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選讀:越謠歌

黃千峰
font print 人氣: 10646
【字號】    
   標籤: tags:

越謠歌(1)

君乘車,我帶笠,它日相逢下車揖(2)。
君擔簦(3),我跨馬,它日相逢為君下。

註釋

(1) 越謠歌:古代百越地區的歌謠。《風土記》曰:「越俗性率樸,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犬雞,祝曰:『君乘車,我帶笠,它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它日相逢為君下。』」其時古越人性情純樸,朋友相交常以此歌互誓情誼不因貧富懸殊而斷絕。百越,中國南方多民族之合稱,亦作百粵,先秦時居於長江之南。《漢書•地理志》:「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粵雜處,各有種姓。』」
(2)揖:音衣,拱手行禮。
(3)簦:音登,指有柄之笠,狀似今傘。

賞析

這首來自古越的歌謠,文字淺白活潑,細思量則備覺情深義重,含蓄中互道決不為貧富而相忘:「乘車」、「跨馬」代表富貴,而「帶笠」、「擔簦」則言貧賤。既深信朋友飛黃騰達時不會另眼相看,亦矢言自己誠心相待的情意不因對方貧苦落魄而變。古時人與人間的真摯情誼由此可見;後世遂以「乘車戴笠」比喻友誼深篤。

參考語譯

朋友啊,將來您富貴乘車我貧困戴笠,相遇時想必您會為我下車,拱手行禮如昔。
朋友啊,倘若您肩擔簦笠我跨馬得意,相遇時我必定會為您下馬,真誠相待如昔。

摘自《古詩選讀》 文津出版社 提供

 更多:古詩選讀:《詩經》子衿

古詩選讀:《詩經》碩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歌謠為散見於典籍中的上古逸詩,其辭簡短雋永,自然和韻,而未收於《詩經》。今所見者多錄於郭茂倩《樂府詩集》與清‧沈德潛《古詩源》中
  • 古歌謠仍佔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沈德潛在其〈古詩源序〉中便提到:「使覽者窮本知變,以漸窺風雅之遺意。猶觀海者由(辵+羊)河上之以溯崑崙之源,於詩教未必無少助也。」
  • 鳳凰與麒麟都是上古傳說中的仁獸,只有太平盛世時才能見著,而今卻在亂世出現,還淪落獵人之手;一如仁者之不遇明君,竟遭逢輕視戲弄。
  • 子產是春秋時代鄭國的大夫,於昭公時為相,從政期間使得鄭國富強,百姓有禮。由於他不以利益為尚,而以禮義和全民的福址做為施政的考量,認為「為善者不改其度」、「禮義不愆,何恤於人言」(《左傳•昭公四年》),重新分配田地,擬定軍賦制,觸犯到了許多人維護自己的私心…
  • 楚狂接輿作歌之事見《莊子‧人間世》及《論語‧微子》篇。《論語》所載較簡:「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 延陵季子將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季子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使反而徐君已死,季子於是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徐人乃為之歌。
  • 〈越人歌〉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一首翻譯歌。它出現在先秦時的楚國;當時的令尹鄂君子晳有一天「泛舟於新波之中」,聽到划船的越人唱起了這首歌,由於歌詞是越語,鄂君子晳聽不懂,還找了當地人來翻譯成楚語,就是今所載之〈越人歌〉。
  • 明月皎皎,秋桐藹藹,她是獨坐青軒的淑女,也是悵望雙燕的思婦。沒有人知道她一生經歷了什麼,唯有在她留存的詩歌中,勾勒出一道清麗朦朧的身影。
  • 西晉的華麗深宮內,住著一位特殊的皇妃。她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傾國的容貌,反而姿陋無寵,體弱多病。但她憑藉獨一無二的才德,位居眾妃嬪之首,深受宫人禮敬。當三千佳麗湮沒於歷史洪流,人們卻記住了她美好的姓名。
  • 南朝的沈滿願,應是那個時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女子。名門閨秀,將軍嬌妻,才女詩人,都是她身上令人豔羨的標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