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藩相信善惡報應的好處

嚴自律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一、李藩相信善惡報應的好處

張建封逝世以後,杜兼乘機以不實之辭,上奏誣蔑李藩說:「李藩在張建封逝世之際,動搖軍心。」唐德宗大怒,暗中頒布詔書,命令杜佑:將李藩殺掉。

杜佑一向器重李藩,將詔書藏在懷中十天,不忍心動手。有一天,杜佑藉機叫來李藩,與他談論佛教教義,說:「佛家宣揚因果報應之說,確實有這回事嗎?」李藩說:「確實有這回事。」杜佑說:「如果確實如此,你遇到事情,最好不要恐慌,因為善惡都有報應,你還怕什麼不公正呢?」於是他拿出詔書,給李藩看。李藩看過之後,果然鎮定從容,毫不動色,說:「我與杜兼,確實都要受到報應。」杜佑說:「你當心別說出去,我已秘密上奏、陳述:用我的全家,來擔保你。」

唐德宗接到杜佑的奏書,仍然怒氣未消,急急傳召李藩,命令他趕赴朝廷。等到唐德宗召見李藩時,看到李藩的儀表形貌,十分瑞安,一片純淨祥和的神情氣象,說:「這樣的人,怎麼會是那種幹壞事的人呢?」於是,不但不殺他,還將李藩升任為校書郎。

這就是李藩敬信神佛,相信善惡報應的好處!

二、「我問心無愧,升貶都無所謂!」

唐代,吳興(今屬浙江)人錢徽,擔任禮部侍郎時,段文昌、李紳都曾寫信給錢徽,向他推薦某些考生,為他們求取功名。

錢徽覺得這種行為不妥,一概不予錄取。段文昌和李紳,都為之大怒,就想找機會,對錢徽施加報復。

有一次,段文昌赴四川就職,辭行的那天,當面向唐穆宗告發:「錢徽負責放榜的進士,都不是公正錄取的。」錢徽因此被貶為江州刺史。

有人知道錢徽是冤枉的,被陷害了,就教錢徽拿出以前段文昌、李紳寫來的私信,進呈給皇上,以辨明是非。

錢徽說:「我問心無愧,無論是陞官還是貶官,都無所謂。我是個注重修養身心的人,言行必須謹慎,怎麼可以拿出他人寫給我的私信,去證明我的清白呢?」於是,他便命令子弟,將那些信燒了。

人們都稱頌錢徽是忠厚長者。

三、關心信任,一視同仁

唐代人裴度,唐憲宗時,官至宰相。

當初,他在平定淮西藩鎮後,帶領洄曲降兵一萬人,進入蔡州,又以蔡州的士兵為牙兵(麾下掌旗的兵)。有人認為這些蔡州兵,反覆不定,他們的心,還沒有穩定下來,不能不對他們加以防範。

裴度笑著回答說:「我受命為彰義軍節度使,首惡已經被擒獲,蔡州人,現在就是我的人了。我當一視同仁,關心而信任不疑!」

蔡州的百姓,聽說了這些話後,沒有不感動得流淚的。申州、光州的百姓,也很快安定下來了。

四、好官必大度

後晉時期,劉知遠升任為河東節度使。

在劉知遠還是貧民的時候,是晉陽李姓人家的上門女婿。他在給主人放馬時,常常侵犯僧人的農田,僧人把劉知遠抓住,並用木板抽打過他。

劉知遠升任河東節度使,來到晉陽後,首先把曾經打過他的那幾個僧人請來,讓他們坐下,安慰他們,並且贈送禮品給他們。眾僧心中,大為釋懷,高興不已。

當地的百姓知道後,都稱讚劉知遠寬宏大度,善解冤怨,是個好官!

正是:
好官必然大度,
坦蕩寬仁瑞嘏;
一片祥和氣象,
善解冤怨無數!
正是此等胸襟,
贏來上蒼賜福。

(以上均據宋代孔平仲《續世說》)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文學家屠隆,字長卿。他對親友感悟的說:「人們一想到生病時,則貪婪之念,便會逐漸減少;人們一想到死亡時,則求道之念,便自然而生。」
  • 明朝的都御史,名字叫高明,他奉旨討賊,迅速的把賊亂平定之後,他便上奏朝廷,請求回家休息。
  • 許衡少年時,曾在一個夏天的中午,揮汗如雨的趕路,口中乾渴難忍。
  • 一個月前的某天,剛回國沒多久的我,念叨著「越快越好」,搶了張最早出發的航班票,迫不及待地離開了生活了幾十年的中國(Fotolia)
    有一天,魯國國君問柳下惠:「我很想討伐齊國,你認為怎麼樣?」柳下惠講:「現在哪有這個必要呢?」
  • 蘇瓊回答說:「是設立官位的政府機關,去求賢良的人,來擔任官職;而不可由個人,去求上官給自己一個官做。」
  • 張霸擔任會稽太守時,有一次帶領士兵,下海去追捕盜賊。突然天氣晦暗,狂風大作,波浪洶湧,士兵們個個嚇得面色灰白。
  • 庾亮在擔任護軍的職務時,囑托廷尉桓彝,為他物色一位好的官吏。過了一年,桓彝遇到了徐寧,並且瞭解了他,便將徐寧推薦給庾亮。
  • 唐代的貞觀年間,京城附近的農田大旱,生了蝗蟲。唐太宗拾起一個蝗蟲,引咎自責說:「這都是我的罪過呀。百姓們以吃糧食來維持生命。蝗蟲,你不能吃莊稼。我寧願讓你吃我的肺腸!」於是,把蝗蟲吞入肚中。
  • 士大夫一生,應該珍惜名節,不應該用不正當手段營取名聲。敦促讀詩書,崇尚氣節,謹慎收取和給予,注重儀表,威嚴持重,這是珍惜名節。
  • 梁王、趙王都是皇帝的近屬,富貴榮華,盛極一時。中書令裴楷每年都請求梁、趙二王,從他們收租的錢中,拿出數百萬,賜給裴楷,裴楷用這筆錢,去救濟他所知道的那些貧困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