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漢武大帝(11)

【文史】漢武帝恩威並施 保障絲綢之路通暢

作者:劉曉
font print 人氣: 10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絲綢之路開啟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和商品等進入大漢王朝。來自身毒的大象、孔雀,來自安息國的鴕鳥、獅子等,以及產自西域的瓜果,如葡萄、石榴、西瓜、無花果等,乃至琵琶等樂器都讓漢朝人大開眼界。

漢武帝也非常樂意展示大漢帝國的富足和強盛。彼時,漢武帝屢次到海邊之地視察,每次都讓外國使者跟隨其後,大凡人多的城鎮都要經過。漢武帝還常常準備豐厚的禮物賞賜給外國使者,讓他們遍觀各地倉庫中儲藏的物資,以表現漢朝的廣大,讓他們傾倒驚駭。

不過,雖然絲綢之路得以開啟,但匈奴在西域仍保有影響力,對漢朝使者和往來客商多有侵擾,西域諸國也懾於匈奴的武力,而成為匈奴人的幫凶。

為了削弱匈奴在西域的力量,也為了聯合西域諸國對付匈奴,保證絲綢之路的通暢,漢武帝對西域國家採取和戰並用、恩威並施策略,即對友好的西域國家實行「和親」,對與匈奴親密的國家則進行軍事討伐。

和親烏孫國

公元前114年,張騫在回國後的第二年即去世,但其所奠定的漢朝與西域的關係得到進一步發展。

因烏孫國親近漢朝,匈奴十分生氣,因此想攻打烏孫。感到恐懼的烏孫王於公元前105年以良馬千匹為聘禮向漢求和親,希望能娶漢朝諸侯女兒做妻子,同漢朝結為兄弟。

漢武帝將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公主嫁給烏孫國王。細君死後,漢又以楚王戊孫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

解憂公主始終執行漢武帝的和親政策,其侍者馮鐐亦深知詩文事理,作為公主使者常持漢節行賞賜於諸國,深得尊敬和信任,被稱為「馮夫人」。她們的所為鞏固和發展了漢朝同烏孫的關係。

烏孫國後來成為漢朝打擊匈奴的重要基地。漢宣帝時,烏孫曾出兵5萬,協助漢軍攻打匈奴。這一切都應歸功於漢武帝的遠見卓識。

滅車師 大敗樓蘭

另一方面,漢武帝還劍指與匈奴保持關聯、且為匈奴耳目的車師國、樓蘭國、大宛國、郁成國和輪台國。

車師國位於今天新疆吐魯番一帶,是匈奴進入西域的門戶,又地處由玉門關沿絲路中段北道進入西域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者往來更加頻繁,難免有些背離漢武帝之意的使者,車師國感到巨大的壓力。

紀元前一世紀的西域諸國(トムル/維基百科)

此時的匈奴距西域並不遠,在匈奴的挑唆下,車師人開始對漢使不客氣起來,不僅不供應漢使飲食,而且多次派兵阻攔漢使前進的道路,殺害敢於反抗的漢使,搶劫漢朝使者的財物。

此外,車師人收了匈奴的錢後,還當上了匈奴的眼線,使漢朝使者的行蹤被匈奴掌握,因此漢使常被匈奴的騎兵劫殺。

樓蘭國位於今天新疆羅布泊一帶,其所為與車師人差不多,殺害漢使,充當匈奴人的眼線。漢朝使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這讓漢武帝相當憤怒。

為了保證通往西域道路的暢通無阻和遠揚軍威,漢武帝遂於公元前108年,派遣將軍趙破奴率領數萬漢軍出擊西域。匈奴人聞聽後,早早把兵撤走。而趙破奴先以七百輕騎突襲樓蘭,生擒樓蘭王;接著又指揮數萬大軍迅速攻陷車師王城。

被擊破的車師人遷至吐魯番盆地,投靠了匈奴,分佈於博格多山南北。而樓蘭王子則被送至漢王朝作人質。樓蘭同時也向匈奴送去一個王子,表示在匈奴、漢之間嚴守中立。

在滅了車師,大敗樓蘭後,漢朝從酒泉修築亭鄣,直修到玉門關。

玉門關(Tim Wang/Flickr)

大宛國之戰

漢武帝初次揚威西域大獲成功,趙破奴因之受封浞野侯。在滅樓蘭、車師四年後,即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再次出兵西域,目標是大宛國。

《史記》記載,大宛國這地方是張騫在尋找大月氏時發現的,離漢朝大約一萬里,在今天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一帶。

大宛國王本來就聽說漢朝錢財豐富,曾想與漢朝溝通,卻未成功,所以見到張騫十分高興,因此幫助他到達月氏國。

張騫回國後稟告漢武帝,大宛國的風俗是定居一處,老百姓耕種田地,種稻子和麥子。那裏還出產葡萄酒,特別是那裏的馬出汗帶血,據說其祖先是天馬的兒子。漢武帝相當重視騎兵,自然也相當重視良馬。

