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一刻千金難買 你要知道的春分大小事

作者:容乃加
「春分之日,玄鳥至」,玄鳥就是燕子。 (明國/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946
【字號】    
   標籤: tags: , , ,

仲春收起初春的料峭,帶給人春暖日和的陽氣!一年的暖熱初降,從春分後白晝長於黑夜,一日日延長。唐代詩人元稹《詠廿四氣詩 春分二月中》道出春天節氣的物候特色: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春分,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容乃加/大紀元)

「春分」是春天的中點,在這一天從地球上觀察,太陽在天球上的運行軌跡,正由南向北穿越天球赤道。穿越的交點就是「春分點」,被定為黃經的零度點,是為二十四節氣的開始。春分日是年中難得的陰陽平衡的一天,《春秋繁露》記載「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古人很珍惜一年中難得的春分時節。傳統文化中的春分,有哪些大小事留在人間雜記養護我們的身心呢?

一、「春分」得和之精

春分陰陽平衡,形成中和之氣。老子說:「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故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與成,必得和之精。」(《通玄真經》)陰陽調和的中和之氣生成萬物,讓萬物在春天裡欣欣向榮,這就是抽象的中和之氣的實質展現。

《白虎通》云:「明庶風(東風),春分至,王者修封疆,理田疇。」春分到,東風來,微風細雨、春氣和暢,正陽之氣舒活自然萬物,此時不努力耕耘,更待何時呢?!「一年之計在於春」,即是體現天道之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順應了天時的節奏。

二、中和之節 龍抬頭

《唐書》記載唐德宗貞元五年正月十一日詔,以黃曆二月一日為中和節,天地同和、人共暢茂。這是中和之節的開端。民間有中和節「龍抬頭」的傳說。清代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龍抬頭》寫道:「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黃曆二月一日、二日,就在春分前後。

「應龍」是施雨之龍,傳說龍抬頭將為大地帶來春雨,為生命的發育帶來生機。《漢書》記載:「春分後一日,始震電之時也,當雨,而不當大雨。」春分時輕風細雨,風調雨順好兆頭。民間也順天時努力工作,《陝北民歌選‧攬工調》唱和:「二月裡來龍抬頭,長工短工通出牛。」

黃曆二月二日龍抬頭就落在春分前後。 (pixabay)

三、春分物候徵兆人和

春分有十五天,分三季候,古代《逸周書‧時訓解》記載春分節氣的三種物候現象:「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 一入春分,候鳥飛燕,古人稱玄鳥,由南往北飛,接著打雷,然後閃電。

古人發現春分的雷電也是人與天地是否中和的一種徵候。《師曠占》云:「春分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中,其所住者,兵起其主。無雲而雷,名曰天狗,行不出三年,其國亡。」也就是說春雷悶聲地中是兵亂的徵兆,無雲而雷則是亡國的徵兆。

《易通卦驗》說:「震,東方也,主春。春分日,青氣出直震,此正氣也。……震氣不出,則歲中少雷,萬物不實,人民疾熱。」就說,春分日,雷震於正東方是正氣出,如果雷不出失正氣,則作物不結實,人民患熱病。

四、行政令 惜百姓

在春分時,行政令要順應天地調和的節氣,重視生命的生長與安養,這種治國思想與作為在周代就有記載。《禮記‧月令》說仲春之時:「安萌芽,養幼少,存諸孤。擇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獄訟。」朝廷重視生命發育之春,重人道行仁政,安養幼少和孤兒,並令衙門輕刑罰、止獄訟,禁止肆掠,且在春分前後擇吉日,令民間祭祀土地神和祖先。

五、春分養生 天人合一

在春分節氣怎樣養生呢?首先,與春分的中和之氣合節共奏是要點,培養慈悲護生的心境,不殺生,不吊疾,可與天地中和之氣合奏,和氣相通。齋戒可以讓人保持謹慎誠敬的態度。

後漢崔寔《四民月令》(《全後漢文》輯)云:「春分不殺生,不吊疾。君子齋戒,衣夾衣,導引,不食生冷。」春陽雖然和煦,但陽氣還未壯,而且溫度起伏變化很大,所以穿夾衣,不食用生冷,導引體內少陽之氣,都是保衛身體的方法。

