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幅」、「橫批」、「橫披」三詞考證

作者:明珠
font print 人氣: 1202
【字號】    
   標籤: tags: , , ,

現代的人將門聯上橫寫橫貼的那一幅聯叫「橫批」。

筆者以前常幫朋友及鄰居寫門聯,但一直不愛提「橫批」二字,自己也說不出原因。原以為古人既然這樣用,必然有我學識不到之處。近日因寫文章需要,抽空考證了一下「橫批」這個詞的來歷,結果大吃一驚。

查遍民國以前的典籍,十三經、二十五史(含《清史稿》)、歷代文選、歷代詩抄等,未見有古人用這個詞。結果查至近代中國大陸編的《漢典》,才發現清朝文人李漁《閒情偶寄‧居室‧屏軸》書中有用過一次這個詞:「十年之前,凡作圍屏及書畫卷軸者,止有巾條、斗方及橫批三式。」

筆者找到《閒情偶寄》這本書查看後才發現,《漢典》將目錄標錯了,應該是《閒情偶寄‧器玩部‧制度第一‧屏軸》出現的那段話。從李漁這段話的意思可以發覺,「橫批」應為「橫披」,是李漁的筆誤。

橫披」是指長條形的橫幅字畫。「披」當名詞時其本義是指古代柩車兩旁牽挽的布帛條幅,其上有字或簡單圖形,是豎著寫的。「橫披」二字始見於北宋的書畫家米芾的書中:「荊浩畫,畢仲愚將叔處有一軸,段緘家有橫披。」(《畫史‧唐畫附五代國朝》)另據明‧陶宗儀《輟耕錄‧敘畫》記載:「橫披始于米氏父子,非古制也。」也就是說將豎寫豎畫的字畫改為橫寫橫畫,始于北宋的米芾。「橫披」二字在宋代的詩文中才開始被用到。如:

方回《題王起宗大橫披 水墨作遠淡勢》(《全宋詩‧卷二十》)

臥龍峰下草廬幽,門外橋橫水自流。
瀟灑王郎只數筆,淡雲疏樹一天秋。

李曾伯《題推篷梅軸》(《全宋詩‧卷四》)

玉奴梳洗罷,半面露新妝。
江岸數枝影,篷窗一罅香。
橫披含曉色,臥對壓春芳。
……….(以下略)

從以上的考證可知,民國以前的文人未見用「橫批」來表示門聯上的橫幅。即使是李漁筆誤用了「橫批」,也就是指「橫披」(長條形的橫幅字畫)。在古漢語中「批」是不通「披」的,比如我們常在史書或古代其它典籍中見到「披堅執銳」、「身披甲胄」這些詞,而改為「批」就不行,也未見有人這樣用。

把「橫批」二字用來表示門聯上的橫幅,始於近代某文人(已去世)在其充斥了黨文化的小說《懶蛋牌子》一書中:「門楣上貼著新的紅紙的橫批,上書『天作之合』,兩邊的對聯是:『莊稼傳家久,翻身繼世長。』」所謂的「翻身」是黨文化中常見的「翻身得解放」一語的縮寫。

「批」這個字如果當動詞,它的意思有打擊、攻擊、刺入、排除、排擠、揭批等意思。而「橫」字如果當貶義的形容詞有橫暴、放縱、意外、禍害的意思。因此,將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用是很不吉利的。那麼,我們寫春聯或其它的門聯,橫幅上的那幾個字一般都是很吉利的話,用「橫批」來表示就很不恰當,也很不吉利。

「橫幅」二字始見於《晉書‧卷八十五》:「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其男衣皆橫幅,結束相連。」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很常見,一直到民國時期都有人用,如《清史稿‧志七十八》:「行裳,色隨所御。左右各一,前平,後中豐,上下斂。橫幅石青布為之,氈、袷惟時。」

筆者認為應該用「橫幅」二字來表示門聯上橫寫橫貼的那一幅聯。因為「幅」的讀音諧「福」,而「橫」字當形容詞時還可表示「充滿」、「廣」、「寬廣」等意思。這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很吉利的字。

文章的最後,筆者送給各位讀者一副新創作的春聯,祝福各位讀者:

橫幅:春回大地
上聯:身行仁義禮智信
下聯:家享福祿安康寧

@#

責任編輯:古容
(http://www.dajiyuan.c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間禍福相倚,宅心寬厚的人得能化解了,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過年前,王羲之為何三寫新年對聯?「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這樣的凶聯怎樣化成好福聯? 的宅心和機智隨同他的書法藝術在此對聯中灑落無礙。
  • 新年賞梅花,是一件喜上添雅的風韻事兒,在新年裡讓人福至心靈,清明澄澈一春。說賞梅,中國有名園,江南有勝景。無錫榮氏梅園融合湖光山色人文和江南園林建築於一身,同時又是自然山水與人間文化交織而出的賞梅勝地,人說是中國江南賞梅一勝景。
  • 在中華文化中,除舊歲、迎新年若少了「春聯」就少了年味。春聯代表驅邪避凶、除舊佈新迎福的象徵。春聯起源於「桃符」,主要從翰林延祥詩「春帖子」化身而來,可上溯幾千年,代代的演變內涵豐富……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從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質和意識的起點,這個追尋創世本源的尋根過程,才是慎終追遠習俗背後之最為深刻的文化底蘊。也是神傳文化為炎黃子孫留下的一條回天之路。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