然而,大宛以西諸國,認為自己遠離漢朝,漢朝還不能以禮約束他們,因此也並不順從。

有漢朝使者回來稟報漢武帝,說大宛國有好馬,藏在貳師城,但他們藏起來不肯給漢使。早就聽聞汗血寶馬美名的漢武帝於是派車令等拿著千金和金馬,請求大宛王交換貳師城的好馬。

大宛國國王與大臣們商議,認為漢朝與之相距遙遠,不會遠征出兵,因此拒絕漢武帝的要求,並殺死漢朝使者,搶去他們的財物。

大宛位置(玖巧仔/維基百科)

震怒的漢武帝在一位曾出使過大宛國的大臣的「像大宛這樣的弱小國家,只要三千弓弩兵就能把它給射滅了」的說辭下,下令西征大宛,統帥是貳師將軍李廣利。

公元前104年,李廣利率領數萬大軍出征。然而,此次遠征因路途遙遠,霉運不斷。當遠征軍到達大宛國的附屬郁成國的城下時,數萬士兵僅存幾千,結果遭到慘敗。

兩年後,李廣利率領殘部退入敦煌,此時只剩兩千餘人。李廣利只好上書要求罷兵,漢武帝予以拒絕。

就在漢武帝為大宛之戰鬱悶之時,曾經揚威西域的英雄趙破奴將軍在與匈奴的作戰中全軍覆沒,趙破奴被俘。大臣們於是紛紛要求武帝停止對大宛的軍事行動,全力對付漢朝最大的敵手匈奴。不願放棄西域的漢武帝,決定再組織一次更大規模的遠征。@*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漢武帝】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謝秀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沙漠淹沒了近千年、動用十萬人構築的匈奴古都城,近年來透過中國大陸西北地區的治沙工程之賜,又使這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城池從沙漠深處浮現出來。
  • 北方的匈奴一直是漢朝強大的外患,武帝以前的各代皇帝均採取「和親」的政策。至武帝時,繁榮的經濟加上鼎盛的國力,反擊匈奴的條件終於成熟了。公元前133年,漢朝與匈奴的友好關係宣告破裂。
  • 在西域茫茫荒漠之中,有一座恢宏而又殘缺的古城,就是漢唐絲綢之路的重鎮,著名的西域名城——高昌古城。
  • 連接中國與西方的「絲綢之路」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但是這個名稱是如何而來?恐怕知道的人就不那麼多了。其實,這是100多年前一個德國人的「發明」,而他的名字叫李希霍芬。
  • 2012年10月,位於中國古絲綢之路東道北段的寧夏西吉縣因雨水沖刷出土17枚銅幣,經鑒定,疑為中亞古「貴霜王朝」遺留的珍貴錢幣,引起考古和收藏界的關注。
  • 絲綢之路對人們來講,仿佛總是彌漫著一種異域風情,鑲嵌其中的洛陽、樓蘭、敦煌等城市更是給這條道路增添了一股神秘氣息。今年年初,布里斯本將位於絲綢之路中心之城的遺珠,從阿富汗的喀布爾博物館搬進了昆士蘭博物館,瞬間刮起一陣復古熱,讓人重溫遺失的文化。
  • 使華夏文明跨越沙漠西傳,能夠遠達羅馬帝國,全程主導開通河西走廊的第一人正是漢武大帝劉徹⋯⋯
  • 漢武帝一直牽念的西域,隨著漢軍打通河西走廊,漢帝國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門也由此打開。漢武帝期待「廣地萬里,重九譯,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的帝國藍圖,也為日後東西方的文化交流拓開一條黃金要道。漢武帝的高遠目光企及凡者所不及之地,為泱泱華夏拓寬神傳文化得以傳播的廣闊疆域,穿越中亞,直抵羅馬。
  • 按照司馬遷的記錄,漢武帝是「悉延百端之學」。而其施政思想中除了王道(儒家),還包含 霸道(法家)、道家、陰陽家等等。要知道,五經中的《易經》也是道家和陰陽家的經典,《書經》則是夏、商、周三朝的行政法典。顯然,漢武帝儘管重視儒家學說,但卻不拘泥於一家,而是為了其統一大業,選取諸家學說中有用之處為其所用。
  • 據《史記》記載,司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長卿。年少就喜好讀書習劍。學業大成之後,愛慕藺相如「秉然正氣,不懼霸氣,而完璧歸趙」的為人,希望像藺相如那樣建功立名,就更名叫「相如」。司馬相如憑著家中的資財做了郎官,侍奉孝景帝,漢景帝不喜歡辭賦,看中的是司馬相如的騎射本領,提升司馬相如為武騎常侍,但這個職位並不符合他心目中的喜好。這時,正趕上梁孝王來京朝見天子,一批辭賦名家如齊郡人鄒陽、淮陰人枚乘、吳縣人莊忌先生等人隨同前來,司馬相如見了很喜歡他們,藉有病辭掉官職,到梁國去做客、遊學。梁孝王讓他同各位儒生住在一起,司馬相如和儒生們及遊說之士相處了幾年,創作了《子虛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