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从家里一出来,扑面而来就是明亮的光线,清凉有力的风,我本身就半睡半醒的眼睛不禁眯得更小。
风再起时,香港炎夏稠滞的热流不再,凉爽的气流抚摸着全身,全身每个细胞都有说不出来的喜悦。抬起头来,天高云淡,属于秋天的温柔漫上心头,每当此时,就觉得眼前的生活可爱许多。
风吹过忙碌的街道,行人与我匆匆擦肩而过,女士们的头发在阳光下被吹得四处飞扬,下一秒只剩下背影。
香港速度总是快得惊人,整座城都一直在往前跑,沿途风光一直在变,甚至上下颠倒,我在后面一直追,追得跌跌撞撞,转眼一年又一年。
关于秋风,一位大陆年轻作家胡闵之的一篇短文《等风来》,文章在大陆被全网删除,文中提到“十几亿人都在等风来,风向就是方向……等这个秋天的‘风’吹过来。”她无非是表达对中国前途的担忧,中国人在等待一个历史转折点。
其实中国人“等风来”,从中共统治大陆开始,到现在就已等了逾七十年,一代又一代的人老去,梦想凋零。无数个和胡闵之一样的人,和我一样的人,无论国籍,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中国的“秋风”来。
流落香港的“菠萝油公主”
民国女作家张爱玲曾在《中国的日夜》中写到自己在上海买菜时所见:至于蓝布的蓝,那是中国的“国色”。不过街上一般人穿的蓝布衫大都经过补缀,深深浅浅,都像雨洗出来的,青翠醒目。我们中国本来是补钉的国家,连天都是女娲补过的。
张爱玲从买菜的日间小事中,看到路人的衣衫,都能联想到补天的女娲,从世俗生活联系到超越尘世的神话人物。
年轻的她写道:“我真快乐我是走在中国的太阳底下。”“快乐的时候,无线电的声音,街上的颜色,仿佛我也都有份;即使忧愁沉淀下去也是中国的泥沙。总之,到底是中国。”在另一篇《诗与胡说》里,她还写道:“要是我就舍不得中国——还没离开家已经想家了。”
然而,张爱玲到底受不了1949年后染色的红色中国。之后张爱玲离开中国到香港再到美国,至此,她从“中华民国人”一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再变为“美国人”。随之而来的是飘洋过海终老异乡的命运,一生再未踏上故土。
中秋节将至,可是在中国大陆和香港这样的土地,中共制造了一代又一代的背井离乡者的漂泊悲剧,平凡如上街买菜回家烧煮、与亲人共度中秋这样质朴温柔的生活,也成为奢望。
在乱世中,人不会总是都那么坚强无畏,忘记信念的时候,也会痛苦。
港产动画片《麦兜菠萝油王子》是香港小猪麦兜的父亲麦炳的故事,他是流落香港的菠萝油王子,出身帝王之家,却由故乡流离到一旧埠,只能当一个中佬打工仔,他忘不了过去,心中藏有一个复国梦,最后狠心离开麦兜母亲去追寻理想,电影以麦炳隐喻以往逃难来港的人。
麦兜在电影里有重要的一句话:“我爸爸想返去以前唔知边度,我妈妈净系谂住以后唔知边度,就得我一个,留响宜家。”
麦炳留恋无法回去的过去,麦太期待没有方向的未来,而麦兜只能活在最抓得住的现在。
歌后甄妮曾在《东方之珠》里唱道:“若以此小岛,终身为避世乡。”这是当年很多大陆逃难人在香港的处境,也是如今很多香港人在异国他乡的处境。
张爱玲也算是流落美国的“菠萝油公主”吧,即使她后世生活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即使她也几乎再没机会见到自己的至亲,可是她笔下的故事,也大多还是深刻的中国故事,她用自己的文字筑造过去的梦。
我对朋友自嘲说,我也是流落香港的“菠萝油公主”。看过麦兜电影的朋友正专心地吃着碗里的食物,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她说“菠萝油公主啊,好想吃。”
当时的张爱玲没有等到秋风来,此时的我们正在等待秋风来。可是“秋风”还没有来之前,那么多平凡甚至痛苦的日夜,怎么度过?
