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于謙的故事

【于少保萃忠傳】第一回:于少保齠年出類 蘭古春風鑒超群

作者:明朝 孫高亮
于謙七歲那年,有個和尚給他看相,驚詫道:「他日救時宰相也。」「救時宰相」之名由此而來。(夏瓊芬/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5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原敘》

予族世居吳山下,與忠肅公同里。先府丞公為公姊婿,得公居鄉立朝事甚核。居恒竊念公勛著天壤,忠塞宇宙。今勿論海內學士、大夫,瞻斗杓而仰河岳,即田夫墅叟,粉黛笄禕,三尺童豎,語公事業,則顏開,談公冤憤,則色變,百世之後,過公之里,謁公之像,有不且悲且泣,欷歔感動,想見其人者乎!獨公生平事跡繁夥,未有完書。四方弔者,往往遺恨。里友孫懷石君,其先為公石交,傳其事,與予所聞懸合,因裒采演輯,凡七歷寒暑,為《旌功萃忠錄》。夫萃者,聚也。聚公之精神、德業,種種叢備,與夫國事及他人之交涉于公者,首尾紀之,而後公之事跡無弗完也。蓋雅俗兼焉,庶田夫墅叟,粉黛笄禕,三尺童豎,一覽了了。悲泣感動,行且遍四方矣。

初,孫君之方纂是錄也,患疽,病亟,公見夢焉。峨冠盛服,如所塑者,撫孫之背曰:「吾與若祖故人,來祐汝。」孫疽遂愈。豈公之精爽,預知孫君之意勤,而假靈以顯其事耶?四方噩夢一徵之公若左券,不偶然也。孫君附公而名著,其子姪輩為諸生,又藉公之靈而翩翩藝文。孫君之獲報,寧有既乎!予嘉而敘諸簡首,為翼忠者勸。

《第一回于少保齠年出類 蘭古春風鑒超群》

少保公姓于,名謙,字廷益,號節庵。浙江錢塘人也。先世皆為顯。公之祖名文大,官工部主事。嘗念宋朝丞相文天祥死極忠烈,侍奉其遺像甚虔。

公之父名彥昭,字英復,乃篤厚君子也。累德積行,好善喜施。年近四旬,每以無子為憂。忽一夜,夢一神人紅袍金襆,立于彥昭前曰:「吾感汝祖父侍奉之誠,頃當為妝之嗣,汝宜勿泄。」彥昭辭謝不敢當。神用手一指,覺來,忙對妻劉氏說知。劉答曰:「我適才亦得此夢。」自後劉氏有孕。臨產之際,正值大雨如注,雷電交加。偶然三司參謁巡按,一時驟雨,手下人役不曾帶得蔽雨之物,因而暫歇彥昭門首,候雨住而行。當時于公產下,少刻晴朗,日麗中天。此是洪武戊寅年四月二十七日午時也。三司見雨霽遂行。

于公生下旬月之間,果然容貌魁偉,呱呱之聲洪朗異常。杭族有彌月之慶,鄰里親友俱來賀喜。彥昭乃抱公出來,與眾親友觀看。有鄰老見之,歎羨曰:「此子真英物也!惜吾年老,不能見其顯達,為可歎耳!」自後彥昭極其珍愛。撫養至四五歲時,遂取名曰謙。因夢中謝神不敢當之意,故名曰謙。

一日清明節屆,彥昭同弟彥明,拉挨人領公同往祖塋祭掃。因過鳳凰臺,其叔攜公之手,同上臺觀看。叔曰:「今朝同上鳳凰臺。」公即應聲答曰:「他年獨佔麒麟閣。」其叔並諸族人聞言,悉皆驚歎曰:「此吾家之神童也!」

後于公七歲,又同叔父等祀祖回家,路從癸辛街過。見牌坊上寫著「癸辛街」三字。其叔彥明對公曰:「癸辛街三字,上二字合著甲子支干;下一字又合著街道地名。吾一路思量,不能有對,汝若對得好時,我做一件小圓領與你。」于公笑而答曰:「此對何難?癸辛街可對子午谷。」其叔曰:「此真切對。但子午谷偶忘出處。」公即答曰:「《三國志》內,蜀將魏延對諸葛亮道:『延願得精兵五千,由陳倉道而東,當子午谷而西,不消十日,可到長安。』《通鑑》上亦有之。」叔與眾聞說大驚,謂兄曰:「此子必昌吾家,宜善育之。」彥昭與弟並族人領公回家,明日彥明果制一小紅圓領與公,乃曰:「他日服此以耀吾門。」公答曰:「敢不佩服。」惜乎彥明早亡,不及見公之功業,亦可慨也。

父彥昭一日同公立在門首閒玩。少刻,見一老者挑擔新白鯗來賣。彥昭見之,喚此老問價。因價還得少,那賣鯗老者口中即嘮叨曰:「你如何買得成新白鯗。」彥昭見說,面色通紅,未及回言。忽然公從父肋下立將出來說:「我偏要叫你這老烏龜。」賣鯗老者見公是個孩子,便能罵人成對,心中驚異,乃大聲罵曰:「小猴猻開口傷人。」公又應曰:「老畜生閉嘴饒你。」旁人見答,通笑起來,皆稱奇異。賣鯗老者見公有此口才,心中驚服。

