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多年前的瘟疫中 苏轼建医院出药方

文/段玉成

客人开的的方子,不是依据古书中的药方,有用到一些奇药贵药。许家人用发簪和耳环购买药物,日夜捣制做药。图为明 唐寅《烧药图》。(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912
【字号】    
   标签: tags: , , ,

才高八斗的苏轼精通医药,曾在杭州筹资为百姓建医院,救治了很多瘟疫中的百姓。

千钱可活千命的“圣散子”

公元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赴任杭州知府。

刚一到任,就碰到瘟疫大流行,病患腹痛腹泻、发热恶寒、肢节疼肿,不少人因此死亡。杭州城里的百姓到处在大街小巷里求医问药。

之前苏轼被贬黄州时,黄州附近也爆发过瘟疫,死人无数,他的好友、四川名士巢谷曾用祖传秘方“圣散子”治好过濒临死亡的百姓。后来巢谷将此秘方给了苏轼,再三叮嘱他不可示人。

但为了拯救灾民,苏轼心存大义,他请名医庞安时坐堂问诊,将“圣散子”传授给了庞安。此方效果极好,哪怕是重症危急病人,“连饮数剂”后,就可以“汗出气通,饮食稍进,神宇完复”。而且此方所用皆中下品药,一服药只收一文钱,千钱即可活千命,史书有记:施药后“所全活者,至不可数”。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Shutterstock)
此方效果极好,“连饮数剂”后,就可以“汗出气通,饮食稍进,神宇完复”。示意图。(Shutterstock)

设安乐坊救治百姓

当时人口稠密的杭州城有37万人,为解决瘟疫,苏轼将朝廷拨付的修缮费节约出2000缗钱,自己捐出50两黄金,他的夫人王闰之也变卖了首饰捐资,参加募捐的人越来越多。后来苏轼利用这些钱在杭州城中心的众安桥头建起一处病坊,取名“安乐坊”,聘用僧人掌管,这就是古代的医院了。据记载,三年时间里,安乐坊医好上千个患者。在众安桥和江岸,苏轼又各开一药局救治百姓,叫“惠民药局”,巾子巷的“惠民药局”开得最早、规模最大,后来巾子巷便改称惠民巷了。

安乐坊建起后,苏轼派官员带郎中在城内各街巷为病患救治,免费发放食品、药品。元祜五年,疫情趋于平缓,苏轼派人给穷人烧粥施舍,煎药送给无钱请医的病患。

后来,苏轼被贬惠州时,广州太守王敏仲来信求助,说广州流行疫症死人无数,苏轼就把自己在杭州的经验告诉了他,于是,广州也办起了安乐坊,救活了不少百姓。

安乐坊受到朝廷重视,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朝廷也开始在各地设置类似的病坊救治百姓。崇宁二年(1103年),宋徽宗对安乐坊的郎中给予赐紫衣的嘉奖,紫衣代表官服,就是认可郎中的官员身份,安乐坊也改赐名安济,称安济坊。

苏轼利用这些钱在杭州城中心的众安桥头建起一处病坊,取名“安乐坊”,聘用僧人掌管,这就是古代的医院了。图为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整治无良药商

传说瘟疫流行时,杭州城富户金百万囤积居奇,他开药铺高抬药价,大发瘟疫财,一些人买不起药,他就趁机赊药收取高息。

不久金百万也身染疫病,请名医都没看好,听说苏轼“惠民药局”的“圣散子”灵验,金百万便让人去拿药方。但药局有规矩:只舍药,不开方;只免费舍给穷人,有钱人用药,每用一副,须捐助药局百两纹银。

为了活命,金百万只好捐银买药。只吃了三副,病即见轻。金百万又叫仆人拿银子去换药,吩咐说:“先问清楚,再服几副能痊愈。”东坡告诉这个仆人:“此药三副即见效,您家老爷三副也未痊愈,定是未行善事啊。”

仆人不解,苏轼说:金百万高价卖药、高息赊药,撵走化缘高僧,此就是不善之事。不善之事缘于不善之念,有不善之念,必得不善之症。要想彻底去病,须除不善之念、将赊药借据当众焚烧,按章再捐银子。捐得越多好得越快,否则病势加重,难以痊愈。

为了活命,金百万不得不件件照办。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杭州城富户金百万囤积居奇,他开药铺高抬药价,大发瘟疫财。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药房。(公有领域)

