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秘事﹕三個名寡婦之自殺

張成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5日訊】

  這三個名夫人的丈夫是誰呢?一個是中國二十世紀數一數二等風流才子郭沫若;一個是當了二十六年中國總理,深得人心的周恩來;再一個是改革開放的「偉大舵手」 鄧小平。當然這三個超級大人物的太太,也決不會是等閑之輩,她們是於立群、鄧穎超和卓琳,她們在自己丈夫死之後都有一段動人心玄而自己又無法解脫的經歷,都是中共的絕密材料,不少僅是小道消息,嚴禁傳播,不過倒也沒人去「僻謠」 ,而且被後來傳出來的材料所證實,所以不是「虛妄之言」 。

  先說於立群,她是郭的抗戰夫人,也是最後一個夫人,郭沫若很推崇她的顏體書法,說她登堂入室。郭從1978年去世後,留下來幾十萬財產(約20多萬元) ,這在當時是一筆很大地數字(本科大學生月薪52-55元) 郭的日本太太生的孩子知郭死了來分家產,聽說還有人些自稱是郭私生子的青年,也來鬧著分家產。於本來經歷著很難承受的喪夫之痛,又遇到不好處理的分家產問題,她想著還不如一了百了,終於在於第二天自殺了。

  第二個自殺的是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鄧大姐」的鄧穎超。在一起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周恩來死後,她本來已萬念俱灰,在「四人幫」 的威脅、逼迫和追問下,不如一死了之,但幸得及時搶救又活過來了。「四人幫」 倒台後她才又做了些工作。關於她自殺的事本屬絕密的事,照理共產黨員是不允許自殺的,何況又是她這樣的為大家所尊敬的老革命,這會影響黨的聲譽和她的形象。但在1979年左右為台灣統一,以她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原來就認識的宋美齡,後宋在回信中提到這事,我想如宋知確切消息,她不會這樣寫的(當時廖承志以兒時就認識熟悉而稱兄道弟地給當時台灣總統蔣經國去信:要盡棄前嫌,重歸於好,寫出了「歷盡滄桑,情義在,相逢一笑抿恩仇」的動人詩句。

  卓琳的自殺機緣又是在另一種狀態下顯現的。那是在97年鄧去世後,江澤民為了樹立他自己的威信,計劃給持鄧下平等影響而不把江放在眼裡的驕橫跋扈的鄧氏家族一次沉重打擊,他先從鄧二公子鄧質方下刀,想以貪污、弄虛作假、官倒等罪名將他拿下,並處以重刑,其媽聽到後以自殺威協江,江一想如桌琳真死了,會對他名聲有損,那些還活著的開國功臣也不肯罷休,因而就作罷了。

  以上三件事情起因各異結果也不類同,但卻分別反映了中共統治下的三大問題:即政治鬥爭的殘酷、經濟上貪污腐化的嚴重程度和社會道德的低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後化為精衛鳥,銜西山的木石填東海;麻姑成仙後,曾經歷東海三次變成桑田。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為什麼如此幸運?蔣家與布袋和尚的奇特緣分……虛雲和尚憑藉什麼,收服了民國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翠碧如絹的蕉葉,可入詩、入畫,是傳統藝術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閨秀,以此為名號,在良辰美景中結社唱和、賦詩填詞,為當地帶來一幕幕文化盛宴。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園詩社。
  • 明末的某個煙雨時節,蘇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現了一位攬勝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驟雨,他躲進一座莊園,卻駐足在庭院中,憑欄觀魚,困倦之際忍不住沉沉睡去。當晚,莊園主人就夢見山中別業,有神龍臥於欄杆。次日清早,主人親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 暗喻清貧貪饞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頭逮著竹筍就砍,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裡。這生動的形象,刻畫了文同豁達、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這對表兄弟親密的關係。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班婕妤辭謝與漢成帝同車出遊,馮誕備受恩寵與北魏孝文帝同車而行。
  • 10歲就當國師,受到三朝統治者禮遇,他到底是得道高僧,還是政治和尚,一件事揭開謎底。
  • 天啟年間,大明國運走向沒落。仕宦書香之家,尚能享有片刻閒適安寧的天倫之樂。在大學者王思任家中,聰慧婉麗的三小姐正無憂無慮地成長著。 清白的家風,淵博的家學,將她塑造成標準的才女。三小姐天生幾分偉丈夫氣概,竟不似一般的江南閨秀。在後來國仇家恨、命運浮沉的考驗中,她仍然堅守著忠孝節義,在苦難中構築了她的文學世界,並將那不讓鬚眉的性情貫穿一生。
  • 蒼頡觀察萬物而創造了文字,虞卿困居大梁而著書傳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