彥昭送公上學,公在學讀書。一日先生出外訪友,不在館中。同窗學生在與公跳躍,共作旋蒙頑戲。忽然,先生走到,一時迴避不及。先生看見,俱要責罰。于公忙上前稟曰:「先生不必加責,學生輩功課皆完,一時乘閒戲耍。如今任憑先生背書寫字對課,若有一毫差錯之時,任從先生責罰。」

先生見說有理,即曰:「吾方才見汝旋蒙竄跳,甚是頑劣。吾即將此為題,汝若對得好時,方免責罰;如其不然,必當重責。」公曰:「請先生出題。」先生曰:「手攀屋柱團團轉。」公即對曰:「腳踏樓梯步步高。」先生又出一對曰:「三跳跳落地。」公又答曰:「一飛飛上天。」先生見對大喜,免責,欲責諸生。公復稟曰:「學生蒙師寬恕,亦乞一視同仁。」先生見說,擊几歎曰:「此子長大,非凡品也!」

翌日,其父彥昭來拜先生,先生極口稱公。因與父談久,公嶷然端坐讀書。先生見之,曰:「子坐父立,禮乎?」公聞言,即出位而對曰:「嫂溺叔援,權也!」先生驚喜,謂其父曰:「令郎真英才也!」公父答曰:「不敢,皆仗吾師訓海之功。」言畢,作別而回。延過數月,先生解館。于公忽然病目,其母與公分開頂心,挽一丫髻,取其清目之意。公乃閒步,見前街一伙人叢聚鬧嚷。公即往眾人中挨身進去,看見一僧與人相面。眾皆稱曰:「果神相也。」于公聞言,乃慢慢挨到此僧面前。此僧一見公容貌,乃大喜異。遂用手捫其丫髻而戲之曰:「蛇頭且喜生龍角。」公即昂面答曰:「狗口焉能出象牙。」眾人見回此言,盡皆大笑。忽然天暗,漸漸雨下,眾人一濟走散。公亦急急回家,不意眼痛路滑,蹉跌在地。眾人見了,一齊哄笑起來,公雖跌倒在地,顏色不變,因見眾人笑他,即坐地吟詩一首以詆之,云:
雨落忽綢繆,天街滑似油。
麒麟跌在地,笑殺一群牛。

眾人見于公口中念出詩來,各各驚異稱羨。公亦回家。

明日晨起梳頭,謂其母曰:「今日眼目甚痛,乞母親再挽一髻,導散頂心之火氣。」母遂依公,乃挽三髻於上。早飯罷不多時,公又見一叢人圍繞昨日那僧,仍在此處相面。公即往人叢中挨身進去。有人認得于公,皆讓他進圍。公遂立在此僧當面,那僧一見,喜動顏色,即捫其首而戲之曰:「三丫如鼓架。」公即答曰:「一禿似檑槌。」眾人見說,一齊大笑。那僧見笑,即對眾曰:「諸君莫笑,此子骨格非凡,人莫能及。他日乃救時宰相也。」言未畢,只見旁邊立著一人,綸巾羽服,丰姿飄逸,氣宇軒昂,乃大聲言曰:「和尚,汝之相術甚佳,惜未盡其奧理。」那僧見其人之容貌、語言,即忙施禮。眾人見僧不相面,與那人會禮,皆散去。公亦回家。此僧就收拾相面行裝,即請那道者同行,行不百十餘步,早見一處雅致酒肆,僧人堅請道者進內而坐。不知道者何人,觀後傳可曉也。

于謙像取自清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畫傳》,清上官周繪。(公有領域)
于謙像取自清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畫傳》,清上官周繪。(公有領域)

(點閱【于少保萃忠傳】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 民間過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風俗,祈求福祿臨門。在東漢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孝子黃香卻「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從一介貧民轉身為得皇上賞識尊重的賢臣,掌管國家樞機要務。這樣的福分從何而來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明神宗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于謙蒙冤於一時,卻萬世不泯,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 《書經‧大禹謨》有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會招致失敗,謙虛會得到益處,這是自然的規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卻無法遵從。不過伯宗的妻子卻深知此理,後人稱讚伯宗妻子知「天道」,從而保全了兒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浙江巡撫傅孟春認為「肅」之一字,未足以盡于公之良惠忠貞,為此具疏。
  • 一日,浙江鹽台姚舒因歷吳山,見行人伍公,即春秋時伍子胥也。復過褚堂見僕射褚公,即唐時褚遂良也。來至棲霞嶺見武穆王岳公,即宋岳飛也。特謁三台山贍于肅愍公祠。姚舒觀四王公之忠節,皆祠於杭。欲共建一坊,一可以共播休烈,一可以勵後觀瞻。後坊成,名曰「忠節坊」。
  • 明憲宗成化年間,于謙之子于冕獲赦,于冕上疏為父于謙平反,憲宗親自審理,並下詔予以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明孝宗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欽賜在墓邊建祠堂,題為「旌功」。
  • 王蘇二人政見不同,只因各自性格不同,看問題角度不同,但本心都是心繫天下、為國為民的;對於對方的人品道德、詩文學問彼此都是互相敬重的。
  • 曹吉祥等叛亂失敗,曹吉祥被磔刑於市;徐有貞獲朝廷赦免其罪,回到家鄉,後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