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為甚麼看不見

作者: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似乎有一套既定的刺激、反應模式,父親常常無視於外在的更動或變化,有些事隨心所欲、獨斷獨行。而這個機制堅如磐石、牢不可破,因此,對於他的固執守舊、難以溝通,家人不免感到有些困擾……

而「看見別人眼中有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最近,透過「巧克力球」事件,才猛然驚覺──原來,我和父親一樣,只看得見想看的,而對於那些不想看的,往往是漠不關心,甚至於視若無睹!

本來,以為買的是內餡含葡萄乾的巧克力球,直到嚼了那「QQ」的軟糖之後,才發現弄錯了!再三仔細研究外包裝的介紹後,終於明白是自己忽略了主標,而將焦點放在副標。外甥女Sherry不解的說道:「主標的字體比副標大得多,怎麼會沒看見呢?」

大哉問!為甚麼看不見呢?原因在於──觀念作祟。它根深柢固、堅不可摧,平日藏匿在幽微、隱蔽之處,但是,一有事情發生時,它便無聲無息的自動現身,理所當然的開始運作,直到掌控一切為止,讓當事人渾然不覺,還志得意滿、沾沾自喜呢!

殊不知,「觀念」就像一個篩子,在它當家作主之際,便恣意妄為,不分青紅皂白的快速將不符「規範」的淘汰出去,只有「合格」者能倖存。最後,我們如同井底之蛙一般,坐井觀天、以偏概全,認為真相就是如此,還斬釘截鐵的下定論,並且不容置疑。

因為「觀念」的頑強、僵化,蒙蔽了雙眼,所以看不見其他的、多元的可能性。而如此畫地自限、執迷不悟的結果,導致處處碰壁、窒礙難行,到頭來,得過且過,虛度光陰,豈不可惜?

那麼,要如何擺脫困境,跳出「觀念」的陷阱呢?保持彈性、開放的態度;嘗試省思、改變的行動,也就是從井底奮力的起身、飛躍,當掙開束縛與制約時,就能看見蒼穹的遼闊和宇宙的浩瀚!@*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有了一個「慢靈魂」之後,時間拉長了、空間也擴大了,視野與心量自然大異其趣、不可同日而語。
  • 台上、台下,每個人都努力不懈的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而戲台旁的我,雖沒有參與眼前的這一齣戲,然而又何嘗不是在人生的大戲台之中,扮演著這樣的、那樣的身份呢?本質上,我們都是天地間的過客,演繹著人生如戲、如戲人生啊!
  • 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聳立雲端;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但沒有誰能取代她作為承載萬物的地位……
  • 例行社團活動中,A和B因故產生矛盾,他們看法不同、各持己見。一陣論述、辯解之後,還是沒有共識,A未告知,悻悻然離去;B也默不作聲,兀自繼續工作......
  • 原來,人可以跟大自然和諧共處,只要不超出大自然所給予的,世上也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爭奪與災難!
  • (shown)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走一步,然後再一步,就這樣,我到了這裡……
  • 閱讀自己,則屬於內在層面的範疇,這是年歲漸長之後,才慢慢觸及的領域。
  • 科學家指出,人的能力有90%以上處於休眠狀態,沒有展現出來。 但是並非所有人的潛能都有機會被開啟,因為很多人的潛能都被限制住了,而施加限制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 當你看到報攤主說道:「糟了!這下肯定拿不回來了……」,當時的你怎麼想呢?這個當下第一時間醞釀而出的想法,當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經驗構成的觀念,但並不是這世界的全部。如果我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觸及的事物經緯,那麼編織而成的世界,一定是以偏概全的結果。
  • 世事無常,且行且珍惜,如果我們能夠瞭解到這一點;那麼,陷落低谷時,就不致於灰心喪志、一蹶不振,登上高峰時,也不會飛揚跋扈、盛氣凌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