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千古風雲人物

威震天下的北宋名將──楊延昭

淑萍;圖:夢子
font print 人氣: 763
【字號】    
   標籤: tags: , ,

楊延昭在家排行長子,為甚麼被稱「六郎」呢?因為遼人自古傳說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是專門克制遼國的,而楊延昭身為抗遼名將,遼人對他非常害怕,認為他就是天上克遼的那顆星下凡來的,所以稱其為「楊六郎」。
楊延昭,本名延朗,他是北宋名將楊業的長子。楊業長年駐守雁門關,契丹非常怕他,稱他為「楊無敵」。

楊延昭自幼跟隨父親楊業征戰,習得作戰技巧,再加上他聰明機智,智勇雙全,所以很得楊業疼愛,楊業曾說:「此兒類我」。每逢出征,楊業都會把他帶在身邊,讓他接受戰事的磨練。

雍熙三年,楊延昭年僅二十九歲,隨父親楊業攻打應、朔等地,並擔任先鋒部將,雖然年紀很輕,但楊延昭勇猛善戰,成功奪取朔州,期間雖有流箭射中手臂也不退卻。

楊業死後,楊延昭便擔負起河北延邊的抗遼重任。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契丹又再次向宋朝進攻,宋軍節節敗退。同年九月,遼軍攻打遂城(今河北徐水縣東),遂城守將正是楊延昭。

由於契丹蕭太后親自指揮作戰,因此遼軍士氣如虹,而相反的,遂城中的守軍不滿三千人,援兵又遲遲不來,宋軍岌岌可危。還好楊延昭機智應戰,派所有城中居民壯丁輪流守城,被甲執械,日夜固守,一直堅持到十月間。

原本初冬天氣並不很寒冷,突然天象大變,寒流來襲,一夕之間氣溫驟降,楊延昭見機不可失,馬上命城中軍民汲水澆灌城牆,城牆立刻變得堅固又光滑,使遼軍無法攻城,只好繞過遂城進攻別地。

此舉及時解除了遂城的危機,當戰役結束之後,楊延昭名震四方,宋真宗稱讚楊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而遂城也被譽為「鐵遂城」。

咸平四年,契丹再度舉兵攻宋,楊延昭與楊嗣共守保州,在遂城西北的羊山下埋伏,等遼軍攻城時,楊延昭以少數騎兵誘敵至羊山下,然後伏兵突起,把遼軍一舉殲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羊山之伏」。

在宋、遼訂立「澶淵之盟」後,楊延昭以為國恥,於是拒絕朝廷「勿傷北朝人騎」之命令,與張凝、石普等人依舊追擊遼軍游騎兵。直到遼軍敗退之後,又不顧朝廷「勿追契丹」之命,親自率領萬餘部眾,猛追遼軍至邊界區,還大破古城(今山西廣靈西南)。儘管楊延昭的這些舉動破壞了朝廷規定,期間也有小人讒言妒忌,但宋真宗知道楊延昭忠心為國,所以並沒有追究或阻止。

楊延昭生活儉樸、帶兵有方,能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作戰中他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而論功行賞時,他又總是將功勞謙讓給屬下,有時他甚至把自己的俸祿和賞賜全都轉送給屬下,因此,士兵們對他非常信任及愛戴。他前後戍守邊境二十多年,遼人對他又敬又畏,稱他為「楊六郎」。

楊延昭在家排行長子,為甚麼被稱「六郎」呢?因為遼人自古傳說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是專門克制遼國的,而楊延昭身為抗遼名將,遼人對他非常害怕,認為他就是天上克遼的那顆星下凡來的,所以稱其為「楊六郎」。

宋真宗大中祥符7年(1014年)正月七日,楊延昭逝於高陽關副都部署任所,享年57歲。楊延昭去世後,宋真宗甚為悼念,特地派人護送其靈柩返鄉,沿途人皆「望棺而泣」,就連敵國契丹聞訊也舉哀致敬。

在楊延昭與契丹交手的二十多年中,憑藉他英勇善戰、忠心為國且帶兵有方,因此屢敗遼軍,為北宋國境安全提供了穩固而有力的護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蔡文姬,是東漢著名女詩人,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蔡邕是東漢著名儒士。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蔡文姬博學能文,善長詩賦,並精通音律,著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等詩作。但是,這位多才多藝的紅顏女子,卻經歷了人生種種不幸與坎坷。
  • 沈括,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他是北宋時期的的科學家,文武雙全,在天文、曆法、數學、地理、生物、醫藥、文學、史學、音樂等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曾被人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他晚年著《夢溪筆談》。他還出使遼國,對維護國土完整 ,做出了重大貢獻。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綿延數百年的恩仇糾葛,在各自出世歷劫後了結因果。三國古城就在其中顯示歷史教訓,勸世為善不為惡
  • 許都、鄴城、成都這三個三國時代的城市見證了曹操的意氣風發、劉備的潦倒不順及諸多風雲人物膾炙人口的事蹟。三國時代權力的鬥爭與落幕,在這三座城市中一幕幕的上演……
  • 張三豐天賦異秉、武藝自創,太極拳和太極劍就是他獨創功法之一。他的修煉方法主張性命雙修,也就是要練動作也要修心性,相輔相成。可惜後世為名為利亂了其拳法,改動了張三豐原有的太極動作,且沒有把心法的部分承傳下來,以致與當年張三豐的太極拳法相去甚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