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勿图虚荣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明代将军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是老年得子,56岁时才有了戚继光,对其非常疼爱,除了亲手教他读书习武,对戚继光的品行修养要求也十分严格。

戚继光13岁那年,有一天穿了一双考究的丝履,心里觉得很舒服,不免在庭前多走了几个来回。

结果被父亲看见了,戚景通把他叫到书房,十分生气地训斥说:“穿上好的鞋子必定还想穿好的衣服,穿上好的衣服必定还想吃好的东西。你小小年纪就想吃好穿好,将来就会贪得无厌,长大后就会去追求锦衣肉食,要是做军官司,说不定还会侵吞士兵的粮饷。像这样下去,你就难以继承父辈的事业了。”

后来虽知道了这双丝履是外祖父送的,但戚景通还是让儿子把丝履脱下来,当即撕裂,以免他自幼养成奢侈的坏习惯。

有一年,戚家的十几间茅屋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戚景通请来几名工匠要翻修一下。为了能有一个接待朝廷命官的像样场所,他叫工匠在正厅安设四扇雕花门,让戚继光负责监工。

被请来的几名工匠认为戚家是名门望族,只安设四扇雕花门不免显得小气了点,就私下里对戚继光说:“公子家是将门,家大业大,应当里外门户都设雕花的,一共十二扇,这才和公子家的声望相配。”戚继光觉得有理,就向父亲提出了这个建议。

戚景通严厉斥责了他这种图虚荣、讲排场的想法,并告诫他:从小贪图虚荣,长大就不能做大事。戚继光接受了父亲的批评,领着工匠,就安了四扇雕花门。

戚景通还教育戚继光,读书习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追求个人的功名富贵,而是要利国利民,学习“忠、孝、廉、节”等道德品行的修养。

戚继光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一生只求安饱,笃志读书,苦习武艺,后来终于成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名载青史。

炫耀、沉迷、执著于自身的外表、学识、作用、财产、成就等,以此渴求他人的吹捧、表扬或赞美,这就是虚荣心。虚荣心的根源无非是为私为我,这必将消磨大志,难成大器。如果被这一虚幻的荣耀所奴役,为它去拼夺争抢,甚者伤人害己,这才是可悲的。

──转自《明慧网》

tp://www.d

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堂溪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 全世界60%的自杀事件都发生在亚太地区。对于那些传统文化不认为自杀是耻辱的地方,经济问题似乎是自杀的主要原因。 (w2006-03-19-voa43.cfm)
  • 骄慢的习惯已经养成,这时候大人才来管教他,就是打死他也不能建立尊长的威信,孩子的忿怒天天增长反而会增加他的怨恨。等孩子长大成人,终是德行不好。
  • 富商到集市后,将一半的珠子卖掉,把卖的钱全部捐给了寺院,为林积建生祠供养,报答他的还珠之恩。
  • 现在我们对于那些年纪老,但时常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人老心不老的老人家,说他们是“返老还童”。事实上,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 郑板桥52岁时才得一子,因此对孩子十分钟爱,但不是一味溺爱,而是教之以正道。他在潍县任官,写信给郑墨要他代自己好好教育儿子,防止刻薄急躁等坏习气,并要求刚刚6岁的儿子对师长有礼貌,对同学关心。
  • 钱穆对传统文化始终抱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认为历史是一种经验,是我们整个的生命。这种生命不仅仅是自然的和物质的,更是历史的和精神的。钱穆一生受曾国藩影响颇大,平生最钦佩诸葛亮之谨慎,王阳明之知行合一,曾国藩之通经致用,而于曾国藩可谓贯穿始终。
  • 在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关于中西文化的争论,已经延续160多年,自五四前后到现在,也已经延续八九十年。但是,这个争论,迄今仍然没有结束。尤其非常不幸的是,自五四运动以来,这种争论,往往变成东西文化的垃圾之争。崇尚西方文化的人们拿来西方垃圾说:这个优秀!抱住中国传统文化垃圾的僵尸们则指着手中的垃圾说:这个优秀。很少有人真正选择西方的精华和东方的精华,更少有人把两者结合起来,当然更没有人在结合起来后再进一步创新发展,创造出新的先进文化。
  • 阿豺说:“你们知道吗?一支箭很容易折断,众多的箭在一起,就难以折断,只要你们同心协力,社稷就稳固了。”
  • 李谧拥有万卷书籍,宋敏求家的藏书丰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