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度再现疑团:安徽千古迷窟谁来解惑?

font print 人气: 7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百慕大三角、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农架、诺亚方舟,在人类还在为这些位于地球北纬30度附近,神秘莫测的千古奇观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北纬30度附近,又一千古奇观——古花山迷窟惊现中国安徽屯溪。

屯溪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2001年10月,当地农民在清除花山淤泥时,惊异发现花山石窟群并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开凿的洞窟,内壁上人工凿痕整齐美观、清晰可辨。地质学家据洞内35号石窟中一条5釐米的石钟乳初步考证,迷窟群可能始建于1700多年前的晋朝,是目前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品位最高、迷团最多、面积最大的古石窟遗址。

目前,整个花山已探明的大小石窟36处,大小不等的石窟呈线形分布于安徽黄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约5平方公里的连绵群山中,分布线总长约5公里。考古专家现已对2号和35号石窟进行开发。

与诸多著名石窟相比,屯溪石窟群洞内空间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跌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而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也无史料记载,因此迷团丛生,成为千古之迷。

与此同时,在屯溪石窟群东侧的歙县烟村,人们又发现了36座古石窟,面积达数千平方米,也同样是古代人工开凿而成,两处石窟群紧邻,形态相近。在令人叹为观止的黄山72峰脚下,又出现神秘的72窟,原本就疑团重重的千古奇观又疑上加疑。

古徽州花山石窟群中,35号石窟是正在开发中的两座石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据专家测算,仅这个石窟开掘的石料就有10多万方,开掘出的石料可以铺出由黄山到杭州约200公里的公路。

走进35号石窟,记者看到的是一座地下宫殿石雕城,26根石柱顶天立地,呈品字形排列,撑起洞府天地。石床、石桥、巧妙分布,洞内有潭水数口,常年不枯,清澈见底,最低水面高于洞外新安江水面2米。

至今,人们没有发现一块石窟中发掘出的石料踪迹,由此引出种种疑团:洞中开采出的石料哪去了?洞中之水比新安江水位高出2米,若不是新安江的水,水源在哪?石窟工程浩大,为何不见史籍和传说中的片言碎语?石窟呈大斜面开凿,坡度恰好与山体的坡度一致,在偌大的洞中听不见回声,如此高超的建筑设计能是1700年前的古人所为?石窟内没发现任何生活用品,没有任何光源设备,没有烟火痕迹,开采人员如何采光?人们最为疑惑的是,如此隐蔽的工程是何人发动?开凿如此巨大的石窟群意在何处?

面对种种疑惑,人们开始了种种推测:石窟屯兵说、修建北京十三陵说、道家福地说、各朝代功能转化说、石料累积山丘说、被弃皇陵说、采石场说、盐商仓库说、杀人坞说等等。遗憾的是,种种猜测都不能完整、科学、令人信服地解释石窟的种种迷团。于是,有人大胆提出天外文明说。这部分人认为,大多数北纬30度附近的众多世界奇观都有“天外文明”的假设,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解释,我们能够相信,大量的石料果真被外星人运去建金字塔了吗?

安徽屯溪花山谜窟猜想

走进安徽屯溪花山石窟,你会禁不住不断发出疑问,洞中开采出的石料那里去了?洞中水源在那里?为何不见史籍和传说中的片言碎语?石窟如此高超的建筑设计能是1700年前的古人所为?开采人员如何采光?如此隐蔽的工程是何人发动?开凿如此巨大的石窟群有何用途?面对疑惑,人们开始了种种猜想。

——石窟屯兵说。据中国史料《新安志》记载,东汉时期,西元208年,孙权为削平此地山越,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的这些水域为“屯溪”。这段史实就是“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似乎印证着屯溪石窟群是为贺齐屯兵和储备兵器弹药所开凿。

——十三陵说。在明定陵地下宫殿石壁上有“石料来自徽州,木料来自柳州”的铭刻。于是,人们猜想,屯溪石窟群的石料采用木排载运,沿新安江至杭州入京杭大运河,直抵北京,用作修建十三陵的石料。但据地质学家堪定,明定陵所用石料均为汉白玉和花岗岩,而屯溪石窟石料均为质地一般的红麻石和白麻石,为中生代的沙页岩,两地石料材质截然不同。

——道家福地说。离石窟不远处有座齐云山,它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而道家是有喜欢群洞以作福地修身养道的传统。从齐云山到石窟群有新安江水路直达,这种猜想可以解释石窟中的众多石房之迷。

——功能转化说。这种猜想认为,这些石窟群并非某一个朝代和某一个时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开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为采石,但后来人们又将它用作避难、屯兵、储粮等用途。这种假说可以解释同一石窟中石纹痕不同、花纹图案不同的现象。

——山丘说。找不着石料的踪迹,人们开始大胆猜想,石窟群中的几十万方石料运出洞口后就地堆积,日积月累形成新的山丘。此说是揭开石窟之谜最具震撼力的进展,因为这一论点若成立,石料去向之谜便可以揭开,而石料去向是破解石窟之谜的关键。

——“花石纲”说。据《中国通史》载:北宋末年宋徽宗等封建统治者为奢侈享乐,加强搜刮民财。1105年,设立“应奉局”,专门负责向东南民间搜刮奇花异石,装船运往开封,每十船为一纲,称为“花石纲”,持续时间长达20年。而屯溪石窟群一带正是搜刮“花石纲”的重点地区。据此猜测,因当地有奇石,加上有新安江运输,当地百姓只能开山凿窟觅奇石,于是就有了这里的成群的石窟。

