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皋陶的智慧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1日讯】皋陶曾经对禹说:“如果真能践行帝舜的德政,你就能谋略英明,辅佐得心。”

禹说:“说的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皋陶说:“首先要洁身自好,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敦睦九族,劝勉敬重贤明之人,政令就可以由近及远,得到推行。为政的关键就在这里。”“为政之道,还在于知人善用,安定百姓。”

禹说:“能知人善用就说明有智慧,能够让臣子与他的官职相符合;安定百姓就要施加恩惠,百姓自然就愿意归附。既有智慧又能惠及百姓,又何必担心像欢兜那样的人呢?又何必要流放有苗部族呢?又何必畏惧巧言令色的奸佞之人呢?”

皋陶说:“人只有具备了九种品行,才能说他有德行,才能说‘可以重用了’。”

禹问:“这九种品行是什么?”皋陶说:“胸怀宽大而能谨慎自持、温和而能自立、诚恳而能恭敬、治理政事能够认真谨慎、遇到烦乱能够果断处理、正直而能温和、简朴而能廉正、刚强而能笃实、坚强而能合于仁义,用这九种品行磨炼自己,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

“在这九种品行中,如果每天能发扬其中的三种,早晚勤加勉励,就可以管理好一个部族;如果每天能够严格砥砺其中的六种品行,就能治理好一个邦国;九种品行若都能做到,就能官得贤能,人才云集,百官廉正。如果能与天时协调,那么各项事业都会取得成功。”

皋陶又说:“不要效仿别人的安逸纵欲,而应该兢兢业业;要让官员们尽职尽责,不要使官位形同虚设。因为上天设立了种种事务,需要人来为他完成。世间的次序固定不变,因此要敦厚五种伦理关系;世间的秩序分为等级高下,所以才有五种礼仪的等级规定。政事需要上下齐心协力,真心实意才能做好。上天总是眷顾有德之人,所以五等礼服才会各有各的文饰;上天总要惩罚有罪之人,所以五种刑罚才会各有各的用处。顺天行事,政事才会越做越好啊!”

皋陶问:“我所讲的可以做到吗?”禹说:“按照你的话做,一定能将国家治理好啊!”

皋陶说:“我缺乏才智,只是想帮您治理好天下啊!” (出自《尚书》)──转自《明慧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皇帝认为吕夷简是德行高尚的人,人们也都赞美吕夷简不念旧恶,宽宏大量。范仲淹感谢吕夷简说:“我在公事上一直冒犯你,没想到你竟然还赞赏提拔我。”吕夷简说:“我怎能总是记着以前的旧事呢?”
  • 现在的人喜欢恭喜人发财,重利轻义、唯利是图的大有人在。但古人却认为“钱乃身外之物”,重德、积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为,为人立身唯此为大。在《国语》中,就记载了一个“叔向贺贫”的故事。
  • 公父文伯退朝回家,去见他的母亲敬姜,他的母亲正在纺麻。文伯说:“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母亲还在纺麻,我恐怕会招惹我们季孙家族生气,他们会以为我不能侍奉母亲啊!”他的母亲叹息说:“鲁国大概要灭亡了吧!朝廷让你这样不懂事的孩子做官,却没有把做官的道理告诉你吗?”
  • 八德与八旦是孔子留下做人的标准,用八个字来说明: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叫八德也叫八旦,所以说缺八德不是人,忘八德不是人,因为你忘了做人的标准了,所以不是人了。因为八德第一个是孝,那也有人说,百善孝为先、百恶淫为首。
  • 改过,就是改正过失或错误,这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属于自省和修身的重要方面。古人认为,即使是圣贤,也难免有过失。《左传》上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明志”就是明确志向。古人很重视人生志向的确立,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只有志向远大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和自身的弱点,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古人常常登高望远,表明心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站的高才能看的远,胸怀大志,不计一时的得失成败,最终实现宏伟的志向。
  • 孔子看子路惊讶的样子,接着说:“真正的祈祷必须不存任何杂念,而且要符合天地诸神的意旨,也就是要尊崇诸神、不违背天理,所以我才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 孔子又说:“所谓的‘刚’,并不是指逞强好胜,而是一种克制自己的工夫。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不违背天理,而且始终如一,不轻易改变,这才算是真正的‘刚’啊!”
  •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可以修身养性。人心宽广平和,身体就能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
  • 孔子说:“君子容易侍奉而难以讨好:不以正道来讨好,君子不会高兴;小人难以侍奉却容易讨好:只要是讨好,即使是歪门邪道,小人也很受用。任用下属时,君子能量才而用,小人则求全责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