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象示警】

「天變」不是偶然的 有歷史事驗

作者:允嘉徽
從天人合一的史觀來看,「天變」不是偶然!(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48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天空中出現的異象比如:日食、月食、彗星、暴風雨、落雷等,這些不少見,古史書中稱為「天變」,尋根究底,都有其對應的人間人事異變的現象,「天變」原來是上天預示的凶兆。還有較少見的,或較少人注意的「天變」現象,如天裂和天鳴,也都有相對應於人間的異常大事。

根據劉向的說法:「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就說天裂對應的是人間陽氣不足的現象;地震則是顯露人間陰氣過盛的現象。在房玄齡等人合著的《晉書》的天文志中有一些記載。

西晉時的天裂天鳴和史傳事驗

元康二年 天裂

在晉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空西北方的天空出現了大裂縫。

《晉書‧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雜星氣 史傳事驗》記載:「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按劉向說:『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是時人主昏瞀(*瞀音冒,愚昧無知),妃后專制。」

《晉書‧列傳第五十九》說到:「晉自元康之後,政亂朝昏,禍難薦興。」愚昧無知的晉惠帝司馬衷登基後昏庸無能,朝政昏亂,元康時期,禍亂接連不斷發生,內有賈后和權臣賈謐等等掌權亂政,外有戎狄交侵,民生塗炭。

《晉書‧志第十七 五行上》記載「賈后凶恣,賈謐擅朝,惡積罪稔」。晉武帝死後,晉惠帝無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後來引起宗室、外戚爭權奪利,賈南風得以專權。賈謐是西晉外戚、權臣,本姓韓,過繼賈家,襲承了其外祖父賈充的魯公爵位,姨母是賈后賈南風。

永康元年(西元300年)賈后與他聯手殺害被他們廢黜的晉惠帝唯一的兒子、皇太子司馬遹(後稱愍懷太子,母謝玖)。賈后從此專擅朝政八年。

皇太子被廢黜引起朝臣不滿,後來趙王司馬倫藉口為太子報仇,盡誅賈氏。晉朝陷入八王之亂的的黑暗動盪時代。

太安二年天裂

晉惠帝太安二年八月庚午日,天空正中裂為兩半,發出三次如雷鳴般的聲音。

《晉書‧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雜星氣 史傳事驗》記載:「太安二年八月庚午,天中裂為二,有聲如雷者三。君道虧而臣下專僭之象也。是日,長沙王奉帝出距成都、河間二王,後成都、河間、東海又迭專威命,是其應也。」

天裂天鳴的現象,根據占卜的解釋,這是「人主失位,兵起」的徵兆,預示著國君將喪失地位,將爆發臣下興兵作亂之事。

當日發生了長沙王奉安帝討伐成都王、河間王的事。次年發生趙王司馬倫篡位,改元;後來被齊王冏興兵討伐推翻,但齊王冏卻掌握兵權,不向朝廷稱臣,專權淫奢,次年,被處死。之後,成都王、河間王、東海王相繼專政。這個天裂現象對應了此歷史事件。

升平五年天裂

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己卯夜,天空從中裂開,寬度達三四丈,發出如雷鳴般的聲音,田野裡的野雉鳥都鳴叫相應。

《晉書‧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雜星氣 史傳事驗》記載:「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己卯夜,天中裂,廣三四丈,有聲如雷,野雉皆鳴。是後哀帝荒疾,海西失德,皇太后臨朝,太宗總萬機(政務),桓溫專權,威振內外,陰氣盛,陽氣微。」

這是國家陰氣強盛,陽氣衰微的顯露。

升平五年(西元361年)五月丁巳,穆帝崩。皇太后令以琅琊王奉正統(晉成帝之子)繼位,是為哀帝。哀帝雅好黃老之術,斷穀,興寧二年,服食長生藥過多而中毒,完全無法處理政務,崇德太后復臨朝攝政。那是發生在天裂之後二年。興寧三年二月哀帝死,無子嗣,皇太后的意旨,讓琅邪王司馬奕即位。

此時,桓溫掌握了朝政,他的威勢在朝廷內外都非常顯赫。儘管他不守臣道,有篡位的野心,但因為皇上無過,他不敢公然行動,怕招來眾人的非議。於是,他採用了陰暗的誹謗手段,散布容易造謠的宮闈床笫之事,稱皇上不能人道,並誣陷帝的三個皇子(妃嬪田、孟美人之子)是帝的男寵所生,以此來達到廢辱皇上的詭計。

桓溫和崇德太后合意,在太和六年(西元371年),他宣讀崇德太后令,指稱:「有此三孽,莫知誰子。人倫道喪,醜聲遐布。」將帝司馬奕廢為東海王,之後再貶為海西縣公,遷居吳縣西柴里,並將其田、孟二妃及三皇子處死。

史稱被廢的司馬奕為廢帝。皇太后垂簾聽政,桓溫專權,朝中陰氣強盛,陽氣衰微。

太興二年天鳴

元帝太興二年八月戊戌日,天空東南方響起鳴聲,聲音如強風激烈吹在水上一般。

《晉書‧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雜星氣 史傳事驗》記載:「元帝太興二年八月戊戌,天鳴東南,有聲如風水相薄。京房《易妖占》曰:『天有聲,人主憂。』三年十月壬辰,天又鳴,甲午止。其後王敦入石頭,王師敗績。元帝屈辱,制於強臣,即而晏駕,大恥不雪。」

