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歌謠改編箏樂創作之緣起與作品欣賞1

楊佩璇創作
楊佩璇
font print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8日訊】創作緣起

2000年9月筆者受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之邀,於府城台南古蹟大南門公園舉辦數場戶外音樂會,其中一場《箏樂、茶道與陶笛的對話》,筆者在節目策劃的內容中,首次嘗試與陶藝工作者官鋒忠先生、以及茶道展演者葉東泰先生的聯合展演。由於地緣以及戶外展演形式等因素的考量,故在曲目的挑選上,圈定以台灣本土歌謠為表演內容,貼切地傳達出當地民眾對於本土音樂的共鳴。

所選定的樂曲內容為『農村曲』、『牛犁歌』、『望春風』、『四季謠』、『六月茉莉』、『雨夜花』、『桃花過渡』、『安平追想曲』、『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等共計九首,由於陶笛的音域有限,故在和官先生合作的過程當中,為了適應與協調彼此樂器中音色、音域以及力度等的搭配,筆者特別將所有樂曲以即興演奏方式重新改編創作。

當天演出後,民眾的反應相當熱烈,有許多民眾紛紛上前詢問筆者是否有任何CD等有聲出版品?同時也促使筆者思索當下以台灣本土音樂為素材的箏樂創作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如能藉由引起社會廣大民眾共鳴的台灣歌謠為創作題材,運用古箏特有的演奏技法與音樂語彙,使之成為古箏獨奏曲的曲源之一。如此一來,一方面讓一般民眾藉以對歌謠的熟悉而重新認識古箏這一古老樂器的音韻之美;另一方面亦可讓現階段習箏者或箏樂演奏者,透過這些箏曲的演奏,了解台灣歌謠的藝術之美;更因著代表台灣本土音樂的民間歌謠得以藉此流傳更廣,創作動機於焉產生。

『牛犁歌』樂曲解說

歌謠背景:是農暇之餘,寓音樂於工作的歌舞小曲。又稱「駛犂歌」,「駛犂」乃重要農事之一,「犂」是一種農具,昔日,農業社會時代,台灣鄉村到處可見農民們手持犂舵,藉著水牛或赤牛拖拉犂粑,以進行翻土的農耕工作。這種人牽牛犂田的景緻,後人將其編成載歌載舞的遊藝節目,逐漸演化成「駛犂歌舞」。此曲為昔時台灣民間盛行,一般稱之為「歌舞小戲」中的牛犂陣,農人下田耕作勞動時,哼哼唱唱,用以自娛,藉以增進效率並消除疲憊,或抒發工作憂怨的歌謠。


http://www.youmaker.com/

這首樂曲引子部分描繪天剛亮,清晨的薄霧竉照大地。樂曲接著轉為活潑歡快,以富於跳躍感的節奏進行,技巧上運用了浙江箏派的快四點指法與輪抹彈奏,刻劃出牛犂歌舞的形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隨著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變遷,箏樂藝術分布到各地,融匯各地民間說唱、戲曲與器樂形式,逐步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不同音韻特點和獨特演奏技法的箏樂演奏風格與文化
  • 這是兩首極富地方色彩的箏曲,也因此獨具韻味的陜西箏曲也就隨著歷史變遷被廣為流傳。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 第一樂章(非常熱情的快板)充滿力量和柔美,同時有著強烈的音樂對比與強度。在曲式結構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鳴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創新手法也為後來的音樂流派奠定了基礎。音樂開始立即進入的小提琴獨奏、提前寫好而非即興演奏的華彩,以及樂章間的緊密連接以致觀眾幾乎無法鼓掌⋯⋯這些對於當時的觀眾都是很新奇的體驗。
  • 第一樂章,時而高潮迭起,時而如夢似幻,極具張力的色彩變化,猶如置身一場冒險,遊歷神祕與狂喜,盡覽沉鬱與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絢爛的終局。此曲充滿了布拉姆斯的創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風與別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為音樂長河中獨樹一幟的經典作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