离开不是万灵丹
日本电影《海鸥食堂》,一位日本女子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了一家食堂,与其他两位各有故事而来到芬兰的日本女子发展出淡淡友谊。女主角最初在食堂做着最朴素的日本饭团,那是家乡的味道,后来陆续加入各种芬兰当地食物。
离日本最近的欧洲城市是芬兰,每位女子的到来各有心事。她们发现,芬兰的人都看上去无忧无虑的,后来才发现原来不是,“悲伤的人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悲伤的人在哪都一样,但能陪你度过悲伤的人却很难觅得。
港产片《麦兜‧我和我的妈妈》里有一个神秘人物,麦兜母亲生病住院时,安排麦兜的大表伯来照顾麦兜。
大表伯不仅沉默寡言,还很奇怪,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山上,骑着车卖荷包蛋即食面。麦兜问为什么不选一个人多的地方,大表伯却回答:
“来这里的人可能有心事,迷路
很伤心,很烦,或者很闷
如果这个时候
可以吃到一碗热乎乎的面条
闻到一些很熟悉的气味
来到这里的人,可能会想要回头”
麦兜母亲病好后将麦兜接回家,麦兜从此再也没见过大表伯,麦兜说大表伯像一位“到地球一游的外星人”。
后来麦兜母亲突然去世,麦兜带着对母亲的思念,独自在世界各地旅行,当走到一个叫做天涯海角的地方时,他突然“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吃一碗即食面”,于是他开始回头,途中亦给自己做了一碗荷包蛋即食面。
值得注意的是,麦兜以前在和大表伯分开时,曾感叹说:“并不是所有事都能像荷包蛋一样,拌着拌着,就又都聚到了一起。”
有人看过这一部电影后写下祝福:“只愿为你在天涯海角煮一碗荷包即时面。”我想这是人们在逆境之中的互相扶持,惺惺相惜。
从温情的香港小猪故事拉回到现实,不免想到眼下港人的离散。香港现在是一座别离之城,很多人想要离开或者逃离。可是离开并不代表眼下烦恼的解决,也有可能是另一个烦恼的开始。
台湾电影《青梅竹马》中,70年代的老台北,从美国归来却带着乡愁的男主角,和从未离开过台北却心怀美国梦的女主角,他们对待生活有着不同的信仰。
导演杨德昌借男主角的台词,道出适用于任何地方的终极现实:“不要想美国了,美国也不是万灵丹,跟结婚一样,只是短暂的希望,让你以为一切可以重新开始的一种幻觉。”
天涯共此时
2021年中秋,在香港大澳,有当地居民举办花灯节,主题是“留下来的水乡情”,整个小岛上悬挂着温暖的花灯,千变万化的图案与各种祝福目不暇接。夜色如水,花灯如梦,温柔,细致,浓烈,盛况至今映在我脑海。
2022年活动主办方不再举办花灯节,人们总是失去后才觉得可贵,不过仍会有居民自发悬挂花灯在家门。举办方的帖文说,可能花灯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个万人抬头看天的动作,加上周遭发自内心的“哗哗”声,勾起人们对所谓幸福的向往,令对生活失望透顶的人,偶尔重拾一点点对荒谬世界的信任吧。
时运不济,但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依然在。吃月饼,剥柚子,赏花灯,看舞火龙,过最温柔的中秋吧。
希望流落在世界各地的“菠萝油王子”和“菠萝油公主”,首先记得不要放弃心中的理想。再者,即使很多相聚已经变为不可能,亦可以诚心祝福彼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涯海角总有无数人伴你一齐“等风来”。@*◇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