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面自干”娄师德 因误杀减寿十年

作者:刘晓

人之立誓,不管你是出于被迫、无奈,还是有意、无意,上天都已谨记了这一切,都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一一兑现。(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0126
【字号】    
   标签: tags: , ,

唐朝初期有一位青史留名的宰相,名叫娄师德,他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厚。史书说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就谦虚退让以求得别人的原谅,而且不在脸上流露出恼怒的样子。大家熟知的成语“唾面自干”就和他有关。

一天,娄师德和另一位大臣李昭德一起走路。因为身体肥胖,娄师德行动不快。李昭德嫌他走得慢,就生气地说:“我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着说:“我不是乡巴佬,又有谁是呢?”

有一年,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行前弟弟来向哥哥辞行,并询问哥哥有什么嘱咐。娄师德告诫弟弟道:“我已当了宰相,现在你又要担任一方大员,荣宠至极,也因此必定有人嫉恨我们。要免受其害,我们遇事一定要学会忍耐。”弟弟请他放心,表示“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行了”。

然而,娄师德却说:“别人发怒后把唾沫吐在你的脸上,你一擦了之,他的怒气仍不会消,一定继续嫉恨你。要我看,别人往你脸上吐唾沫,你自己不要擦掉,应该让它自然干了才是。”这就是“唾面自干”的出处。

娄师德不仅有容人的雅量,而且善于识人。唐朝另一位知名宰相狄仁杰就是娄师德推荐的,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有些瞧不起他。

当时的皇帝武则天察觉后便问狄仁杰:“你觉得娄师德有没有贤能?”狄仁杰说:“他为将谨守,臣不知他是否贤能。”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说:“我与他是同僚,从未听说他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是师德推荐的,诚知人矣。”并随手拿出以往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让狄仁杰观看。狄仁杰看后,十分惭愧,叹息道:“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娄师德(630年—699年),唐高宗、武则天当政时期的两代大臣。(公有领域)

文武双全

娄师德,字宗仁,二十岁便考取了进士。最初任江都县尉,后因政绩突出升迁至监察御史。公元677年,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派兵侵袭唐朝边境,唐高宗发诏书招募勇士。娄师德以文官的身份报名参军,跟随被任命的统领宰相李敬玄讨伐吐蕃。

不料,李敬玄对战事一窍不通,结果导致大败,手下的大将也被俘。在此危急时刻,娄师德整顿残存兵力,并与吐蕃和谈,他陈说利害关系,以自己的雄辩之才说服了将领,暂时解除了危机。其后,他被任命为中侍御史和河源郡司马,主持屯田工作。

后来在吐蕃再一次侵犯河源时,娄师德率军在白水涧(今青海湟源南部)八战八捷,大大遏制了吐蕃的攻势,也展示了他的帅才。唐高宗为此授予他武职左骁骑郎将。彼时高宗手写的诏令上写道:“卿有文武才干,故授卿武职,勿辞也。”

武则天改唐为周后,娄师德出将入相,非常受重用,直到699年去世,享年七十岁。去世后,皇帝为表彰他卓越的功绩,追赠他为凉州都督,谥号为“贞”。

可以说,娄师德是唐朝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大臣。因为他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个宰臣上等之一,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名臣齐名。

唐德宗画像。(公有领域)
唐德宗画像。(公有领域)

临终见异象 减寿十年

娄师德七十岁去世前,睡觉和办事都不安宁。身边的人发现他常常无缘无故就吃惊地说:“谁在拍我的背?”服侍他的人都说什么也没看见。

更为奇怪的是,身边人发现娄师德开始自言自语,好像在和谁争论什么。他说:“我的寿命应当是八十岁,现在就追着让我走是什么原因?”一会儿,他又自语说自己以前做官时曾经误杀了两个人,所以被减寿十年。想必娄师德见到了另外空间的生命。而从语气上听,他似乎接受了到寿的事实。不大会儿功夫,娄师德就气绝身亡。

让人疑惑的是,娄师德又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寿命当是八十岁呢?唐代传奇小说集《宣室志》有这样的解释。说娄师德还是平民百姓时,时常生病。一天,他梦见一个紫衣人来到自己的床前说:“你的病可以治愈了,但需要和我一同去一个地方。”

娄师德于是跟从紫衣人走了数里路,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大门外。他惊呼道:“为何地府的大门在人间?”紫衣人回道:“冥道本来就是与人间相连的,只是人不知道罢了。”

两人进了地府后,吏卒退下,他们来到了“主世人禄命之籍”的司命署。紫衣人在娄师德的请求下拿出了他的禄籍,上边记载了他加官进爵的时间,而且寿命是八十五岁。看完后,娄师德心中窃喜,说道:“某一布衣耳,无饥冻足矣。又安敢有他望乎?”

