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間大夫的精湛脈術

文/顏丹
中醫通過觀察脈穴之象,就能發現病因、病灶乃至人的氣運、壽命。示意圖。 (Fotolia)
【字號】    
   標籤: tags:

人體玄奧無窮,非現代科技的醫療設備、電子儀器所能探知。比如遍及全身、細密繁雜的穴位與脈絡,用再高倍的顯微鏡也難以洞見、識別。然而相比之下,源於道家修煉文化的古代中醫卻能窺探其奧妙所在。

中醫通過觀察脈穴之象,就能得知病因、病灶乃至人的氣運、壽命。這是一種能直達生命本源的科學,惟有在不斷提升道德與境界的修煉文化中才能去接觸和探尋。

京城的邢大夫能察夫脈而知妻死

南宋初年,京城有位姓邢的大夫頗有聲名。他不但療疾如神,其脈術也出神入化。他給男人診脈,能知道這人妻子的身體狀況;給未孕的婦人診脈,能知道她懷孕之後是否會有問題。因脈術精準,許多官宦人家都來找他問診。

當時,有位姓韓的官員被任命出使他國。因路途遙遠,少不了舟車勞頓,他不知自己的身體是否吃得消,又是否需要開幾副藥帶在身上。於是,去把邢大夫請來了。

邢大夫先給那官員號了號脈,然後說道:「您此番出行並不妨事,不過您夫人在家怕是會有性命之憂。您這一走,可能就是天人永隔了。」想著妻子的身體好端端的,近來也沒什麼不適,官員擺擺手,連說:「不可能,不可能!」可在他離家後,剛踏出國境時,就有人來報信說,他夫人已經離世了。

沒多久,朱丞相兒媳的身體也出了狀況,於是把邢大夫請來。他給病人把完脈後,對朱家人說道:「這病沒什麼大礙,不吃藥也沒問題。只是,她這身子不宜受孕,一旦懷上孩子,會搭上性命的。」朱家人聽了,很不高興,也沒把他的話當回事。

很快,這個兒媳婦就懷孕了。一年後,她順利產子,朱家上下都十分歡喜。但孩子未足月,兒媳就病倒了。朱家這才想起邢大夫說過的話,於是趕緊去找他。可他對派來的人說:「我去年就說了,她懷上孩子會有性命之憂;要是能治好,我也不必說那些話了。」果然,就在第二天,那婦人就死了。

應天府的名醫診脈後能知病人死期

宋徽宗在位時,應天府住著一位醫術高明的大夫,名叫宋毅叔。他精通脈術,給人號脈後不但能清楚地知道病情、病因,還能準確地說出病人的生死之期。但有一點,他從不自己上門去給人診脈、治病。想找他看病的人,只能去宋家接受治療。

那時,應天府的府尹是個非常跋扈的人。有一天,他母親病得很重,就派人去請宋毅叔。見他不來,府尹氣得直跺腳,在家裡大聲喊道:「要是讓母親這樣帶著病痛走了,我非把他殺了不可。」說完,他派人把宋毅叔抓到家裡,並威脅他說:「我給你三天期限,你若治不好我母親的病,我就把你殺了示眾。」宋毅叔沒多說什麼,只低聲告訴他:「那我先看看吧!」

他給病人號完脈,然後對府尹說:「這病人還能活。」說完,他配製了一種丹藥,又外加一副湯藥,讓府尹的母親服下。沒過多久,她竟然痊癒了。看著母親很健康的樣子,府尹也不再喊打喊殺了。他支付了許多銀兩,又派出府衙裡的士兵,用自己專屬的馬車、聲勢浩大地將宋毅叔送回了家。

可宋毅叔一到家,就立刻帶著家人離開了應天府。原來,他那天給府尹的母親號脈時,就已診斷出她病入膏肓了,根本就無藥可治。但他如實告知這一切,就會成為府尹的刀下冤魂。兩難之下,他決定用藥將病人的壽命暫時延長幾天,以此來爭取逃命的機會。果然,他剛一出城,府尹的母親就病發身亡了。

名醫楊吉老之婿診脈後能查出病灶

楊吉老是北宋名醫,他本是江蘇泗州人,其醫術在當時已名震八方。他家鄉有位儒生姓李,久聞楊吉老醫術超群,於是讓自己的兒子上門當女婿,以承其衣缽。這位李生悟性極高,又盡得楊吉老的真傳,很快便在醫術上有了長進,尤其對脈術,甚是精通。

