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頌君王聖明,誰知烏鴉之雄雌?

作者:慧勉

因為稱讚賢明,就會被看成恭順而獲得富貴;矯正錯誤,就會被視為抗逆而受到災禍。這樣下去,正確與善良還會從哪裡產生呢!(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79
【字號】    
   標籤: tags: ,

「都頌君王聖明,誰還能辨清烏鴉的雄雌?」國人無非議,並非是吉兆啊!

這件事發生在紀元前337年,戰國爭霸時期。

衛國的國王,言語和決策不正確。但群臣隨聲附和者很多,大家都讚頌君王聖明,如出一人之口。

子思(孔子的孫子,當時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說:「我對衛國的看法,正像《論語》中所講的:君不像是君,臣不像是臣。(原文是:「以吾觀衛,所謂『君不君,臣不臣』者也!」)」

有個複姓公丘的賢士聞之大驚,問道:「你根據什麼這樣說呀?」

子思解釋道;「作為國家的君王,如果自以為是,就會聽不進大家的意見。認為事情做得對而自以為是,還會拒絕大家的意見;又何況群臣隨聲附和不正確的事情,來助長邪惡呢!國君不審察事情的是非真相,而喜歡別人讚揚自己,沒有比這更昏暗了。臣子不思考是否合乎道理,而阿諛求榮,以此來求得主上的好感,沒有比這更會巴結的了。君王昏暗,群臣奉承,以此高居百姓之上,百姓是不會擁護的。如果這種現象,不加制止,國家就不成體統了。」

子思更進一步的對衛國國君說:「長此下去,您的國事將會越來越糟呀!」

衛國的國王問道:「這是什麼原因呢?」

子思回答說:「這是有來由的呀。因為您講話自以為是,大臣們不敢矯正其不對;大臣們講話也自以為是,下官和百姓們,同樣也不敢矯正其不對。君臣既然自認為賢明,下邊就會同聲稱讚賢明,因為稱讚賢明,就會被看成恭順而獲得富貴;矯正錯誤,就會被視為抗逆而受到災禍。這樣下去,正確與善良還會從哪裡產生呢!《詩經》說:『都講我(指國君)聖明,誰還能辨清烏鴉的雄雌呢?』這不正像貴國的君臣關係嗎!」(原文是:詩曰:「具曰余聖,誰知烏之雄雌。」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事據《資治通鑑·周紀一安王二十五年》)@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七月流火,十月隕蘀。火運將逝,水德漸生。天地運行有其定數,人事代謝亦如此。及至嬴秦代周,便如天降洪水,瞬息間席捲神州大地享國八百年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即位二十六年之際,赫赫宗周曲終人散,赳赳大秦隨即登場,開啟了中華綿延兩千年的帝國時代。
  • 曹操外定武功,內修文學,統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橫槊賦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曹操詩篇亦多散佚,僅存樂府詩十八篇,共二十六首。李白對建安文學、尤其對曹操詩作可謂充分明瞭,以「蓬萊文章建安骨」來評價之。所謂「蓬萊文章」指其富含仙道內涵,是為建安文學風骨。
  • 古人的端午節,天光未亮,一行行的藥翁已在綠茸茸的山上採藥,衣角早被露水打濕。宋吳自牧《夢梁錄》: 「此日采百草或修製藥品,以為避瘟疫等用,藏之果有靈驗」。百藥中尤以端午的艾蒿藥效最佳。不只是藥翁,尋常百姓也要起早採藥「三年之病,求七年之艾。」「採藥復採藥,采采西復東。麻長村徑狹,曲折隨兒童。采采及墟墓,偶與前林通。前林樹木嘉,就蔭當清風。村人競採藥,怡情聊與同。盤桓不能歸,永日以從容」。
  • 若太宗果真想奪位,何時不觸手可及?時值生命攸關,太宗仍嘆息:「骨肉相殘,古今大惡!吾誠知禍在朝夕,欲俟其發,然後以義討之,不亦可乎?」倘有他路,絕不擇此。 太宗猶豫不決,眾府僚意見一致:「齊王不甘太子之下,謀亂還未成功,已有除掉太子之心。齊王貪得無厭,心狠手毒,沒有做不出之事。如此二人得志,恐天下不再屬唐!」
  • 馮道歷經五朝、八姓、十三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始終不倒,令人稱奇,被稱為「亂世不倒翁」。
  • 隋末群雄起,李唐天命歸。 武功兼文治,八荒播德威。
  • 大唐對日本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佛教也是其中之一。佛教最早是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而朝鮮的佛教來自中國。552年,百濟的聖明王向日本天王進獻佛像、經論、幡蓋,並上表勸信佛法,佛教正式傳入日本。不過,此前,由於日本、中國和朝鮮人之間的頻繁交往,日本的一些人很可能已接觸佛教。
  • 這首詩說的是慈母文羋和她七位兒子的故事。魯僖公十七年。孟夏四月,七位孝子從齊國國都臨淄出發,徒步五千多里,歷經半年,送母親文羋回歸楚國。七位孝子後來都成為楚國的上大夫,《左傳》及《史記》破例記載了這個結局,因為〈凱風〉是他們寫的,而且文羋及七位孝子的故事在當時可謂家喻戶曉。
  • 一遭中共禍頻仍, 地獄紅朝陷幾層? 退黨炎黃生有路, 豈隨邪黨一朝崩?
  • 李自成便將高立功以及在米脂的好漢們找來,組成一支敢死隊。由於李自成作戰勇敢,且慷慨大方,每次都將得來的金銀財帛分給手下,人心慢慢歸附於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