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識丁」拜夫人為師 張曜成晚清名臣

作者:洪熙
目不識丁的張曜,拜夫人為師,後來成為晚清時期的名臣。(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49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張曜(1832年-1891年),字朗齋,號亮臣,諡號勤果,是咸豐、光緒年間的一代名將,軍功累累,勛名赫赫。他於河南興辦團練,抵禦捻軍和太平軍,因軍功顯赫接連升遷,後改任文職,調任山東巡撫。

幼年時期,張曜家境貧寒,為人舂米,賺些微薄小錢。力大無比的他,一次可以背負幾石米。他天性剛烈,崇尚氣義,如果見到不平之事,定會出手相助。

智退捻軍 受忠親王賞識

當時河南出現很多盜賊,百姓為此結團自保。張曜勇武好義,為眾人所敬服,於是被推為團長。鄉民按照輩分,又稱呼他為張大哥。一時之間,「張大哥」之名盛傳於河南開封一帶。

當捻軍圍攻河南固始縣時,縣令眼看縣城將被攻破,於是張榜:「誰能守住這座城,我就把女兒嫁給他。」縣令是位儒者,他的女兒才貌俱佳,自小讀書,文章詞翰,無一不精。

當時捻軍氣焰囂張,沒有人敢答應。眾人就推舉張大哥。張曜笑著起身,去見縣令,籌備守城防禦之事。張曜心想:敵眾我寡,必須要出奇招才能取勝。

於是,他選出三百壯士,埋伏在城外。半夜以擂鼓三次為號令,突起襲擊捻軍大營,又派人在城上擂戰鼓、吹號角,彼此相應,於夜裡安靜時,製造音響效果,令呼聲震動天地。

敵軍於睡夢中,忽然聽到將士的喊殺聲、震耳欲聾的戰鼓和號角聲,大吃一驚,來不及整軍,就已經潰敗。

當時忠親王僧格林沁率領大軍前來救援,在遙遙數里之外,就看到火光沖天,將士奮力搏戰。忠親王大驚,說:「這是哪兒來的壯士?」

守城有功 親王賜婚

戰事結束後,忠親王慰問守城的將士,才知道固始縣城能保住,原來是張曜的功勞。忠親王為此大加讚歎張曜的勇武與才智,並按照縣令的約定,將縣令之女嫁給張曜,成為他的夫人。

張夫人博古通今,並且對官場之事也頗為嫻熟。由於張曜目不識丁,夫人就為他閱讀公文,批覆公事,眾人都驚歎夫人如同老成的官吏。

目不識丁遭非議 拜妻為師修學業

張曜目不識丁,曾招來一段非議。他擔任河南布政時,被御史劉毓楠彈劾不通文墨、大字不識、難以處理一省民政等公務,朝廷因而將他的文職改為武職總兵。

張曜對此深以為恥,他痛下決心,發奮讀書,扭轉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於是他拜妻為師,並與妻子約定好,上課時,他對妻子執弟子禮,要妻子將他當成一個小學生來教。

而張夫人教導張曜時,也如對待學生一般,會給予訓斥或施以處罰。張曜也如約定,尊妻子為師,勤勤懇懇地學。在夫人的督促教導下,張曜長年累月不斷勤學苦讀,漸漸地也通曉文史典籍。

違逆皇令 夫人正色直諫

自從被改任武官以來,張曜心中多有不平,數次出言盛氣凌人,驕橫傲慢,忤逆朝廷。左宗棠為率軍平定陜甘回亂,奏請朝廷由張曜領兵。張曜始終不答應。無論聖旨下令,還是門客多方勸說,他都不肯領兵出征。

一天,張夫人神色嚴肅地對他說:「你以功高自傲自負,數次違逆皇命。是不是以為朝廷不敢殺你?」張曜聽到這番話,立即警悟,即刻奉命隨左宗棠出征。

他跟隨左宗棠轉戰西北戰場,平定了回亂。又於光緒二年(1876年),隨左宗棠出征新疆,平定阿古柏入侵,迫使俄國歸還伊犁。

後來左宗棠奏請朝廷,改張曜武職為文職,擔任山東巡撫。張曜常向同儕官員及下屬講述自己拜妻爲師之事,一時傳為美談。

左宗棠像。(公有領域)

張曜稟性崇義,為官四十年,從來不言置辦家產之事。凡是所得俸祿,常常施捨散盡。因他禮賢下士,各地儒士、名士都爭相歸附他。

張曜是大清晚期難得的廉潔官吏,他修建道路,開辦廠局,精於製造業,凡是有利於百姓的事,都竭力而為。張曜死後,百姓在街頭小巷失聲痛哭。待出殯時,滿城百姓為他送葬。@*#

事據:《清史稿》卷四百五十四
《所聞錄.張勤果畏妻》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