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歷史人物:書法家褚遂良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訊】褚遂良(公元596-658或659),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右僕射河南公,世稱褚河南。
  
他的書法學王羲之、虞世南。《唐人書評》說他的字是:「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 美麗多方。」他所寫的《雁塔聖教序》,最有自家之法。在此碑中,他把虞、歐法融為一體。從氣韻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筆,結字,圓潤瘦勁之處卻是褚法。

《倪寬讚》墨跡,傳為褚遂良書(亦有人認為是歐陽詢書),真偽尚無定論。然此書頗得褚書三昧。楷書50行,共340字。
  
宋趙孟堅評論此帖說:「容夷婉暢是河南晚年書。」明楊士奇評云:「評者認為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而詹景鳳則謂:「燥而不潤,覓貶天趣。」
  
此帖原跡現在台灣。

──轉自《國學網絡》(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代人物畫十分繁榮,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才濟濟。初唐的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來自西域的尉遲跋質那、尉遲乙僧父子及梁令瓚;中唐時期的張萱、周昉及後期的盧楞伽、孫位等,皆名著一時。
  • 唐代的山水畫繼隋代之後,更為蓬勃發展,趨於成熟,並且形成風格不同的兩大主要流派。一是以武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俗稱大小李將軍)為代表的青綠山水;一是以文臣王維(俗稱王右丞)為代表的水墨山水。
  • 亞太各國有許多共通的文化經驗,如原在西亞稱為Ud的四弦橫彈樂器,經西亞、中亞,傳到中國即演變成為琵琶,唐代時與燕樂一起傳到日本,即為雅樂。文建會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舉辦「亞太傳統藝術論壇」以「海上絲路再發現:新世紀的文化藝術與產業」為題,邀請專家學者、藝術家們十月十七日起至二十六日透過研討會、表演與織染等共同探討海上絲路的文化脈絡與亞太工藝、表演藝術的淵源及變遷。
  • 中國大陸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疆大河唐城遺址,歷經千年風雨,如今處於農田的包圍之中,缺乏有效的維護和修繕。新華社今天報導,大河唐城遺址位於東天山北坡的巴裡坤縣(古蒲類國),是保存較完整的唐代城池。經過唐城就可穿越天山峽谷,經過哈密市直逼河西走廊。遺址位於巴裡坤盆地中心開闊處,被天山、莫欽爾烏拉山三面環繞,西面是巴裡坤湖。
  • 與人物、山水畫一樣,唐代的花鳥走獸畫也進入了獨立發展的階段,受到宮廷與民間的廣泛歡迎,並湧現出一批專畫花鳥,或專畫牛、馬的傑出畫家。 如薛稷擅長畫仙鶴,杜甫有詩稱其畫鶴「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長人」。姜皎擅長畫鷹,畫面突兀逼人,充滿肅殺之氣。
  • 吳道子(680-759年),玄宗賜名道,河南陽翟(今禹州市)人,唐代第一大畫家。開元年間,玄宗知其名,召入宮中,讓其教內宮子弟學畫,因封內教博士;後又教玄宗的哥哥寧王學畫,遂晉升為寧王友,從五品。唐宣宗(847年)被推崇為"畫聖",民間畫塑匠人稱他為"祖師",道教中人更呼之為"吳道真君"、"吳真人"。蘇東坡在《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說:"詩至於杜子美(杜甫),文之於韓退之(韓愈),書至於顏魯公(顏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一代宗師,千古流傳。
  • 敦煌莫高窟現存洞窟半數以上為隋唐創建,這些洞窟內至今仍保留著大量以「經變」與供養人為主的壁畫,或敘述佛經故事,或描繪供養人物,與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說法圖有所不同,光彩煥然,馳譽中外。歡快明亮的氣氛,代替了陰森悲慘的情調。圍繞著經變內容的描繪,穿插了宴飲、閱兵、行醫、旅商、農耕等生活場景,簡練真實而富有情趣。
  • 唐代的墓室壁畫,亦隨著帝王厚葬之風的發展,規模和藝術水平均令前代望塵莫及。特別是乾陵內章懷太子李賢墓、永泰公主李仙惠墓、懿德太子李重潤墓壁畫,篇幅宏大,佈局嚴謹,內容豐富,如馴豹、客使、宮闕、宮女、伎樂、馬球等宮廷奢逸生活內容,皆在畫面上一一展現,反映了王室貴族至死仍迷戀人世的榮華富貴,希圖死後繼續窮奢極逸。
  • 此帖無款,傳為虞世南書,亦有人認為是舊摹本。紙本,行書18行,共222字。
  •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人。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字,故世稱「虞永興」,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