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美国纽约时报报导共有一百零八位大联盟棒球球员获准使用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药物,根据统计于2006年时有28位球员,2007年有103位球员,2008年则有106位球员获准使用。2008年获准使用的大联盟棒球选手占总球员数的7.86%。
棒球专家说,对于部分球员而言,使用这类药物使的身体得到稳定的治疗是一个必要的措施。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我们可以举出几个疑点。由流行病学的研究数据来看,ADHD的患病率在全世界儿童可高达8-12%,但最新数据显现,到了成年时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患病率降低到3-5%。大联盟棒球球员怎会比一般人多出约两倍的比例呢?我们该如何去解读这个现象呢?
什么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对ADHD的诊断标准:
A.符合(1)或(2)
(1)下列九项注意力不足症状中至少六项,且持续六个月以上,有适应不良现象,且其表现未达应有之发展阶段:
(a)常忽略细节,在学校功课、或其他活动中粗心犯错。
(b)做作业或游戏时不能持久、专心。
(c)常常听而不闻。
(d)常常不听从指示,而无法完成学校功课、杂物或该做的事(非因对抗行为或听不懂指示)。
(e)对于完成需要按照顺序或多步骤的工作或活动有困难。
(f)常常逃避或非常讨厌需要持续专心的事物(例如:学校作业、家事等)。
(g)常弄丢东西(例如:玩具、家庭联络簿、铅笔、课本、用具等)。
(h)容易分心。
(i)健忘。
(2)下列九项过动/冲动症状中至少六项,且持续六个月以上,有适应不良现象,
其表现未达应有之发展阶段:
(a)在座位上手脚一直动来动去或身体扭动。
(b)坐不住。
(c)常常过度的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
(d)很难好好的玩或上课安静听讲。
(e)没有办法持续做一件事而换来换去。
(f)很多话。
(g)常常在问题尚未讲完时就抢着说答案。
(h)在需要轮流的团体活动或游戏中不能等待。
(i)常常干扰或侵犯别人。
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是复杂且不明确的,有可能涉及生理和心理因素。
如何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例如,谈话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和教育介入方案(学习和组织能力辅导等)。但使用药物往往是目前较具成效且被优先使用的治疗方式,再配合心理辅导与教育介入方案可以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专门治疗ADHD的药物有神经兴奋剂,像是利他能Ritalin,专思达Concerta,已经有超过50年的使用历史,研究证据指出这药物在医师指示下可安全的使用。非神经兴奋剂有例如思锐(Strattera)等。
棒球和ADHD
现在-回到棒球。毫无疑问地我们可以理解有一部分大联盟球员是因着医生的诊断和治疗ADHD而合法的使用药物,但比一般正常成年人高出几乎两倍的发病率,很难不被人怀疑大联盟棒球选手是为了获得安非他命和安非他命类的药品。
近年来棒球界提出更新颖更有效率的药物测试程序以因应运动选手所发生的禁药风波(例如类固醇丑闻)。然而我们合理的怀疑:由哪些专业人士诊断这些球员?怎样的医师处方药物?是否由有经验的精神科医师参与治疗ADHD的球员?这样的治疗与给药是否由适当的医生监督球员的药物使用。也许我们必须承认被多数人所喜爱的棒球有一个潜在的问题:药物滥用。@
参考资料
1.Faraone SV, Sergeant J, Gillberg C, Biederman J (2003).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ADHD: Is it an American condition? World Psychiatry 2:104-113.
2.Kessler RC, Adler L, Barkley R, et al (2006).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adult ADHD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Am J Psychiatry 163:716-723.
3.Faraone SV, Biederman J (2005). What is the prevalence of adult ADHD? Results of a population screen of 966 adults. J Atten Disord 9:384-391.
4.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IV-TR. 4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5.Faraone SV, Biederman J (2009).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research: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ADHD Relat Disord 1:7-13.
6.Sugarman A (2006).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rauma. Int J
Psychonal 87:237-241.
7.Salomonsson B (2004).Some psychoanalytic viewpoints on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children. Int J Psychoanal 85:117-136.
8.Salomonsson B (2006).The impact of words on children with ADHD and DAMP. Int J Psychoanal 87:1029-1047.
9.Vitiello B, Towbin K (2009). Stimulant treatment of ADHD and risk of sudden death in
children. Am J Psychiatry 166: 955-957.
10.Gould MS et al (2009).Sudden death and use of stimulant medications in youths. Am J
Psychiatry 166: 992-1001.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