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人物系列】─名醫篇

【風雲人物】一代「醫聖」李時珍

紫雲
font print 人氣: 7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20日訊】在16世紀中國明代,出現了一位被後人譽爲「醫聖」的醫學家,他就是李時珍。李時珍是明末清初重驗證、考查的代表人物。他花了將近40年的時間,編寫了一部藥典《本草綱目》,成爲中國醫藥史上的經典著作。可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曾三試舉人不中。

李時珍家庭是三代相傳的醫生世家,但在當時民間醫生地位並不高,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所以,他的父親希望二兒子李時珍好好讀書,考取功名,出人頭地。可是李時珍性格剛直純真,對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麼也學不進去。在三試舉人不中後決定照自己的興趣走,專心學醫。

雖然李時珍三試舉人不中,但他卻非常喜歡閱讀,舉凡歷史、地理和文學名著等無不閱讀。在他行醫的過程中,李時珍發現,前人所作的藥典《本草》並不完全可靠。有些分類不清,有些記錄的藥效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醫藥是關係到人民身體健康甚至生命的大事,李時珍意識到自己有責任編寫一部新的藥典。1522年,三十五歲的李時珍開始集中全力編寫《本草綱目》。

李時珍當時走遍了中國江南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萬里,終於搞清了許多藥物的疑難問題。同時,他也參閱多家書籍,經過3次修改稿,終於在6l歲(西元1548年)的那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後來又在他的學生、兒子、孫子的幫助下,使《本草綱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全書約有190萬字,五十二卷,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新增藥物三百七十四種,載方一萬多個,附圖一千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

另外此書在化學史上也更早地記載了純金屬、金屬、金屬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同時又記載了蒸餾、結晶、昇華、沈澱、乾燥等現代化學中應用的一些操作方法。

《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一部藥物學巨著,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此書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至今已譯成多國語言,流傳全世界,是中國的重要國寶。@*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是陶侃的曾孫,祖父外祖父雖是東晉的名士,但是到陶淵明時,家世已經衰落。然而自幼就貧困的他,並不以貧為苦,他一生雖沒有顯赫的功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詩文的成就,卻受後人崇仰傳誦不已。
  • 中國人都知道,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史上佔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然而寫文章行雲流水的他,更有一悲天憫人的胸懷,他不畏強權,勇於為民喉舌。
  • 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琅邪陽都人、身長有八尺、氣宇軒昂、人稱「臥龍」,隱居於龍中,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青書生。在三國演義裡,他不但能呼風喚雨,又深諳奇門遁甲,劉備三顧茅廬,好不容易的請出這位「臥龍」之稱的奇士高人,也是一連串高潮迭起故事的開端。
  • 中國古代醫者懸壺,大多都懷揣著濟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從豐富的史料中不難看到,「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寫在《大醫精誠》中的字句;「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已在歷代許多身懷奇術的醫生身上得以展現。
  • 死生有命,富貴由天。人一生的福、祿、壽乃至各種疾病的發作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臉上的氣血之色、脈絡的運行狀況都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縱觀古今,惟有精通醫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讀懂身體密碼,參透箇中玄機。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這樣的高人,本篇將一展明朝幾位市井大夫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醫術。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歷代良醫不僅能治人久病不癒的頑疾,而且也多有在須臾間起死回生的醫術。掌握這種醫療神術的醫生,首先都必須有救人濟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醫德。看清代名醫熊慶笏和劉道景起死回生的醫德、神術。
  • 針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況危急的病人。
    中國古代醫道相通,出神入化的醫術比比皆是,沒親見、親歷過的人或許很難相信。但許多醫生一針即瘥、一匕立起、一劑回生的案例卻被詳實地記錄在史籍中。無數個神奇的瞬間在過往千年中都真實地發生過。本來中醫就是「道家醫學」,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參透人體之玄奧。
  • 中國古代有許多令人稱道的民間大夫,他們不僅醫術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對於他們施行仁術的功德,《太微仙君功過格》是這樣評定的:以符法針藥救重疾,一人為十功;小疾,一人為五功;施藥一服,為一功。
  • 望、聞、問、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國古代被承傳了千年。僅切脈一術,就令人歎為觀止。無需用大型設備來拍片照相,亦無需將器械插入體內進行窺探。醫生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準確地查出病灶,並洞悉發病原因。西方的儀器構造精良,卻看不到遍及人體的脈絡運行。中醫通過切脈,就能立刻對症下藥,甚至藥到病除。
  • 在中國古代,沒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聰明的人,也不會被名醫授以超凡的醫術。懸壺濟世、成為醫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懷仁善、且有著治病救人的志願。正因為心胸寬廣、豁達,只為福蔭於百姓蒼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會一心利他卻不求回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