古代儒生常常精通医药

才高八斗的苏轼是大文豪,为啥精通医药?而且,很多古代名士为什么都能懂些医药之理?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易学为指导,所谓不懂易不学医,而《易经》在传统文化中被尊为五经之首,是一切学问之根。启蒙教育之后,古代读书人首先要学习研究的,就是《易经》。医书属于经、史、子、集中的子部,在大学之属。

古人称医生为“儒医”,儒者,读书人也。所以古代文人常常深谙中医,读书人若没有中医修养,很难说是真正的儒者。

苏轼不仅写有很多谈医论药的诗文,而且撰有医书《苏学土方》,记载了有关医药杂着及部分单方验方及养生的内容,宋代一些名方验方,就因苏轼的收集而得以保存至今。后人把《苏学土方》与北宋科学家沈括的《良方》合编成一本《苏沈良方》,如今这是很重要的古籍医书。

苏轼种植过人参、地黄、枸杞、甘菊、薏苡等药材,经营过药圃,善于对药材进行辨伪。被贬陕西凤翔任签书判官时,他发现当地缺医少药,就把他在京抄录的太医院《简要济众方》五卷书写出来,张贴于市以供民众抄录使用,此举广受称赞;被贬惠州期间,苏轼经常亲自采摘草药,研制药膳。

平素苏轼也常把搜集的药物储备起来,如果有人来求,他就无偿送给人家。苏轼不善饮酒,一杯即醉,却喜欢酿各种新奇的酒及药酒,喜欢让朋友饮酒开心。有人不解:你也没什么病却储备了这么多药、酿这么多酒给别人喝,这样辛苦图啥啊?苏轼笑答:“如果生病的人得到了救治的药物,我自己就身心舒畅啊。”@*#

一些中药方可以提升正气,强壮“卫气”,预防武汉肺炎。(Shutterstock)
平素苏轼也常把搜集的药物储备起来,如果有人来求,他就无偿送给人家。(Shutterstock)

参考资料:

苏轼《书东皋子传后》
《苏轼全集》第四卷《圣散子叙》
《中医药典故与传说》
《宋会要辑稿》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汉代有一首乐府民歌叫《上邪》,讲一个忠贞的女子自誓说,如果发生五件不可能的事情,她才敢弃绝那海枯石烂的爱情。其中写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冬天打雷或夏天下雪,或者天地相交聚合为一,这都是自古以来难得一见的天候现象。
  • 牛树梅(1791~1875),字雪樵,号省斋,甘肃通渭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道光二十八年,牛树梅任宁远府知府,宁远府属四川省,府治在西昌。
  • 北宋时期有个叫张庆的人,官任右军巡院,掌管司法。他为人洁身自好、办事谨慎,为官事必躬亲,从不马虎。
  • “祝”的本义是用言语向鬼神祈祷求福,祭祀时主持祭礼之人也称为“祝”。现代人用“祝”,意思是表示对人或对事的美好愿望。
  • 《启示录》第六组挂毯中描述的: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的宝座流出来。在河的两边有生命树,生产十二样果子,每月结新果,树上的叶子医治万民。不再有黑夜,因神来做光照。神所救赎的人要做王,直到永永远远。(维基公共领域)
    什么瘟疫是被人类彻底消灭的?恐怕没有,有的其实可能只是暂时没有出现而已,萨斯(SARS)、艾滋病、鼠疫等等,至今也没有特效药,人类还是在延续最古老的隔离方式防护。人们越来越信仰科学、越来越自信时,瘟疫的爆发就是对“人定胜天”的最大否定,面对瘟疫,人可控制的因素微乎其微。
  • 端午节佩戴香囊能起到辟疫驱虫的效果。(Shutterstock(
    中国古代,发生过多次瘟疫,所以历史上也留下过一些神奇良方。
  • 白米饭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可作为主食适当的吃。(Shutterstock)
    现代人说,幽默一种沟通表达的艺术,而对苏轼而言,应该也是心态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 当大唐进入鼎盛阶段,乐舞艺术也达到了中华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给大诗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经过五十年之久,他永远铭记着观者如山、一舞动四方的盛况。
  • 炼丹 中国画
    刘商感叹光阴实在太急促短暂,在世劳累辛苦,求得虚浮的荣耀和世间的官位,又有什么好处呢?刘商心想,古代的贤人都弃官去寻求道术,大多都能超脱尘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儿女都已经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诉自己实在不应再被世俗所累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