春雨潤物,換個角度說,春天也是高濕的季節。日日高濕又溫差大,中醫說身體虛弱的人容易舊疾復發,這時以艾條作溫灸保健,可以抑制舊疾復發,也可能根除。

把握陰陽平衡的原則是春分的養生要則。春天肝旺,脾肺弱,因而要梳理肝氣、去濕健脾、防風益肺,總體來說就是要養肝、健脾、益肺。

六、順應天道 走正道

春分、秋分日夜均、寒暑平,自然界達到陰陽「平衡」之境,對應到人間,就是「公道」的發揚。中華先人歷朝歷代就在春分、秋分日,校正度量衡準器,齊一市場上使用的各種度量衡的標準,以維護買賣的公平正義,防止紛訟的發生。落實到個人,我們也應該在生活上履行公平、公正的公道精神。順應天道,誠實交易,真誠對人,不缺德、不損德,是保護自己生命不向下墮落的基準原則。

春分,是天道運行之下的一個短暫的節點,陰陽中和來自大自然的賜予,即使用盡人間千金,也難買春分一刻。順應天道實踐公道,保持陰陽平衡的生活,天人合一,美妙難述。只有珍惜!只有善用! 莫負春分好時光。@*#

─點閱【二十四節氣】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露是從夏到秋、從熱轉涼的轉折點。中醫養生注重順應天時,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白露節氣時的生活,我們應該如何順應天時的大變化來收斂陰精,以養生呢?秋天養生調護重點在於照護心神與呼吸系統,要怎樣進行呢? 中醫的養生一般從日常生活的起居、運動、飲食和身心各方面齊步進行調護:
  • 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佛教稱「盂蘭盆節」,從南北朝時代就有以「盂蘭盆會」超度的作法,後來的歷代也很盛大。「盂蘭盆會」怎樣慈悲救贖?怎樣探涉了生命遭業報時的救贖呢?
  • 從立秋節氣應節的成語中,能否學得應變的處世智慧?
    自然界的「先知」梧桐一葉落,迎來立秋節氣!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也是多變的季節!古人從秋天的節氣物候,得到許多感觸,化作成語,也教給後人許多應變預防的功課。在這多事之秋的世局中,我們要如何應變保安呢?
  • 中華文化自來就發現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陰陽生剋之道表現在天地人間,表現在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節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的,該當端午節莫屬了!讓我們來輕輕揭開這道綿延幾千年的文化面紗,找找端午節俗中蘊含哪些陰陽五行的道理?
  • 說到艾草,你可能會好奇它和端午節的關聯。艾草一直都是端午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為什麼會有這個習俗呢?摘了艾草要幹嘛用呢?
  • 平日寂靜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來村內最盛大的節日——觀音寶誕,遠遠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製的大戲棚,滿掛賀誕花牌,十分吸睛。穿過閃耀的大花牌,伴隨著喧天的「查篤撐」鑼鼓聲,大幕拉開,六位台柱閃耀登場,上演開台例戲《六國大封相》。
  • 歷朝歷代的中華古人對於節氣相當重視,相應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隱含養生觀念與作法,展現民俗養生的內涵。關於立夏的食補、禁忌和養生的民俗一次看遍。
  • 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發揚的季節。穀雨是暮春的最後一個節氣,錯過穀雨終就錯過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當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萬物的生長皆清淨㓗齊陽氣發,所以稱「清明」。自古以來清明融合了節氣、歷史的內涵,形成古老又豐富多元的節俗!其中不少節俗傳自僅相隔一二天且節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節。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節氣「清明」表示什麼意義呢?清明對應卦象是什麼涵義?如何利用「清明」讓人生「樂活」呢?古人有一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