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乃粒第一卷‧稻

作者:宋應星 譯者:李淑芬

天工開物。(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66
【字號】    
   標籤: tags: , , ,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糧食第一 的種類,浸種、插秧

稻的種類

水稻的品種最多:不黏的稻叫「秔」(讀庚),米叫「粳米」。黏的稻叫「稌」(讀途),米叫「糯米」。(南方沒有黏黃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來屬於粳稻,但晚熟而帶黏性的米,不能用來造酒,只可以煮粥,這又是一種稻)。

稻穀在外形來看,有長芒、短芒;長粒、尖粒以及圓頂、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顏色,還有雪白、牙黃、大紅、半絮和雜黑等等。

浸種、插秧

浸稻種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春社日),稱為「社種」;最晚是在清明之後。

播種時,先用稻、麥稈包住種子在水裡浸幾天。待生芽後撒播在田裡.長到一寸左右高時叫作「秧」。稻秧長刊三十天後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乾旱或積水過多,都不能插秧。

育秧期已過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長節,即使栽到田裡也不過長幾粒穀,不會再結更多穀實了。一畝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畝。

稻秧分栽後,早熟的在七十天後即可收穫。最晚熟的要經整過夏天,一直到冬天共一百多天後,才能收穫。有在冬季播種,到仲夏就能收穫的,這就是廣東的稻,因為此地沒有霜雪。

稻田十天無水便有乾旱之虞。夏種冬收的稻,必須在有山間水源不斷的田裡,這種稻生長期長,地溫又低,不能催苗速長。靠湖邊的地要待夏天洪水過後,六月才能插秧。育這種秧的稻種要在立夏時撒播在地勢高的土裡,以待農時。

南方平原地區,多是一年兩栽、兩獲。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類。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時,已和早稻秧同時播種。早稻秧一天無水即死。晚稻秧經四、五兩月,任由烈日曝曬也不怕,這是個奇怪的事。晚稻秧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時候,始終都要灌水。農家不惜勤苦,以滿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

稻要是十天離水就要死,於是育出一種旱稻,屬於粳稻但不帶黏性,即使在高山地區也可插秧,這又是一個奇特的稻。

還有一種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貴人。但結實甚少,不值得崇尚。

原文:

《天工開物》乃粒第一 ‧稻

凡稻種最多。不黏者,禾曰秔(讀庚),米曰粳(讀庚)。黏者,禾曰稌(讀途),米曰糯(讀諾)。(南方無黏黍,酒皆糯米所為。質本粳而晚收帶黏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

凡稻欲形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

濕種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為社種(遇天寒有凍死不生者)。最遲者後於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稿包浸數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過期,老而長節,即栽於畝中,生穀數粒,結果而已。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 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穫(粳有救公飢、喉下急,糯有金包銀之類,方語百千,不可殫述)。最遲者歷夏及冬二百日方收穫。其冬季播種、仲夏即收者,則廣南之稻,地無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乾。夏種冬收之穀,必山間源水不絕之畝,其穀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待時也。

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烈日暵乾無憂,此一異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稻相終始。農家勤苦,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種,粳而不黏者,即高山可插,又一異也。

香稻一種,取其芳氣以供貴人,收實甚少,滋益全無,不足尚也。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
  • (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明代名賢尺牘集》新書發表會1日於台北舉辦,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表示,全套書收錄包含明代學者、名臣、東林黨人、復社成員、文人、書畫與方外等216人的252通尺牘(即信札),相關連書信往來的人物達800餘位,從書中可以感受大師輩出的明朝璀璨文化。
  • 明成祖朱棣著袞龍袍像。(公有領域)
    明成祖永樂年間,不僅派鄭和下西洋、陳誠去西域諸國,宣揚其「共享太平之福」的理想和天朝特有的禮制體系,展示燦爛的中華文明,而且對於周邊的近鄰日本、朝鮮、南亞諸國,同樣採取友好的對外政策,使其內心賓服。
  • 漢代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極為深遠的一項成就就是造紙術。直到今天,紙依然是日常使用的書寫材料,是為數不多的使用了近兩千年而沒有被淘汰的偉大發明。
  • 蔡倫的造紙術是近代木漿製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闢廣闊的途徑。現代造紙技術發達,以機器代替人工,但造紙的基本原理、工序和所用的原料與蔡倫在1900年前的造紙術基本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 穀本身不代表任何一種特定的糧食,百穀是穀物的總稱。五穀是指芝麻、豆類、麥類、粟米(小米)、黃黏米,當時稻米沒有包含在裡面,是因為以前的聖賢多來自北方,而稻生長在南方,所以在聖賢們的著作中,稻米不包括在五穀中。
  • 隱世2000年,在特殊的時代被重新發現,神祕的羊皮古卷,記載的是神的預言?為什麼教廷卻不敢承認它的存在?
  • 至今無解的神奇傳承,目不識丁卻能唱頌數百萬文字的英雄史詩。西藏說唱藝人的背後到底有什麼神力相助?
  • 蔓延中的疫情方興未艾,人類在力尋出路之餘,其實,還得回歸原點,重新審思自古以來瘟疫的真實面貌,才能找到正解良方。
  • 江浙一帶有一個人叫鄭夷甫。他少年有為,令人羡慕。嘉祐年間,在高郵做官。后來遇到了一個有功能的人,可以推算人死的時間,沒有不準的。鄭夷甫叫他一算,原來自己只能活35歲。他一下子就開始感傷起來。有人勸他學一學《老子》或是《庄子》來給自己寬寬心。后來听說有一個和尚,坐在那里和別人談笑中而圓寂。鄭夷甫听了感嘆說:「我不能長命百歲,那也要象這個和尚一樣,也就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到了那個日子前十天,他四處走親訪友道別。到了那一天,他沐浴更衣,來到屋外的一個亭子里,親自叫人打掃燒香。就在揮手指畫之中,突然就死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