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七月半」中元節是可怕的民俗節日嗎?

作者:容乃加
黃曆「七月半」就是中元節,民間有「鬼月」之說。在這一天,自古以來有許多節俗。圖為基隆中元祭放水燈花車遊行一景。(岳芸/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212
【字號】    
   標籤: tags: , , ,

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在民間有「七月半」的叫法,佛教稱「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道教稱「中元節」,從南北朝以來,構成了重彩的民俗文化。

七月半是可怕的民俗節日嗎

黃曆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的文化元素,早在近二千年前隨著佛教傳入了華夏中土。西晉時,來自月氏的竺法護翻譯的佛經中,有《佛說盂蘭盆經》,將「目犍連地獄救母」的故事傳入了中國。這個佛教故事與中華民族的孝道傳統相容,也和善惡有報的因果報應:死後善的升天堂、惡的下地獄,這個思想觀念相契,在歷代廣為流傳,因此使得「盂蘭盆節」成了佛教和七月半民俗文化中的重頭戲。我們從這個起源來探索一下「黃曆七月半是可怕的民俗節日嗎」?

目連救母。(公有領域)

盂蘭盆節的起源

「盂蘭盆」來自梵語「UIIambana」的音譯,是「解救倒懸之苦」的意思,就是解救墮入餓鬼道、地獄境地中的痛苦生靈。目犍連(*民間簡稱目連)是佛陀釋迦牟尼的大弟子,他的亡母因生前罪業深重,墜入大地獄餓鬼道中,不得吃喝,一身只剩皮包骨。目鍵連修出神通後,馬上想要回報哺乳親恩。他以天目搜尋,發現他的母親墮入餓鬼道中,處境極其艱難困苦,心中非常不忍,就用神通化出一缽飯送到母親面前,可是食物到了她嘴邊立即化成火炭,吃不得也!幾度嘗試都是一樣的結果。

目犍連悲哀極了,急急趕到佛陀面前請示。佛陀對他說,汝雖孝順,聲動天地,汝母罪業深重,不是一人救度得了,「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目犍連得到佛陀開釋,就在黃曆七月十五日這個僧眾修業出關之日,以飯、百味、五果、世上的甘美食物和衣物、生活用具等等裝在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得到眾僧威神之力幫助,完成了心願,幫助亡母脫離餓鬼一劫之苦。

南北朝起盂蘭盆齋祭大盛中土

從佛教傳入中土的東漢初年到了南北朝時代,佛教在中土大盛,於是在黃曆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齋祭仙佛,為現世父母祈福,回報七世父母慈恩,超度亡靈,漸漸成了普遍的節俗。據南宋《佛祖統紀》記載,中國最早設盂蘭盆齋是從南北朝時代開始的,最早設盂蘭盆齋的是梁武帝,他在南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在京師健康同泰寺(現在南京雞鳴寺)設盂蘭盆齋供養佛僧。之後,每年七月十五又普施到其它寺院。

南北朝時《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和道士都有「營盆供諸仙」的做法。另外南北朝末期,北齊顏之推(西元531~590後)寫的《顏氏家訓》中,也記下了「七月半盂蘭盆」報父母親恩的禮制,讓子輩在七月半齋供盂蘭盆。[1] 顯然,以盂蘭盆齋祭先人的思想和作法,在南北朝時已經深入民間,不只是一種宗教的儀式。因此,黃曆七月也稱「蘭月」、報親月。

中元鬼月 赦罪普渡

七月半民間有「鬼月」之說。圖為2021辛丑雞籠中元祭節物。(陳秀媛/大紀元)

至於另一個黃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的民俗「中元建醮普渡」是從道教來的。道教中玉帝任命天官、地官和水官,負責考察善惡,每年向玉帝匯報。明代徐道編撰《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從北魏時開始傳說三官在生日這一天賜福下界。地官掌管人間,決斷善惡和補過、赦罪,在七月十五日生日這一天下凡「赦罪」。傳說地官降世為上古的舜帝,事親至孝,他的生日,中元這一天也叫「孝子節」,因此家家戶戶在這一天祭祀和祭拜祖先,祈求地官赦免先人罪業,後來從祭祀先人遍及對一切孤魂野鬼的普渡。「中元節」建醮普渡的民俗就是慈悲憐憫的表現。「鬼節」的叫法可能也與此普渡孤魂的節俗有些關聯,傳統中華文化中並沒有「鬼節」之說。

台灣基隆(古稱「鷄籠」)中元祭揚名海內外,打開龕門,象徵普渡孤魂開鬼門。(基隆市政府提供)

七月半、中元節俗

那麼黃曆七月半──七月十五日的節俗,做些什麼呢?