京房《易妖占》說:「天有聲,人主憂。」三年十月壬辰日,天再次發出聲音,連續三天,直到甲午日才停止。第二年的永昌元年四月王敦入石頭城(建在長江畔石頭山上的江防要塞,於今南京境內),結果征討王敦的王師打敗仗。元帝屈辱,被強臣所控制,不久就駕崩,未能洗刷大恥。

隆安五年天鳴

閏月癸丑,天東南方發出鳴叫聲。六年九月戊子,同樣在天東南方又發出鳴叫聲。

《晉書‧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雜星氣 史傳事驗》記載:「安帝隆安五年閏月癸丑,天東南鳴。六年九月戊子,天東南又鳴。是後桓玄篡位,安帝播越,憂莫大焉。」

京房《易妖占》有說:「天有聲,人主憂。」

孫恩(中書令孫秀之後)於安帝隆安三年起兵反晉,隆安五年三度攻擊浹口(今鎮海口),於次年敗死,餘兵由他妹夫盧循領導,世稱「孫恩盧循之亂」。

在隆安五年的二年後——元興二年十二月壬辰日,桓玄篡位,安帝被降為平固王,第二十天,安帝流亡尋陽。元興三年閏五月己丑,桓玄故將揚武將軍桓振攻陷江陵,安帝被劫入賊營,晉朝陷入巨大的危機。

義熙元年天鳴

晉安帝義熙元年八月,天空發出聲音,聲音來自東南方。

《晉書‧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雜星氣 史傳事驗》記載:「義熙元年八月,天鳴,在東南,京房《易傳》曰:「萬姓勞,厥妖天鳴。」是時安帝雖反正,而兵革歲動,眾庶勤勞也。」

京房《易傳》說「萬姓勞,厥妖天鳴」,指出天鳴是妖異作亂,百姓勞苦的徵兆。此時,儘管晉安帝雖然擊退了作亂的桓溫,但兵亂不斷,人民辛勞,國家仍然陷落動盪之中。

「天人合一」 的處世哲學

中華文化遵循「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學,追尋著神指示給人的路。古人所說的「天」是大自然的天,但不僅止於表象的天,而是內在的天意顯示給人的指引。古代的史官,觀察天象,歸納出各種對應人事的徵兆,包含凶兆和吉兆,呈給帝王作為施政的依循,落實了《易·繫辭上》、《史記》所說的「天垂象,見吉凶」的內涵。

從上述《晉書》的天文紀錄中,可以看到天象異變顯示的凶兆在史事中都能得到證驗。從這些歷史中,我們也可觀察到天象異變的顯露到人間異變事件的發生之間,往往有一、二年時間的延宕,這也是給世間人悔咎改善的機會。

資料來源:《晉書‧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雜星氣 史傳事驗》《晉書》◇

─點閱【天象警世】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 鳥兒為何來到他們身邊?真有因緣嗎?(孫明國/大紀元)
    看看這些故事,想想世間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聚首,像不像是恩與債的交會呢?施恩與欠債都有報!萬物有靈,受人之恩湧泉相報。當下的善緣來自過往善行的善報。
  • 如果給你一千個不重複的字,把它們排列組合成一篇新文章,並且只能四個字為一句,還要句句有意義、富含典故,你能夠做得到嗎?
  • 到了孔子的時代,禮壞樂崩,孔子要救世,怎麼救?只能從歸正人心著手。怎麼歸正人心?首先釐清禮樂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 康熙五十年,天下承平久矣,就發生了一起科考場的泄題舞弊案,科考本來是給寒門舉子的機會,可這一年放榜,一下子天下譁然,竟然有好幾位不學無術的鹽商子弟,位居榜首。
  • 南宋時,江西有一個名士,自以為學識淵博,天下無敵。有一天,他聽說楊萬里很有名,非常不服氣,於是,提筆給楊萬里寫了一封信,說要親自到楊萬里的家鄉——吉水登門拜訪。
  • 在中醫的治療方中,植物、動物、礦物、人的用物都能用來治病。那麼聽過鴨子的唾液能治什麼病症嗎?
  • 魯國文化最盛,在中華文明的傳承中還有一個獨特的意義。大家知道,一朝文化精華俱在宮廷。然而,西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西周滅亡,文化亦遭浩劫。幸而有魯,許多文化精華得以保存。
  • 本次中華文明,從黃帝開始,到夏商西周,是為禮樂文明。所謂「六代樂舞」,一般指黃帝《雲門》、堯《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湯《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禪讓得天下,故稱文舞,表演者手持樂器與雉雞尾羽;後兩代,因靠武力奪天下,故稱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中秋夜,當仰望天空中有如銀盤一般的明月,嫦娥、玉兔和吳剛伐桂等傳說中的故事是不是躍出你的心海呢?「嫦娥奔月」的故事代代相傳,早在商周時代就有,而吳剛和玉兔的故事都是成形於唐代,這些流傳民間的中秋節故事都有上千年甚至數千年的歷史了。然而近年對月亮的研究有一個飛躍,科學分析指出:月亮是人造的!這個發現,可能啟發我們對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的新觀點和領悟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