不久之後,他的名聲就傳到了鄰省安徽。有一天,安徽靈璧縣的一位富人家派人去請李生,只因家中的女主人得了重病。李生一診完脈就問那病人:「你是否覺得腸胃難受?」她點點頭,說道:「就是腸子疼得要命,小便時大便也跟著出來了。請了很多醫生,都說從未見過此症,不知該如何治療。於是只能從幾百里外,把先生您請來。」李生聽罷,趕緊吩咐下去,讓人煮好黃芪湯,再讓病人用此湯將他隨身攜帶的幾十粒小藥丸服下,並告訴她:「三天後必能見效。」果然,在三天後,那婦人拉出了數升膿血,腸子裡的病也徹底好了。

富人家擺上酒席來款待李生,席間又問他婦人到底得的是什麼病。他回答:「我切脈時,能感覺到芤脈已出現在腸子的部位,按王叔和在《脈訣》中說的,這就是腸子裡長出癰瘡了,我將雲母膏製成藥丸,也是對症下藥。」聽了這話,在場的人無不為李生的脈術而感到欽佩、折服。多年後,李生參加了朝廷舉辦的醫科考試,最終拿到了博士的頭銜。

蜀地良醫之子診脈後能發現誤診

北宋時,蜀地有位德高望重的醫生,名叫張立德。他將畢生的醫術傳給兒子,使其繼承了自己的衣缽。張生對脈術尤為精通,切脈後能準確地診斷出是何病症。

眉山有個叫穎臣的年輕人,為人風流倜儻,日子也過得瀟灑不羈。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跟朋友一起吃喝,並經常暴飲暴食。沒過多久,他身體就出現了狀況:飯量比以前大了許多,每天都覺得很渴,於是不停地喝水,小便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有人告訴他,這是消渴症。他嚇壞了,趕緊去買藥吃。結果,藥沒少吃,可他的病就是不見好,還越發嚴重了。他以為自己快要死了,把棺木和壽衣都備下了。

張生得知此事,就去他家看他。給穎臣診完脈後,他笑著說:「你得的不是消渴症,要真的死了,就太冤了。」張生取來一些枳枸,並煎好湯藥,再讓穎臣服下用麝香、當門子沾上酒後做成的十幾顆藥丸。很快,穎臣的症狀消失了,身體也恢復如初。

他問張生是何緣故。張生告訴他:「我給你號脈時,發現你有脈熱,且腎衰、脾虛的症狀。只因你長期飲宴而中了果酒之毒。麝香能敗酒,且與瓜果相剋;枳枸也能勝酒,因此我專門用這兩種藥來清除你體內的毒素。」穎臣聽了這番話,立刻對張生心生佩服、感激不已。

參考資料:
《齊東野語》
《揮塵余話》
《東坡雜記》@*#◇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古代醫者多以救人性命為重,甚少有拿醫藥當牟利手段的。為窮苦的病人出義診,動輒還施金、贈藥的醫生比比皆是。這就是古代中國民間大夫對淡泊名利的身體力行。
  • 明代的許多御醫的一生都極富有傳奇色彩,有的因帝王愛重而在醫官的最高品階上連任了好幾朝;有的敢直言進諫,勸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則與帝王暢談養生之道,讓其清心寡慾、保養正氣。這些御醫都是品性高潔之人,醫術更是不同凡響。他們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頑疾,還能通過診脈預測出其福禍吉凶。
  • 他們深知,煉就醫術之前,先要領悟醫道。心中有道,望、聞、問、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於病痛疾苦。
  • 在現代中國,許多人用中醫治病往往要治上幾個療程,也沒徹底把病治好。若將時光拉回到中國古代,人們就會發現,流傳於上古的中醫之道被代代相傳後,無論是皇家御醫還是民間大夫,都能準確地找出病因,並迅速地開出藥到病除的方子。
  • 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
  • 在中國古代,像名醫扁鵲這樣對「病」與「死」有著極佳判斷力的醫生還有許多。本篇將介紹明朝醫籍中記載的幾位。
  • 古代的中醫博大精深,某種程度上就在於它所蘊藏的神奇力量。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的基本技能,診病方式看似簡單,但成效要想達到極高層次卻並非易事。這其中的每一項都神妙莫測。不抱著「普救含靈之苦」的「大慈惻隱之心」,古代那些藥到病除的醫術、能斷人生死的脈術都是練不出來的。
  • 中國古代醫者懸壺,大多都懷揣著濟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從豐富的史料中不難看到,「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寫在《大醫精誠》中的字句;「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已在歷代許多身懷奇術的醫生身上得以展現。
  • 死生有命,富貴由天。人一生的福、祿、壽乃至各種疾病的發作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臉上的氣血之色、脈絡的運行狀況都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縱觀古今,惟有精通醫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讀懂身體密碼,參透箇中玄機。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這樣的高人,本篇將一展明朝幾位市井大夫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醫術。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歷代良醫不僅能治人久病不癒的頑疾,而且也多有在須臾間起死回生的醫術。掌握這種醫療神術的醫生,首先都必須有救人濟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醫德。看清代名醫熊慶笏和劉道景起死回生的醫德、神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