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鑰】窮病女婿遭岳父母棄孤島 妻誓死不改嫁

泰源整理
病男遭棄孤島,怎樣走出困境?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2242
【字號】    
   標籤: tags:

世事無常,變化莫測。然而在這無常人生中,有些事是不變的,人的品德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品德可以讓人得到什麼呢?許多人人想求的東西,因為德的厚積,不求而自得。

江蘇崑山有位姓楊的駕船師傅,他有個十分相好的朋友姓金。後來他這位朋友去世,留下個兒子叫金三,才十七八歲,家裡窮得叮噹響,金三差點當了叫化子。

楊師傅見了,於心不忍,便把他收養在自己船上。日子長了,楊師傅倆口子見金三很勤奮,就更喜歡他了。楊師傅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和金三年紀相當,於是便招了金三做女婿。結婚一年多以後,金三的妻子生了個女兒,女兒剛滿周歲就不幸得病夭折。金三由於傷心過度得了病,身體一天天瘦弱下來,性命都面臨危險了。這時老楊夫婦便生了後悔之意,成天罵不絕口。

一天,他們的船航行在江上,楊師傅見前面有個孤島,便將船泊在孤島邊,對金三說:「船上沒有燒飯的柴草了,你上去撿點枯樹枝來吧。」金三勉強支撐著有病的身軀上岸去了。一等金三走遠,楊師傅便升帆把船開走了。

金三背著一捆柴禾回到岸邊一看,船已無影無蹤,明白是楊家有意拋棄了自己,便失聲慟哭起來。心想,自己身體有病,又遇到這樣的絕境,不如死了算了,正要躍身跳入江。又一轉念:怎知道島上就一定沒有人煙呢?不如去碰碰運氣,或者還有得救的機會。便調轉頭向一座樹林走去。

走啊、走啊,忽然發現一個密處,這裡列著一排排干戈劍戟之類的兵器,似乎是守衛著什麼。金三驚異之極,趕忙到一旁躲了起來,同時偷偷地觀察著。過了很久,既沒看到有人,也沒聽到什麼聲音,於是就慢慢地走過去。的確,這兒陰森森的,沒有一個人,只有八隻大箱子,封得嚴嚴實實,不知裡面裝的什麼。

金三明白了:這是強盜搶來的贓物,暫時放在這裡的。於是他先把那些武器藏匿在溝中,再到江邊去守候。不久,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有條過路的船經過,金三一招手,船便開了過來。金三說:「我帶著一些行李,在這裡等我的同伴。看來朋友是不會來的了,請你們帶我離開這裡好嗎?」船上的人答應了,並幫他把八隻箱子抬到船上。船開到儀真,他便下船,找了一個旅店住下。然後打開箱子,一看,裡面都是些光燦燦的金銀珠寶。於是他就地賣了一些金銀珠寶,生活便大為改觀了,然後再招收童僕也買了妾。

一天,他漫步到了江邊,忽然發現楊家的船也停泊在這裡。他在這隻船上生活了多年,怎能不認識它呢?不過他暫且不去驚動船上的人,而是先派人去雇這條船,說是要到襄陽去做生意。然後他買了大量貨物,將船裝行滿滿的,準備出發。

原來楊家拋棄金三時,女兒是不知情的。後來妻子知道丈夫回不來了,真是哭得死去活來。不過這時船己開出很久,無可挽回了。但金三和她的恩愛,她卻從未忘記過。父母強迫她另招女婿,她誓死不肯。

這一天,金三來到船上。船上的人尊重大客戶,都不敢拾起頭來看他,只有楊家女兒偷偷望了一眼。突然,她驚呆了。她對母親說:「這個客人的樣子真像我的丈夫金三啊。」母親見她這樣沒規矩,便罵道:「不要胡說八道。見了男人就不顧羞恥了。金三這小子,現在還不知死在什麼地方了呢。」女兒不敢吭聲了。

金三看了看妻子,裝作不認識,卻對駕船的人說了句:「你為什麼不到船尾去取一頂破氈笠戴上?」原來這是金三貧困時初登上這條船時,船主人對他說的一句話。妻子一聽就明白了,於是衝出船艙和丈夫相見。兩人抱著痛哭了一場,接著又像過去那樣恩愛歡笑起來。這時楊師傅老倆口也出來了。他們又是高興又是慚愧,兩人跪在女婚面前請求寬恕。金三也不計較,將他們帶回自己家裡,一家團圓。

不久,在明武宗正德六年春正月,霸州巨盜劉六(本名劉寵)、劉七(本名劉宸)聚眾反叛,攻安肅縣,劫走被監禁獄中的同黨齊彥名。當時窮民響應,十天左右,亂民聚集數千人,劫掠畿南州縣。

金三出錢招募死士,跟從郡別駕胡公,直搗狼山之穴,捉其首領,討伐平定叛亂,立了大功,授武騎尉,其妻也跟隨受封。@*#

資料來源:《耳談》

─點閱【人生之鑰】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絲桃的這個花語浮現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一邊毫無保留綻放煙花般的絢麗光華,一邊發出防禦的警訊威懾──非誠勿擾!邪祟勿近!別看我如此纖柔嬌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將承受我報復的後果。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 與其它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對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鮮明的體現——曾子說:「敬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祭歷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會歸於淳厚了。」在親情中,人心有了依歸,人生有了溫暖,社會道德由此奠基,社會秩序由此擴展(古代中國是家國同構),所以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 天燈, 放天燈, 天燈節, 台灣, 平溪
    黃曆正月十五夜稱「元宵」,又稱「上元」「元夕」「燈節」。這一天裡,人們鬧元宵,吃元宵、猜燈謎、結伴賞花燈,古代詞人也把賞燈會情景寫進詩詞。寫元宵燈會的詞,不計其數,而南宋辛棄疾的一闋《青玉案‧元夕》,則千古長在人心。詞中有元宵的勝景,詞中對燈節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許多龍的故事;對現代人來說,有人認為「龍」只是一個概念,也有人認為龍的故事只是一種神話傳說。有意思的是,為何自古以來每個民族都離不開神話故事呢?歲逢甲辰龍年,我們也來回味一些龍的故事。
  • 「不重則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則就沒有尊嚴、威嚴。這裡的「重」,始自內心, 「正心誠意」,修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現出來了,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相反,如果一個人不自重,言行輕佻,勢必招來侮辱,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