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石油

作者:谭梦溪
font print 人气: 1072
【字号】    
   标签: tags: , , ,

编者的话:现在的人都认为现代科学很发达,是古人难以想像的。但从宋朝沈括(10311095年)所著《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宋朝以前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学、医药学、考古、语言、史学、文学、音乐、绘画以及财政、经济等等的发现和成就来看,事实并非如此。通过介绍《梦溪笔谈》,我们与读者分享中国古代科学的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石油最早的国家。有关石油的记载,最早见于周代的《易经革卦》“象曰,泽中有火”,即指石油从地下流出溢到水面燃烧。有关石油产地的最早记载,见于东汉《汉书‧地理志》:“高奴(陕西延安一带),有洧水可燃。”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次使用了“石油”这一名称。

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石油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中国人已经用这种黑色的液体制墨了。《梦溪笔谈》在世界上最早记录了石油的性能和用途。书中叙述了在延(今陕、甘一带)境内产石油,就是以前的“脂水”,它和水及沙石混在一起。当地人用雉尾采集,放在容器里。它看起来就像黑漆一样,燃烧起来像麻,但是有很浓的烟,沾到窗帘幄幕就把它们染成黑色。将石油燃烧出的烟收集起来当墨用,又黑又亮,像漆一样,松墨都比不上。沈括利用石油不容易完全燃烧而生成炭黑的特点,首先创造了用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被称为“延川石液”的就是用这种石油炭黑制成的墨。沈括给这种黑色的液体起了个名字叫“石油”,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今天。他还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并认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这些预见都已被证实。

《梦溪笔谈》原文: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肝、心、脾、肺、肾五脏对应五色、五行。彼此有相生相克的关系。(Shutterstock/大纪元制图)
    现在的人都认为现代科学很发达,是古人难以想像的。但从宋朝沈括所着《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宋朝以前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学、医药学、考古、语言、史学、文学、音乐、绘画以及财政、经济等等的发现和成就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 你是否有这样的疑惑,为何古人形容起时间来会用到一寸光阴、一炷香,一刻钟这样的词汇?如果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那就需要了解古人是如何计算时间的了。在西方的钟表还未传入中国以前,古人发明了多种计时工具。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古代的“时钟”,看看智慧的古人有哪些精巧的发明吧。
  •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它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约五华里的洨(音淆)河之上,是座石砌拱桥,当地俗称大石桥,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大约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建成,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迄今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 明朝有个乡民锄田,发现了古城墙的遗址,便顺手挖了起来,看见一块色泽漂亮可爱的石头,就将这石头带回去给自家的小孩做玩具玩耍。过了几天,他家发现这石头的奇异之处:每逢中午和晚上子时(23点到凌晨01点),这块石头都会“铿然有声”的发出鸣响。他觉得奇怪,就将其摆在自家的神龛上。
  • 最甜蜜的“杀手”?一天60克糖,60天后身体会有怎样的巨变?吃糖也能上瘾?戒糖如戒毒?
  • 在中国古代,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特别良善的状态,人们重德崇道,对人体、生命科学有着独到的认知,也因此留下了不一样的文化遗产。单就镜子而言,在古文献中留下了大量传奇记载,远超科幻纬度,令人匪夷所思。
  • 进入莫斯科中央地铁站,像是进入了富丽堂皇的宫殿,高大的大理石立柱,雄伟的拱门,精美的壁画、浮雕……柔和的灯光照射在大理石柱面,让人宛如进入了灿然的艺术殿堂。很多游客在等待地铁时,常常惊叹于地铁内部建筑的宏伟:这真的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建成的吗?
  • 从神话中走出的千古奇迹,20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造就天府之国,展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传说中的李冰到底是谁?
  • 埋在古墓二千五年的绝世神剑“越王句践剑”重见天日,耀古烁今的光华压倒现代人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认知。五大谜团现代科技难解,展现天人合一的中华神传文化特色!
  • 永定门 日出
    拥有璀璨文明的古老中国,曾开创出领先现代社会数千年的高科技文明,这些令后世望尘莫及的高科技是如何产生的?又为何失传呢?在中国古文明遭受中共毁灭性破坏的今日,也许唯有回复敬天敬神,以“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为依归时,才能寻回这些失落的明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