——方腊洞说。据《中国史通》载:1120年,方腊在浙江青溪(今淳安)起义,起义队伍转战浙江、安徽等地,而屯溪石窟群一带成为他们安营扎寨之地。据研究得知,方腊向来喜欢凿窟为营。而齐云山上的方腊洞与花山石窟群的凿痕和洞内结构极其相似。

——临安造殿说。据《中国史通》载,1127年,宋徽宗之子赵构在南京即位,是为宋高宗。宋高宗南迁临安(今杭州)后,大兴土木,造宫殿、花园。而屯溪石窟群一带以石料优质、工人开采技术高超、水路运输方便等诸多优势成为首选之地,于是成为临安造殿的采石厂。

——杀人坞说。据《屯溪市志》载,1856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天国南路大兵与清军周天受遭遇,清军被困,眼看形式险峻,便召集石工匠日夜突袭沿江凿窟,以踞新安江之陷、守石窟为营、负隅顽抗。可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葬身石窟,因而留下“杀人坞”这一地名流传至今。

 ——盐商仓库说。古徽州盐业发达,但唯一通往外界的捷径就是新安江,因此古徽州的古屯溪成为盐的集散地。但历史上盐业官职政策多变,徽州盐商必须有大容量的盐库囤积。于是在沿江南岸凿成石窟群盐库,既便于卸装,又便于分发。

——外星文明说。地球北纬30度附近至今仍存在着世界上众多迷团,而花山谜窟也位于北纬30度附近。如果古时的人类没有能力创造这些奇迹的话,有人大胆猜想,这一切都是星外文明的杰作。

新闻资料:安徽屯溪花山2号、35号石窟

凡进过安徽屯溪花山2号石窟和35号石窟的人,无不被它们的气势磅薄和巧夺天工的工艺所折服,人们用“洞达无洞,无洞不神奇,洞洞不可思议”来表达他们的惊异。

2号石窟,又称“地下长廊”、“环溪石窟”。洞深146米,面积约4800平方米,出石量约6万方,全系古代人工开凿而成。洞口呈虎口张开之势,走进洞内,众多石柱巧妙分布,洞内雾气腾腾,犹如置身于仙境中。洞内冬暖夏凉,常年温度为15度。有明塘、暗井、洞中洞、廊中廊等景观。

35号石窟,又称“地下宫殿”、“清凉宫”。洞深170米,面积约12000平方米,出石量约10多万方,也是古代人工开凿而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石窟内犹如地下宫殿、石雕城,26根石柱顶天立地、规模宏伟、气势雄伟。有石房群、石床、石桥和楼阁等景观。

目前,整个花山已探明的大小石窟36处,大小不等的石窟呈线形分布于安徽黄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约5平方公里的连绵群山中,分布线总长约5公里。古徽州花山石窟群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迷团最多、面积最大的古石窟遗址,现仅开发2号和35号石窟。

来源:中国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敦煌石窟 奄奄一息犹“接客” (9/2/2002)    
  • 钟山石窟在呼救 (8/11/2002)    
  • 安徽花山古石窟重现天日 千古迷窟引来种种推测 (8/10/2002)    
  • 何人所造?专家揭开莫高窟建造之谜 (7/27/2002)    
  • 甘肃泾河发现大陆规模最大的百里石窟长廊 (7/16/2002)    
  • 内蒙神秘石窟疑是成吉思汗墓 (7/11/2002)    
  • 敦煌研究院首次完成大规模的洞窟整窟临摹复制 (7/4/2002)    
  • 陕西甘泉县发现罕见的连环石窟群 (5/31/2002)    
  • 河南鸿庆寺石窟破坏严重亟待保护 (5/13/2002)    
  • 黄山发现地下奇观“花山谜窟” (4/18/2002)    
  • “中国四大石窟寺”甘肃麦积山石窟新增洞窟十五个 (3/20/2002)    
  • 莫高窟新发现243个洞窟 (2/28/2002)    
  • 旧时代中的新式女子──林徽音(下篇) (2/3/2002)    
  • 世界遗产选拔 老城保留成趋势 (12/25/2001)    
  • 龙游石窟之二十大迷团(下) (12/17/2001)    
  • 龙游石窟之二十大迷团(中) (12/17/2001)    
  • 龙游石窟之二十大迷团(上) (12/17/2001)    
  • 龙游石窟五谜窟简介 (12/13/2001)    
  • “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 (12/13/2001)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赏阅 (9/28/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谧拥有万卷书籍,宋敏求家的藏书丰富。
    • 有宋一代风雅无双,才子才女更是风华绝代。即使在动荡的末世,仍然出了一位浊世佳人张玉娘,其文采可与清照齐名,其德行远追班昭遗风。她如幽兰白雪高洁,在韶华芳龄仙逝,走过了短暂却才情双绝的传奇人生。
    • 中国古代医者悬壶,大多都怀揣着济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从丰富的史料中不难看到,“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写在《大医精诚》中的字句;“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已在历代许多身怀奇术的医生身上得以展现。
    • 管宁因为好友华歆不能完全无视于权位利禄的存在,所以割席与之绝交。和峤鄙视荀勖的为人,不愿与之同车,于是自行乘坐专车入朝。
    • 宋朝的李之仪,立于长江之畔,则以江水之无尽比喻情意之绵长,写下一首流传千年的相思词——《卜算子》……
    • 耿恭为将士拜井祈祷,泉水涌出;郑国为秦国修筑渠道,造福万代。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还有北宋时期,一代名臣登上金陵城楼,望见清江翠峰,酒旗画船,一片壮丽繁华之景。然而故国往事历历在目,他抚今怀古,顿生家国之忧和兴亡之叹。 一首雄浑阔大的怀古词,遂成千古名篇。这就是出自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