二)

─神州史綱
鵠章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 ,

傳神文字藏玄機

五千年前,中華文明之初發生了一場決定性的戰役─黃帝征伐蚩尤。《國語·楚語》記載著「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九黎」指的是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這段話大致的意思是說,蚩尤因為「亂德」後導致整個社會出現難以收拾的嚴重後果。關鍵語在「亂德」,何謂亂德?如此嚴重呢?「德」指的是什麼呢?

這問題讓我們回歸到這個「德」字本身說起!德從「ㄔ」字旁,「ㄔ」在原始文字裡三筆劃分別是大腿(股)、小腿(脛)、足腳,是一隻完整人的腿腳的形象,象徵人的步伐、行為,所以從「ㄔ」字旁的字,諸如:征、往、從、循等等都與步伐、行為有關,這左半部是象徵有形空間。右半部「十目一心」就體現出似乎是無形空間的景象。我們不難發現中間「一」區分上半部的「十目」與下面的「心」,這看似簡單的「一劃」仔細考究一下,卻發現寓意深遠了!

《說文解字》開宗的第一個字就是「一」,這個字包含的中國人的宇宙觀,原始意思:「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所以從對應的原始無極,這「一」字一劃宛如開天闢地,立刻就顯太極、生陰陽、分天地、化萬物。「德」字的右半部儼然在細說天體,首先「一」之上的「十目」是指天上,之下的「心」意指地上的人心,而人心肉眼是看不見的,顯然指的是諸多神的眼睛。其次「十」字的原始含意是由「一」分東西,「│」分南北,四面八方再加立體的上下,完整的「十方世界概念」體現在這簡單橫豎二劃之中,所以「十」字就有具足、完整、全方位的意思,「十」代表完美圓滿之數,我們常說「十全十美」其來有自。回歸到字的根源上我們不難知其所以,更能知所以然。因此「十目」十方之眼是全體眾神的眼睛,就是「天」在看,這是不是中國人所謂「天」的概念呢!真是一幕宏大壯觀的景象:眾神在觀察人心。

所以「德」的意思是:人的心念符合「神的旨意」、遵循「道的特性」下的行為就叫「德」,體現在世間就是人的真誠品性與善良的行為,這樣行為會為自己積下德份,將來會以福報體現,像當官、發財、長壽等等。所以「德」也意含著是指上天給人的福分,在我們的語言裡還有「積德」、「缺德」的說法,積了德將來就有福報,損德就會把福報給別人,自己遭殃報。「德」積多的人叫大德之士,或稱人某某高德、某某大德,「德」高大之人自然聲望重就受眾人尊敬。這些一直到今天都存在我們語言中,存在我們日常生活裡。

一個「德」字從有形的善良行為到真誠之心,無形的精神層面構成的人間,再加形而上神秘、高層生命的世界,陰陽縱橫貫穿著多層的複雜空間;同時使用了五種內涵深遠複雜的意符組合,這種文字內涵博大精深可以想像了。概念上很顯然這不是人造,即使人造絕非也不是普通人,沒有這種思維境界,一萬個現代科學家發展一百年也造不出來。這可以充分解釋中國的文字經過歷史演進到今,諸如測字、卦卜術逾數千年而未嘗湮滅於歲月的塵沙裡,到今天我們仍然無法否認中國文字內含神奇的訊息,跨越時空的預知能力。

所以倉頡造字可能不僅是傳說,事情也許很簡單,被形容四隻眼睛的倉頡是不是帶有特異功能,他看到了天上神的文字,依樣在人間造字,人們就很自然說倉頡造字。當然一下就出現完整的文字,這種不是來源人類的空間,當然內涵諸多神奇特性。所以傳說中倉頡造字後「天雨粟、夜鬼哭」,這不就是描述倉頡順應上天的意旨造了這種帶有神性的文字,開啟文化神傳的序幕,神降「德」給世人,天賦這一批批神的子民在神的土地上用神傳的字開創神傳文化,這個地方當然稱「神州」。當時眾鬼一見這種神的文字當場嚎啕大哭,因為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歷史時期根本沒機會轉世為人,這是讓鬼哭號唯一原因。

我們都知道,怎麼說不清楚呢?不是不清楚,是我們不相信,不相信什麼呢?關鍵在這個「神」概念逐漸在我們的認知中消逝、淡化、遺忘了……

點閱中國文字、預言與神傳文化相關文章

──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根據我的觀察,我國不論那一級學校,都有相當多程度不好的學生,很多小學生中國字認不得幾個,很多國中生不認識幾個英文字,更多的高中生對英文文法毫無觀念。
  • 我是陽光的女子
    卻走進哀傷的森林

    我依然展露迷人的微笑
    卻把哀絲淡然在文字上

  •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前二千多年現代人用神話傳說來理解,從黃帝到夏、商是我們現代人是「不清楚」的,所謂的「不清楚」同時意味著我們知道,卻不相信。在現代,科學改善物質生活,也把人的認知局限在有形的空間,道德漸淪為形式與說教。
  • 【大紀元4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家俊台北五日電)外傳行政院經濟永續成長會議對兩岸客運包機有意朝高頻率化方向開放。中國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今天說,行政院應訂明確開放時間表,避免經濟永續成長會議淪為類似經發會的產官學「大拜拜」。
  • 《九評之三》評中國共產黨的暴政
    結語
  • 7. 穩定能夠壓倒一切嗎?
  • 清明節又到了。相傳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 【大紀元4月6日訊】早期蘇共民主空氣較濃,列寧在世時黨內爭論並不是大逆不道的事。托洛茨基、斯維爾德諾夫、季諾維耶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時不時反對列寧的路線,列寧批評他們時也不客氣地"回贈"這種那種非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帽子"。但是爭論過後,列寧同他們的革命情誼都沒有受到影響。
  • 離開北京後,終於得到了合適度獲取訊息的條件。剛獲得「自由」的馬文都先生從網上下載了一些我書寫與最近的文字,讀後讓人有些惶恐,一些文字當中的錯字別字很多,用馬文都先生的話說是「突然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你」。
  • 黃帝時代「築城邑,造五城」。天子居所有聚落之「中」,被稱為「都」,其他的聚落則稱爲「城邑」。城邑依照城主身分的尊卑來分等級,由此可知,在黃帝時代不僅已經存在著城鎮,且各城鎮間已經區分出規模等級。舜的時代,大道行聚天下成都邑。三皇五帝時代啓迪先民「天圓地方」的觀念與「擇中」的思想及道德規範和修煉回歸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