话音未落,天鼓巨声响起,娄师德从梦中惊醒。此时附近的佛寺钟声响起,与梦中天鼓声相契合。此后,娄师德病情痊愈,仕途亦如地府记载。

明朝绘画《地府六曹四司判官地府都司官》。(公有领域)

时光飞逝。忽然有一天,娄师德梦见黄衣使者来到眼前说:“冥途小吏,奉命请公。”娄师德说:“我曾亲自看过司命之籍,寿命为八十五,为何现在就索命?”黄衣人说:“你在任某官时,曾经错杀无辜之人,所以你的地位与寿命都被削减。”说完,黄衣人就不见了。此后,娄师德病重,三天后就死了。

史书上对此评论说:“以娄公之明恕,尚不免滥,为政得不慎之欤!”大意是像娄公这样明达宽恕之人还难免犯错误,当政的人还不应该更谨慎吗?!

参考资料:

1. 《新唐书 娄师德传》
2. 《大唐新语》
3. 《宣室志》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方孝孺,明朝著名文学家,曾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即便是一些长辈学者,也自叹不如。明太祖时,召见了方孝孺,见其举止端庄,学识渊博,十分欣赏,便命其为陕西汉中府教授。后太祖的儿子蜀王朱椿听说他很贤能,就聘为世子师。建文帝即位后,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并处处听从他的建议。可以说,建文帝对他有知遇之恩。
  • 在中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创作的《神曲》第三部“天堂”中,经历过地狱、炼狱目睹了种种罪恶的灵魂后,诗人终于见到了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位天使,这其中就包括他在第四层天堂遇到的意大利中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死后被封为“天使博士”(或天使圣师)的圣托马斯‧阿奎纳(St.Thomas Aquinas)。阿奎那的一生,都在努力证明神是真实的存在。
  • 大清王朝一代圣主康熙大帝在位六十一年间,曾六次到江南巡游,时间分别在1684年、1689年、1699年、1703年、1705年和1707年。一说到皇帝下江南,很多人受现代人拍的古装电视剧影响,第一反应大概是江南的美景和皇帝的吃喝享乐,顺便体察民情。然而,史书和清宫档案却显示,勤政的康熙帝南巡最为主要的目的是治理黄河与淮河。
  • 自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提倡的君子品格即为各朝君王、文人墨客,乃至乡野村夫所推崇。何谓“君子”?君子一定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要仁爱、襟怀坦荡、重“义”轻利,要忠信、约束自身行为、举止稳重,要依据礼来行事。自然,面对诱惑时,正人君子也不欺暗室、不贪色欲,而这正是上天最为看重的德行。
  • 唐朝彭城有个叫刘弘敬的富人,字元溥。他家世代居住在淮河淝水间,累积资财数百万。他平时注重修德,用钱财帮助他人从不后悔,施恩惠予人也不期望回报。
  • 古代在台湾和日本九州间有一个岛国叫琉球国,其疆域包括琉球群岛及其周边海域。虽然今天琉球国的领土大部分隶属于日本,但早在1372年中国明朝统治时期,琉球诸国就成为明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往来频繁。1609年,日本萨摩藩率兵入侵琉球国,逼迫其向日本进贡。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 民间过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风俗,祈求福禄临门。在东汉时,“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孝子黄香却“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从一介贫民转身为得皇上赏识尊重的贤臣,掌管国家枢机要务。这样的福分从何而来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改谥“忠肃”。于谦蒙冤于一时,却万世不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书经‧大禹谟》有句话:“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会招致失败,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的规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却无法遵从。不过伯宗的妻子却深知此理,后人称赞伯宗妻子知“天道”,从而保全了儿子的性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