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四)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心緣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3日訊】音樂篇

初唐時期對於文藝方面的豁達兼收,使邊陲少數民族和鄰境諸國的樂器及歌舞藝術空前的大量傳入中原,以致唐朝歌舞大曲的成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清商樂》、《龜茲樂》和《西涼樂》組成了唐朝音樂的主流。

《清商樂》形成於魏晉之時,是中原漢族的俗樂,它使用傳統的樂器琴、瑟、築、秦琵琶、笙、簫、笛、箏、臥箜篌、編鐘、編磬類等。音色優雅舒緩,多為坐伎部在堂上坐著演奏,歌舞者最多四人,技巧細膩。

《西涼樂》源於後涼(公元386~399年),它往往將漢族樂器鐘、磬、笙、箏、臥箜篌與西域樂器豎箜篌、曲項琵琶混合使用,所以《隋書﹒音樂志下》稱其“音樂聲調悉與書史不同”,兼有胡樂與漢樂的特點。

《龜茲樂》則來自於前秦時期(公元382年)偏遠的西北邊荒,它在西涼樂器的基礎上增加了篳篥、五弦琵琶、貝、銅鈸、拍板、大鼓等。多為立伎部在堂下站著演奏,歌舞者可多達六十四人至一百八十人,氣勢豪邁雄渾,舞蹈鏗鏘有力,帶來了一種粗獷的震撼人心的藝術風格。

盛唐歌舞大曲

唐代音樂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恢宏壯觀,小曲輕快活潑。大曲中有一部分又稱為法曲,其起源與宗教有關,所以往往摻雜了道教的音樂在內。

《秦王破陣樂》(也稱《七德》)為太宗所造,屬武舞。呂才、李百藥、虞世南、褚亮、魏征等制歌詞。一百二十人披甲持戟而舞,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興。此曲“雷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里,動盪山谷。”

《慶善樂》(也稱《九功》)同為太宗所造也,屬文舞。此曲獨用西涼樂,最為閑雅。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裾襦,戴假髻穿皮靴。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樂也。

《霓裳羽衣》則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曲子。白居易有詩雲:“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羽衣舞。”據說在開元年間一個中秋十五的夜晚,道士葉法善邀玄宗同遊月宮,聆聽了仙樂《紫雲曲》,玄宗通曉音律,暗中記了下來,回來後親自譜曲並教梨園樂伎彈奏。這就是絕美的《霓裳羽衣曲》的來歷。樂中多絲竹之音,宛轉清雅;舞者身穿翠孔雀上衣與豔似彩虹的裙子,如仙女般出塵飄逸,正像道家的羽化飛升。

隋代出現的集中外樂舞的“九部樂”,唐代時增為十部,足見歌舞之盛。在民間藝術的浸染下歌舞向戲劇又靠攏了一步。這時有所謂大面,又稱代面,即戴著面具演出的戲。著名劇目是《蘭陵王入陣曲》。據說,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勇冠三軍,但容貌俊美。他覺得不足以威懾敵人,便戴上木刻面具上陣。此戲曾傳至日本。此外,《蘭陵王》、《撥頭》、《踏搖娘》這三個唐代有名的歌舞戲,都各有簡短卻完整的故事,有人物,有衝突。情節的發展,走向規定的結局。

音樂大家

在這百花盛開的唐朝,不但湧現了一大批諸如李龜年、曹氏家族、安萬善、董庭蘭、李憑等等名滿天下的音樂演奏大家,還出現了不可勝數的舞蹈表演家。

唐詩中有:“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李頎),“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的千古佳句。可見唐代連邊塞胡女、市井商婦都如此通曉音樂,那演奏大家的技藝是可想而知了。

在眾多的舞蹈表演家當中,最為特殊的一位莫過於名聞遐邇的公孫大娘,其劍器舞的技藝爐火純青,達到“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的境界。

而普通百姓對歌舞活動的喜愛也到了令人驚嘆的地步。每到節日,上至宮廷下至朝野,男男女女手牽著手盤旋進退,邊舞邊唱夜以續日,稱為“踏歌”。單單公元713年上元節那一天,宮中通宵達旦踏歌的宮女就有三千多人;天寶年間唐玄宗更在宮外搭起山棚,架起燈樓高二十餘丈,懸掛燈輪五萬盞,光照方圓百里。人民傾城而出,在火輪燈樹下又唱又跳一連踏歌三日三夜,歡樂之極未之見也。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