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鑰】窮病女婿遭岳父母棄孤島 妻誓死不改嫁

泰源整理
病男遭棄孤島,怎樣走出困境?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2242
【字號】    
   標籤: tags:

世事無常,變化莫測。然而在這無常人生中,有些事是不變的,人的品德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品德可以讓人得到什麼呢?許多人人想求的東西,因為德的厚積,不求而自得。

江蘇崑山有位姓楊的駕船師傅,他有個十分相好的朋友姓金。後來他這位朋友去世,留下個兒子叫金三,才十七八歲,家裡窮得叮噹響,金三差點當了叫化子。

楊師傅見了,於心不忍,便把他收養在自己船上。日子長了,楊師傅倆口子見金三很勤奮,就更喜歡他了。楊師傅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和金三年紀相當,於是便招了金三做女婿。結婚一年多以後,金三的妻子生了個女兒,女兒剛滿周歲就不幸得病夭折。金三由於傷心過度得了病,身體一天天瘦弱下來,性命都面臨危險了。這時老楊夫婦便生了後悔之意,成天罵不絕口。

一天,他們的船航行在江上,楊師傅見前面有個孤島,便將船泊在孤島邊,對金三說:「船上沒有燒飯的柴草了,你上去撿點枯樹枝來吧。」金三勉強支撐著有病的身軀上岸去了。一等金三走遠,楊師傅便升帆把船開走了。

金三背著一捆柴禾回到岸邊一看,船已無影無蹤,明白是楊家有意拋棄了自己,便失聲慟哭起來。心想,自己身體有病,又遇到這樣的絕境,不如死了算了,正要躍身跳入江。又一轉念:怎知道島上就一定沒有人煙呢?不如去碰碰運氣,或者還有得救的機會。便調轉頭向一座樹林走去。

走啊、走啊,忽然發現一個密處,這裡列著一排排干戈劍戟之類的兵器,似乎是守衛著什麼。金三驚異之極,趕忙到一旁躲了起來,同時偷偷地觀察著。過了很久,既沒看到有人,也沒聽到什麼聲音,於是就慢慢地走過去。的確,這兒陰森森的,沒有一個人,只有八隻大箱子,封得嚴嚴實實,不知裡面裝的什麼。

金三明白了:這是強盜搶來的贓物,暫時放在這裡的。於是他先把那些武器藏匿在溝中,再到江邊去守候。不久,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有條過路的船經過,金三一招手,船便開了過來。金三說:「我帶著一些行李,在這裡等我的同伴。看來朋友是不會來的了,請你們帶我離開這裡好嗎?」船上的人答應了,並幫他把八隻箱子抬到船上。船開到儀真,他便下船,找了一個旅店住下。然後打開箱子,一看,裡面都是些光燦燦的金銀珠寶。於是他就地賣了一些金銀珠寶,生活便大為改觀了,然後再招收童僕也買了妾。

一天,他漫步到了江邊,忽然發現楊家的船也停泊在這裡。他在這隻船上生活了多年,怎能不認識它呢?不過他暫且不去驚動船上的人,而是先派人去雇這條船,說是要到襄陽去做生意。然後他買了大量貨物,將船裝行滿滿的,準備出發。

原來楊家拋棄金三時,女兒是不知情的。後來妻子知道丈夫回不來了,真是哭得死去活來。不過這時船己開出很久,無可挽回了。但金三和她的恩愛,她卻從未忘記過。父母強迫她另招女婿,她誓死不肯。

這一天,金三來到船上。船上的人尊重大客戶,都不敢拾起頭來看他,只有楊家女兒偷偷望了一眼。突然,她驚呆了。她對母親說:「這個客人的樣子真像我的丈夫金三啊。」母親見她這樣沒規矩,便罵道:「不要胡說八道。見了男人就不顧羞恥了。金三這小子,現在還不知死在什麼地方了呢。」女兒不敢吭聲了。

金三看了看妻子,裝作不認識,卻對駕船的人說了句:「你為什麼不到船尾去取一頂破氈笠戴上?」原來這是金三貧困時初登上這條船時,船主人對他說的一句話。妻子一聽就明白了,於是衝出船艙和丈夫相見。兩人抱著痛哭了一場,接著又像過去那樣恩愛歡笑起來。這時楊師傅老倆口也出來了。他們又是高興又是慚愧,兩人跪在女婚面前請求寬恕。金三也不計較,將他們帶回自己家裡,一家團圓。

不久,在明武宗正德六年春正月,霸州巨盜劉六(本名劉寵)、劉七(本名劉宸)聚眾反叛,攻安肅縣,劫走被監禁獄中的同黨齊彥名。當時窮民響應,十天左右,亂民聚集數千人,劫掠畿南州縣。

金三出錢招募死士,跟從郡別駕胡公,直搗狼山之穴,捉其首領,討伐平定叛亂,立了大功,授武騎尉,其妻也跟隨受封。@*#

資料來源:《耳談》

─點閱【人生之鑰】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