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芬芳:谈鱼鲜

文、图/徐正毅
【字号】    
   标签: tags:

在竹科上班的女儿假日回家,全家到一家江浙小馆聚餐,老板推荐我们红条(鱼名)清蒸,老板还特别地把要清蒸的鱼让我们瞧瞧,看来还是十分鲜亮,想必一定好吃。

可惜地,这道清蒸鱼吃来少了一些鱼鲜味,十分纳闷,也不好和老板明说。

双十节假日,自己上东门市场买鱼,顺便请教卖鱼的邱老板。邱老板是新竹客家人,每天清早在新竹沿海港口挑选鱼货,上午6点多就在东门市场卖鱼。邱老板不卖过夜之鱼货,每日以能挑选多少鱼货就卖多少鱼,绝不含糊。

他直说道,目前市面上的鱼,有许多鱼货是在台湾海峡间向大陆渔船购鱼,但因目前大陆渔船之冷冻设备尚不完备,常见的方法是将捕得之鱼货,先浸泡防腐剂,如此一来鱼就不会发臭腐烂。其实有不少鱼贩,将当日卖不完的鱼货也使用防腐剂让鱼货看来新鲜。

这家江浙小馆之强项是咸水鸭等肉类料理,面对于鲜鱼(尤其是海鱼),似乎尚欠缺选购鱼货的水准,以后再来,只有挑其专长料理,以免再尝浸泡防腐剂的鱼伤害身体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碗什锦面,是我在求学阶段,考试表现好的时候,父母给我的奖励。当时那家面店,店面一半是由店家的儿子卖猪肉,另一半则是一家小小的面店,一大碗汤面内容是当时少见的几片猪肝、猪肚、花枝和肉片,还有两尾虾子。一碗面常常是由家中几个小孩共同分享。
  • 女儿要去竹科上班了,在竹科园区旁租了间套房,开始布置她平日工作回家休息的小天地。

    首先她在家中的储藏室内,寻找出她所需要的一些小东西,如碗、盘、水壶、水果刀等等,这些小东西都是放置多年而且是全新的,有的是出国时买回来,有的是股东会或百货公司周年庆的纪念品。趁此清仓,也节省购置费用,女儿懂得惜物,是她的优点吧!!

  • 我的外甥和外甥女有的在美国、有的在台湾的医学院学习成为医师。从他们一路走来的过程,知道成为一位医师,尤其成为一位专科医师,所接受的训练是不分昼夜、十分严格的。也因为严格的训练,练就一套让病人能够解脱病痛的功夫。
  • 农场的主人是一位法裔加拿大人,大家都叫他皮尔。

    皮尔年轻时就来台湾求学,然后在高科技界发展,做到高阶主管后,毅然地改当成农夫。

    农场在台湾北海岸石门,我们一家人和皮尔的好友相约,一同来到这长满木麻黄的海边农场。

    已近70岁的皮尔精神奕奕地欢迎我们。我们在海边的步道上,欣赏落日和享受海风拂过的轻爽。之后,接受皮尔一家人为我们准备的有机蔬菜的晚宴。

  • 几年前,在地区社团中和一位长辈学习,举办一连串为期一年的“凝聚台湾的生命力”为主题的各项活动。

    在社团中,我们称呼这位前辈他的nickname(昵称)——BRAIN,是一位在台湾广告界、媒体界上具有一言九鼎份量的长者。

  • 黄师傅收了两位学徒。从事男士理发的黄师傅,一直在寻找他的接班人,但愿意静下来一步一步学习的年轻人并不多。年轻人宁可去速食店打工,也不愿意整天从早站到晚,听人使唤。

    其中一位学徒还是新埔工专毕业,再就读二技电子工程系的高材生。

  • 生活上的方便性是居住在台湾的人最大的福气。

    除了24小时的便利超商、书店、小吃之外。医疗上的水准、普及和便利,也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提并论的。虽然如此,大部分的诊所医院周六、周日还是不看诊,因此在周末、周日有了病痛只能求助于医院急诊室了。

  • 从桂林路底堤防的水匣门向左走是往大稻埕的河滨公园,往右行是华江雁鸭公园。

    这回往雁鸭公园方向走去,觉得比河滨公园视野更加辽阔,主要是淡水河在这儿是和大汉溪、新店溪的交会。

  • 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台丽博士,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用摄影机记录台湾原住民文化的点点滴滴,对原住民的田野调查有很深入的观察和探讨。随着摄影器材的精进普及,不必再用传统笨重的八厘米摄影机做拍摄工具,也使得拍摄研究各个角落人民生活特色的影片纪录,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
  • 好友陈老师的女儿是哈佛大学的建筑学硕士,条件好,因此要找的结婚伴侣相对难遇,如今终于要结婚了,我们为她感到高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