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每晚自省内找

font print 人气: 141
【字号】    
   标签: tags: , ,

一、范仲淹每晚自省内找

范仲淹说:我每天睡觉时,都把这一天所开支的费用和所做的事情,统统盘点一遍,自省内找:如果做得恰当,就可睡一个好觉;如果费用开支不当或做事不妥,就会彻夜难眠。第二天必定要想方设法,予以弥补、改正。

二、赵抃自悔自律

赵抃(008-1084年)北宋时人,在成都担任军事长官时,见到当时的一个妓女,头戴杏花。赵抃对这个妓女说:“头上戴的杏花,好有幸(临幸)!”妓女应声回答说:“枝头上结着梅子,难道没有梅(媒)吗?”

当天傍晚时,赵抃派一个年老的士兵,去叫这个妓女来。

不到二更时分(晚上的时间,共分五更。不到二更大概是不到夜间十点钟),那个老兵仍未回来,赵抃便另派一人,去催其速回。同时,赵抃在室内转圈走路,心中自悔着急,高声自责道:“赵抃,不要无礼!”“赵抃,不得找妓女!”

这时,那位老兵,连忙从幕后走了出来,说:“我估计:不过一个时辰,大人您叫妓女的念头,便会消除。所以,我其实并没有出门去叫妓女。”

三、不可乘快而多事

刚刚舒展放开,便想到收敛;刚要开口话说,便想到要少说、沉默。不要因为高兴了,而多说话;也不要因为痛快了,而多找事、乱折腾。

凡事须要包容,才有余味。发露太尽,就会难以为继。

四、君子的态度

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震而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而不惧。(君子面对上苍,常存敬畏之心;但听到雷声震怒时,却十分坦然。君子走平地时,自我警惕,常恐失足;但遇到大风大浪时,却不会惊慌失措。)

五、过恶深重者,必有征兆

错误和罪恶深重的人,常有如下征兆、表现:有的人心神昏塞,对什么事都转头即忘;有的人本来无事时,却常常自寻烦恼,不得安宁;有的人见到君子,不愿与之亲近交往,更不敢靠拢依附;有的人夜里做梦,颠倒怪异,自惊自骇;有的人甚至胡说八道,神志不清,精神异常。这些,都可以看作是“造孽相”(干了坏事的样子)。有上述一种情况者,就需要自勉图强,改弦更张,如此方可自救。

六、言行效古人则德进

说话办事时,能够效法古人,品德就会长进;把功名利禄看作天命,心情就会安然;听闻因果报应,便想到子孙,事态就会安定;纵欲享乐时,立刻虑及疾病,花费就会节俭,行动便能够自律。

赵抃在成都任职时,随身只带去一琴一鹤。他第二次到成都做官时,连琴鹤也不带,跟随他的只有一个老兵,为他打理生活。

赵抃白天所做的事,必在晚上穿戴整齐,焚香禀报上天。如有不可告诉上天的事,赵抃决不敢做。

(以上均据郑瑄《昨非庵日纂》)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魏徵(公元580—643年)字玄成,馆陶人,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旧唐书•魏徵传》称他“少孤贫”,但“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他博闻洽见,嗜书如命,广涉典籍,冷静善思,是一个胸怀政治抱负的奇士。
  • 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琅邪阳都人、身长有八尺、气宇轩昂、人称“卧龙”,隐居于龙中,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青书生。在三国演义里,他不但能呼风唤雨,又深谙奇门遁甲,刘备三顾茅庐,好不容易的请出这位“卧龙”之称的奇士高人,也是一连串高潮迭起故事的开端。
  • 管仲,名夷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政治家。他父亲是齐国的大夫,然而到管仲这一代后,却是一贫如洗,但管仲丝毫不以贫困的生活为耻,他经营了小本生意来维持家计,更是认真的苦读诗书,勤练武艺,希望能有朝一日一展抱负。
  • 房玄龄是齐州淄县(今山东省临淄县)人,自幼聪颍好学,由于出身名门世家,因此有很多机会博览史书,父亲房彦谦是著名的学者,深受人敬重,启蒙时的房玄龄已读遍了史、子、集,在父亲严格的调教下,不但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洋洋洒洒的长篇理论也难不倒他,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才德兼备的年轻人。
  • 谢安年轻时就很注重修养品德,他的思想敏锐,举止沉着稳定,风度优雅翩翩,喜欢读书和艺术,才华洋溢,写得一手好字,颇得名门世族遗风。
  • 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临朝时的宰相,他有许多事迹为后人世代传诵着。
  • 张良,字子房,是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东南一带)人。据说他相貌俊秀,学识丰富,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大家都知道张良为汉朝打天下的事,但张良一生当中最富传奇的却是他与黄石老人之间的一段故事。
  • 周公姓姬名旦,因受封于周地,爵位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他与父兄发动一场灭商的正义之战,推翻殷王纣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周朝。周朝初期,天下仍处于纷乱不安的局面,经过他平定内乱、创立封建制度及制礼作乐后,才奠定了周朝强盛的基础。
  • 伊尹是原本是一名弃儿,因养母住在伊水的旁边,故以伊为姓。他是一名厨师,身材短小、貎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志向远大,后来成为商朝开国的宰相。
  • 寇准是宋真宗时的宰相。他幼年时不喜欢读书,整天不是游手好闲,就是惹事生非,他的母亲对他的行为非常愤怒,有一次竟拿秤锤掷他,使他的脚血流不止,此事让他幡然醒悟,决心用功读书,故而走上学而优则仕的路。他的母亲死后,他摸到脚上的伤痕时,想到母亲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就提醒自己要做个有用的人,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