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流芳】人世幾番風雨 春歸夢已涼

font print 人氣: 44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淳熙六年(1179年),南宋詞人辛棄疾已經四十歲了,這是他離開家鄉、南渡入宋的第十七年。這一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多了幾場風雨,也似乎變得更加短暫。

辛棄疾的筆下,從來不缺少風雨的影子,那是「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物是人非,也是「可惜流年,憂愁風雨」的飄搖亂世。在他眼中,風雨蹉跎了他的青春歲月,消磨了他的畢生理想。

這位有志於收復失地的江南孤客,多年來在南方兜兜轉轉,做著各種與北伐無關的地方官,甚至大半的時間被罷官閒置。這一次,辛棄疾再次接到朝廷的調任令。他明白,這是天子對他的又一次敷衍罷了。

上任之前,同僚為他設宴送別。面對著春光將逝的景致,想起自己努力實現卻遙遙無期的北伐戰爭,辛棄疾越發感到風雨的無情和理想破滅的苦悶。在宴席上,他把酒也難歡言,飽蘸著血淚,寫下一首文辭豪壯而情感深沉的慢詞《摸魚兒》……

訂閱頻道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1OYKxRpBsudVX2zY2rrdw

古韻流芳】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呂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晚唐時期,風流天下聞的詩人杜牧,與這座城市結緣,常常在宛溪邊的古剎遊覽行吟,寫下優美的詩文。在35歲那年,杜牧登上寺中水閣,瞭望荒草連空,天高雲淡,前朝人事湮滅無跡,水岸百姓仍然世代生活。他不禁思接千載,觸動了物是人非的懷古幽思,寫下一首即景抒情的懷古詩歌《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 古詩說: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文人的情感總是細膩而含蓄的,這位書生望著荷花,想著家鄉,將滿腔的思鄉情緒,倚著詞牌《蘇幕遮》的聲律,輕輕吟唱出來……
  • 在南宋的一個秋天,落魄的文人吳文英,在江南和友人道別。那時候秋雨才過,秋風颼颼,碧綠的蕉葉發出淒涼的聲響;佳人相送,垂柳依依,將行的孤舟彷彿被離情羈絆不肯遠去。吳文英傷感地想到,過往如夢境悠悠,又似流水落花不可挽回。 忽然,一道靈光閃現,他為自己的種種愁緒,想到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於是就有了這首《唐多令·惜別》……
  • 他獨自站在橋頭,任涼風吹拂著衣袖。直到新月初上,馮延巳仍然捨不得離去。他究竟為何而惆悵,為誰而佇立?這個或許他自己都無法回答的問題,激發了創作的才思。這股朦朧而濃郁的情緒,在他筆下變成一首韻味悠長的小詞《鵲踏枝》……
  • 說唐高祖即已定都長安,但天下還未一統,群雄割據地方。李淵稱帝,傳檄天下。長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標。隴西薛舉想趁著李淵帝位還沒坐穩,就趁機出兵,攻打長安。薛舉雄踞隴西,擁兵十幾萬,聲勢頗為強盛,是李唐的一大勁敵。
  •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率領的大軍集結,兩下會師,共計二十多萬兵將。李世民治軍嚴明,大軍雖眾,但行軍時隊伍並不凌亂,整齊畫一,軍容氣象自帶威儀。凡經煬帝行宮園苑,悉數罷免守官,並釋放宮女回家。
  • 古代中醫有許多診療方法都極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脈就堪稱一絕。說起太素脈,有人認為是脈術,也有人說是相術。因為它與一般的脈術不同,不但能診斷病情,還能預測人的貧富貴賤、禍福夭壽。據史料記載,太素脈始於唐,興於宋,而流傳於後世的則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張名太素者」所著的《太素脈決》(後為《訂正太素脈祕訣》)一書。
  • 突厥始畢可汗派康稍利率領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戰馬,和劉文靜一起來到李淵麾下。李淵慰勞有加,稱讚劉文靜可謂是不辱使命。
  • 《三字經》裡說:「夏傳子,家天下。」從大禹把王位傳給兒子開始,中國一直延續著父傳子的王位世襲制度。但是有一個朝代,皇帝竟然把帝位傳給親弟弟,這是什麼原因呢?
  • 作為名臣,張養浩是元朝三俊之一;作為文學家,他更是元曲作家中的泰斗。今人對張養浩的了解,大概就是從那首《山坡羊·潼關懷古》開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