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戒的故事 什么是斋戒?

文/宋宝蓝
春秋 双凤纹出廓系璧。(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453
【字号】    
   标签: tags: ,

蔺相如奉璧使秦,为何请秦王先斋戒五日?众将出逃,萧何月下追回韩信,为什么萧何劝谏刘邦先斋戒,再拜韩信为大将?王业巡视地方,必先沐浴斋戒,他对上天祝祷了什么心愿?究竟什么是斋戒?又有着怎样的说法?且看笔者撷取文集意趣,和大家分享。

说起斋戒,古人举行祭祀之前,或举行某项重要活动时,要进行斋戒。《礼记·祭义》说:“斋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大意是说,斋戒时要审视平日的一思一念,以澄澈心神,净涤思虑,目的是以纯洁的心与神明沟通。所以古人说:“洗心曰斋,防患曰戒也。”

在中国古代,对于朝政得失利弊,有需要改善之处,百官要向天子直言进谏。由于兹事体大,天子聆听前,需要先斋戒,然后再接受百官规谏。

每到年终,天子考核评定百官政绩。百官也要先斋戒,然后听候天子的考核评语。然后再举行养老宴,举行蜡祭,慰劳辛苦的民夫。到了这时,这一年才算过完,这一年的事情才算结束。

除了祭祀时的斋戒,在中国古代,遇到重大事件,或者委以某人重任,也需要斋戒,以示尊敬。

蔺相如奉璧使秦 请秦王斋戒修敬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派人给赵王送来书信,打算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赵国群臣商议后,担心奉璧予秦,恐怕得不到城池;若不奉璧予秦,可能遭到秦国的攻打。所以此事难有定论,一时悬而不决。于是,在宦官缪贤的推荐下,赵惠文王派蔺相如持和氏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来到秦国,发现秦王只在一般的章台上接见他,礼节十分傲慢;秦王得到美玉后,传给姬妾观看,以此来戏弄他。所以蔺相如发现秦王并无诚意以城换璧,于是借言玉璧有瑕,及时取回了和氏璧,并退到柱子旁。他怒发冲冠,对秦王说了一番话。

他说,本来赵国群臣商议,秦国不会以城换璧。但他认为,“百姓之间交往,尚且不会互相欺骗,更何况秦国是大国呢!所以赵王为了两国的友好,斋戒了五天,派我奉璧出使秦国,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是因为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

赵王送璧斋戒五日,蔺相如也请秦王斋戒五日,并在王廷设下国宴,邀请天下九宾,他才敢献上和氏璧。秦昭襄王揣测,如果强行夺取,蔺相如会抱着和氏璧去撞柱子,那美玉就要碎了。于是,秦王许诺斋戒五日。蔺相如看出了秦国没有以城换玉的诚意,于是派人走小路,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韩信拜将 萧何请刘邦先斋戒

楚汉争霸时,夏侯婴将韩信推荐给汉王刘邦,但刘邦并没有重用韩信。后来,韩信与萧何谈过几次。萧何感叹韩信很有将才。当刘邦到了南郑时,很多将领都离他而去,韩信认为自己不被刘邦重用,于是也离开了。萧何接获消息,也没向刘邦打声招呼,赶紧连夜快马追回了韩信。

人们以为萧何也跑了,于是禀报刘邦。刘邦非常愤怒。然而,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劈头盖脸骂了他一通:“你跑什么?”萧何答道,他没逃跑,只是追回了逃跑的人。刘邦听说他追回的是韩信,竟又骂道:“军官逃跑的有几十人,你都不去追;却只追韩信,你在撒谎。”萧何认为,那些逃跑的军官很容易得到,但像韩信可是“国士无双”,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的人才。他劝谏刘邦,若想称霸天下,除了韩信没人能帮他实现这个伟大宏图,所以郑重地向他推荐韩信。

看在萧何的面子上,刘邦只想让韩信做个将军。萧何说:“让他做将军,韩信不会留下来。”就这样,刘邦才想到任命韩信为大将军。为了表达对韩信的尊敬,萧何再向刘邦进言:“大王素来轻慢无礼。现在任命一位大将,如同招呼一个小儿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大王一定要拜他为大将军,最好选个日子先斋戒,建造土台,办置聘礼,按照任命大将的礼仪来办,才行。”刘邦答应了。

诸将听说汉王要拜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可以任命为大将。然而等到正式授官时,才发现原来汉王拜的是韩信,全军都感到震惊。

和氏璧是赵国国宝,赵王让蔺相如使秦奉璧,斋戒了五日,以示对秦国的尊敬。萧何劝谏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也要先斋戒,以示对韩信的敬重。在中国古代,也有官吏为了不辜负百姓,出巡前沐浴斋戒,向上天祝祷呢!

虔心斋戒 不负民心

东汉时期,有一位刺史名叫王业,字子香。汉和帝时,他担任荆州刺史。每次,他外出巡行前,都要沐浴斋戒,然后向天地祈祷:“请启迪我愚昧的心灵,不要让我做出辜负百姓的事情。”他任荆州刺史七年,大力推行惠民仁政,他为官清正廉洁,所辖之地沐浴着一片仁风,境内没有盗贼和残暴之人,连山里都没有豺狼等凶猛的野兽。

后来,他在湘江去世。人们看到,有两只白虎低着头、拖着尾巴,卧在他的旁边宿卫。人们安葬了王业,那二只白虎越过州境就不见了。于是,百姓一起为他和老虎竖起一通墓碑,称之为“湘江白虎墓”。

参考资料:
《礼记·祭义》
《庄子·人间世》
《史记》卷81
《汉书》卷34
《搜神记》卷11@*#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 门楹上挂上春联,将冬天的气氛一转成新春,千门万户立即焕然一新。除夕前,什么时候换上新春联好呢?在中华文化史上,当前的这种遍及百姓家的纸春联是何时开始黏挂的呢?
  •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送走了温顺可爱的玉兔,迎来了瑞气万千的祥龙,这儿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好运连连。
  • 冬至:夜从今夜短,日从今日长!冬至日阳光达到南至点将要北返,阳气从地底升起。你对“冬至”的内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盘点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与典故。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圆!黄历八月十五日围绕着月亮的许多民俗传说,尤其是中秋节的神奇事儿纷纷涌上记忆的时空,让人回味中秋节的神奇时空!它们跨越了几千年的记忆,搭起仙凡之间的桥梁。
  • 秋天多变的风貌往往容易触动人心,诗人咏秋的诗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诗情画意中对应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让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们来看一篇咏早秋的诗,体会其中简单二十个字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意境与深永的意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