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味

文/阿汉
【字号】    
   标签: tags:

童年时有一个茶贩,远从松柏坑挑着担子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叫卖,30年来他的身影仍然萦回脑际,时常让我忆起担子里甘醇厚韵的茶香。

那天,我在海拔740公尺、云雾袅绕的鹿谷乡“冻顶山”,找到了30年前那个茶贩担子里的茶味。

我望着青山翠谷,闻着杯里的茶香,90几岁的老茶师结实的声音说:“古早有人说,在冻顶山喝了冻顶乌龙茶,到了鹿谷街上喉底还有韵味。”

老茶师五代一脉传承,见证了冻顶乌龙的制茶史,至今仍然延续着传统焙制古法。老茶师颀硕的身体彷若蕴藏着古老茶香韵味,“看茶叶,要用眼睛还要用鼻子;以前在萎凋发酵阶段,多久要翻一次,要看茶菜萎缩了没有,要闻闻看还有没有菁味,火候更要拿捏得恰到好处,超过了也不行,尤其到最后一遍茶菁集中到大筛里,更要抓稳时间,掌握香气到了什么程度,才能下锅去炒。”

他点出古法制茶的窍门说:“以前茶菁在外面晒太阳的时间,要看气候,早晨或中午就有不同,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作调节。”

他拿着茶杯,想起当年制茶的情景:“以前的茶好喝,冻顶的土质有黏性,盐分比别地的土壤高了两分,冻顶茶的好处在这里,春茶作好了,放瓮里不封口,冻顶茶不会有碱味。”

老茶师脸上的皱纹像茶叶的纹路:“喝茶讲究喉韵,冻顶茶韵味重在喉韵,喝了茶喉底会凉。”这么多年来,老茶师仍然坚持炭火烘焙的传统工法,他说:“尤其生长在700至800公尺中海拔的冻顶茶叶,最适合制作60%重发酵的茶,再用龙眼木炭烘焙,那种传统茶味才会出来,特殊的口感才会跑出来。”

他说,从日光萎凋到室内萎凋是最重要的阶段,“工夫就是在这里,假如我今天要做生一点的茶,那日光萎凋就不能晒得太够,室内萎凋就是要轻浪不能重浪,到要炒的时候,时间不能拖太久。茶,香或是不香,浪完以后放着让茶菁发酵,这时距离炒茶时间的控制是关键。”

“而且,早上静置发酵时,气候凉爽,到了下午变热,室内温度有了变化,时间就要缩短,假如天气转凉,要拖长一点。”一生制茶,让他体验了顺应大自然的道理。

午后,冻顶山飘起了细雨,山顶那株老茶树仍然默默守着这片茶园,我在雾气中下山时,仿佛又看到了童年时的茶贩挑着担子从家门前走了过去。◇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 什么是四联体格式(tetractys)呢?“四联体格式”是现代英国诗人雷‧斯特宾(Ray Stebbing)发明的一种诗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个音节组成。
  •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 像一个影子
  • 刚开始,经常是在半路上,新一就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口水都会流出来。慢慢等他大一点,他会拉着我的手,自己走几步。再大起来,他就喊着广告词,变换着起步、正步、踏步,有力地甩着胳膊,走在我的前面。 我们欣赏龙山路华灯初上的夜景,路人也欣赏着我们这一对母子。
  • 朔风吹。1968年底,一辆“跃进”卡车把我们一批知青载到了南汇东海农场老九队的海边。 中港一带的护塘东堤脚泥滩上,已经扎起了两排芦席为墙,稻草复顶的草棚,一排十间, 每间五张上下铺的双人铁床,住八个人,另一空床,上铺堆放箱子行李,下铺放些面盆之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