唐代韓鄂《歲華紀麗‧中元》記載:「道門寳蓋,獻在中元。釋氏蘭盆,盛於此日。」唐朝時,盂蘭盆會蔚成風氣,道教也有中元的儀典。唐孫思邈《千金月令》說道:「七月十五日營盆供寺為盂蘭會。」《舊唐書‧王縉傳》記載唐代宗在七月十五日以金子珠翠裝飾盂蘭盆。

唐代僧人道世編的《法苑珠林》(公元668年編成)卷六十二記載,當時皇帝每年都送盂蘭盆獻供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送盆的有專門的官人。該卷中並記述造盆的具體作法及種種有關盂蘭盆會的答問,反映唐代舉行盂蘭盆會的盛況。

到了宋代以後,盂蘭盆會和中元節都是道觀、寺院中的重要年中行事,同時也是一般人家祭拜祖先的日子。從風土誌中可以清楚看到當時官民祭奠、祭祖的盛況。

北宋《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開封都人在七月半的節俗很多采:

以竹竿斲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

構肆(*賣藝場所)樂人,自過七夕,便般(*演)「目連經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

中元前一日,即賣練葉,享祀(*祖先)時鋪襯桌面。……乃告祖先秋成(秋天收穫了)之意。

城外有新墳者,即往拜掃。

禁中(*宮中)亦出車馬詣道者院、謁墳。

本院官給祠部十道,設大會,焚錢山,祭軍陣亡歿,設孤魂道場。

南宋的都城臨安歲時記《武林舊事》記載中元節俗:

七月十五日,道家謂之「中元節」,各有齋醮等會。僧寺則於此日作盂蘭盆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例用新米、新醬、冥衣、時果、彩緞、面棋。而茹素者幾十八九,屠門(*屠場)為之罷市焉。

民家在祭祀的桌案上,慎重裝飾著各種花、葉,將秋天的豐收告慰祖先,洋溢著感念祖先恩德的心意。

南宋末的歲時記《夢梁錄》記載了高門大族在家祭奠超度孤魂,展現慈悲超度的胸懷:

七月十五日,……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諸宮觀設普渡醮,與士庶祭拔。宗親貴家有力者,於家設醮,飯僧薦悼(*做佛事悼念死者),或拔孤魂(*超渡孤魂)。」

七月半節俗 陰陽之際正人道

黃曆七月半──七月十五日的祭奠、祭祖,從南北朝以後的歷朝都很盛行。展現的是感謝親恩的無邊孝思,展現的是普渡亡魂的悲憫情懷。《白虎通德論‧禮樂》說:「夫禮者,陰陽之際也,百事之會也,所以尊天地,儐(*接待)鬼神,序上下,正人道也。」我們看到的七月半的節俗,正是「陰陽之際,正人道」的祭典禮儀呀。

感受一下:初秋中元,古中原大地,盂蘭傳梵唄,人間放河燈照映天上一輪圓月,湖山風月無邊,慈悲平和之氣流散無際,不絕千古。這樣的七月半,您說可怕不可怕呢?

文後,來看乾隆皇帝的《中元夕放燈》,感受七月半的氣氛:

烟光露色早秋天,望夕氷輪滿意圓。
例事盂蘭傳梵唄,便看朔塞放燈[2]船。
照巖霞錦驚眠鹿,貼浦雲葩綴敗蓮。
千古詩人吟不盡,湖山風月總無邊。

【後語】

西漢賈誼《新書‧道德說》說凡人想得福,「以為鬼神能與於利害」,所以祭祀。當今凡間,這種祭拜的心態也常見。從怕鬼的心理來說,東漢徐幹《中論‧法象》告訴人,君子不論是在人前或是獨處,都能堂堂正正,自然讓鬼神無法見隙作祟了。[3]

註釋:
註[1] 《顏氏家訓‧終制》:「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有時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於汝也。」
註[2] 明代劉侗 於奕正《帝京景物略》:「﹝七月﹞十五日,諸寺建盂蘭盆會,夜於水次放燈,曰放河燈。」
註[3] 《中論‧法象》:「是故君子敬孤獨而慎幽微,雖在隱蔽,鬼神不得見其隙也。」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亞地區,收受嫁妝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即結婚時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贈送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儘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這種做法,但該傳統在民間仍然盛行。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機會的不斷提升,印度陪嫁之風卻愈演愈烈。
  • 元宵之夜,長安城內燈火通明。一群小伙兒身著橙衣手執黃色燈籠出場。伴隨著歡快的鑼鼓和管弦,他們在月光下跳躍騰挪,燈籠上下翻飛,
  • 一方土地養一方人, 如果你想回顧真正的民族風情,那麼欣賞一隻傳統民族舞,聽一首美妙的神韻交響樂就可以了。小提琴搭配二胡,陣陣鑼鼓、聲聲嗩吶、鮮豔的手帕,那東西方樂器的完美和聲,呈現熱鬧歡騰、 幽默歡快的民族風情, 一定會趕走你的鄉愁,讓你陶醉在雅俗共賞的藝術享受之中。
  • 在那長城以北的塞外之地,深藍的天空下,廣闊的草原上,近處風吹草動,遠處雄鷹飛翔。蒙古草原上,一位身著皮草的年輕女子款款走出帳篷,她頭頂一碗熱騰騰的奶茶,遞給遠道而來的賓客,這是神韻作品中發布的一首經典交響樂《頂碗舞》描述的優美畫面,相信如果你去大草原,途徑蒙古包前,也一定會停下腳步。
  • 奈及利亞
    烏邦(Ubang)是奈及利亞南部一個很奇特的農村,這裡的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語言,形成相當罕見的「兩性語言」。儘管男女使用的語言有別,但他們都能理解對方在說什麼,沒有溝通上的障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