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人物系列──名士篇

【風雲人物】直言率真 為民喉舌的東坡

作者:宇生
蘇東坡的一生就是個「美」字,其所賦之詩詞美、其直言率真的性情更美,他總能在沒有生機的地方創造生機,這樣的生命,真是每一時刻都值得欣賞!(孫國明繪/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64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中國人都知道,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史上占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然而寫文章行雲流水的他,更有一股赤子之心與悲天憫人的胸懷,他不畏強權,勇於為民喉舌。

當年,王安石在全國展開變法運動時,蘇東坡看出變法將會為國家人民帶來一場危機與風暴而提出反對意見,不料卻遭變法派的陷害而自請離京外任。在地方上,他眼見人民的苦難,便不顧自身安危寫了九千字的《上皇帝書》,指出新政的弊端,並勸皇帝改變心意,廢新政,救人民。他也準備好接受免職的命運。洋洋灑灑的書信中,可見蘇東坡對家國人民的赤誠之心與對世局的擔憂。

不料,蘇東坡卻被改任杭州通判。蘇東坡一次次說真話,一次次被流放。他卻始終是「如食中有蠅,吐之乃已」。他對好朋友表示不會後悔,有必要再吐出飯菜中的蒼蠅,他仍會再做一次,這是勇於說真話的東坡! 然而「樹大招風」,宋神宗元豐二年六月,御史台官員摘取蘇東坡《湖州謝上表》中的四句話「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告他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東坡於是被押解回京,途中百姓都出來送行,人人淚如雨下。回京入牢,獄卒知道他的身分,每天弄熱水給他洗腳。審訊期間頗長,曹太皇太后病危臨死前對皇帝說:「蘇東坡因寫詩而獲罪,是不是仇人中傷他呢?即使寫詩有過,他的罪也是微不足道啊……你可不能冤枉無辜,當詳細審察。」不久,蘇東坡獲赦,配往黃州。

在黃州,蘇東坡學作工人、農夫、漁夫……並盡情享受大自然的一切,他的生命受過許多苦,卻因受苦而更加醇美;因苦難而愈加豐富、喜樂、滿足。

政客見他竟還能怡然自得,於是將他流放海南島。六十六歲那年,朝廷下詔讓蘇軾北還,從遙遠的南方朝京師出發,結果走到江蘇常州就病逝了。臨終前,他把三個兒子叫到身邊說:「我一生沒有做過壞事,我不會下地獄。』他認為一切做人的規則都守住了,不管下場如何,都可以有一種生命的豁達。

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說:「未終旬日,獨以諸子侍側,曰:『吾生無惡,死必不墜。』」,意思是,蘇軾臨終前十日,他對守在床邊的三個兒子說:「我平生未嘗為惡,自信不會墮入地獄。」。

他雖是名文人,卻勇於為民爭取「廣開言路」,為言論自由和健全輿論而戰;他無畏地對抗政府的貪污和無能,要求基層改革吏政;他維護人民基本權力,為窮人爭取債務免還的德政…..他,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擺在前頭,倘若是在重視人性尊嚴的21世紀,蘇東坡必是個撼衛人權的鬥士。

蘇東坡的一生就是個「美」字,其所賦之詩詞美、其直言率真的性情更美,他總能在沒有生機的地方創造生機,這樣的生命,真是每一時刻都值得欣賞!@

參考資料:
《宋史》
《曲洧舊聞》
《談苑》
《宋人軼事匯編卷十二》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
《冷廬醫話》
《東坡全集》

(點閱【經典歷史故事】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是陶侃的曾孫,祖父外祖父雖是東晉的名士,但是到陶淵明時,家世已經衰落。然而自幼就貧困的他,並不以貧為苦,他一生雖沒有顯赫的功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詩文的成就,卻受後人崇仰傳誦不已。
  • 書法這種藝術形式也是和天上有對應的,能在人間流傳也是神為了豐富人這一層的生活,同時給人返本歸真的一種點化,所以必須把非常高水平的作品留在人間,王羲之就是這樣一個被挑選的生命。當然不單是書法,其它很多的藝術形式也是如此。
  • 邵雍著有《梅花詩》預言後世近千年變遷,實為北宋之奇才。程顥曾經讚歎,「堯夫(邵雍字堯夫),內聖外王之學也。」然而邵雍平時為人處世謙和有禮,閒逸高雅,亦為人所稱道。
  • 在漢魏之交的動盪年代,一個有才無貌的文藝青年,將如何開啟他的人生傳奇?彼時董卓亂京,挾持皇帝遷都長安,這個心懷大志的青年,也被迫遠離舊日京華。在古城長安,青年首先拜訪了地位顯貴的文士蔡邕。蔡府車馬填巷,賓客滿座,主人蔡邕一聽到有個叫王粲的年輕人登門,顧不得招待客人,來不及穿好鞋子,倒拖著鞋跑去迎接他。
  • 那是建安末期的一個盛夏。以博學多藝聞名的邯鄲淳,作為曹家三公子的座上賓,正在欣賞一場演出。台上的主角是一個盛裝登場的胡人,胡舞《五椎鍛》、跳丸擊劍、誦俳優小說,十八般技藝看得人眼花撩亂。胡人笑問:「邯鄲先生覺得如何?」
  • 南朝齊梁時有位很有名的高潔隱士,名叫阮孝緒,字士宗,陳留尉氏人。他的父親阮彥之,在劉宋時任太尉從事中郎。阮孝緒七歲時,過繼給去世的堂伯父阮胤之一房作後嗣。阮胤之的母親周氏十分富有,她去世後留下了百萬家財。按理,這一大筆財產都應該由阮孝緒繼承,但孝緒卻一無所納,將其都給了阮胤之早已出嫁的姐姐,即琅邪王晏的母親。聽說這件事的人無不驚歎。
  • 歐陽修在世之時,遇到過一些神奇的事情:神祗出現在他同事的夢中,提示他萬事皆有定數;患了足病,不用醫藥自己用口訣治好;贈予道士的衣服,穿了三十年仍無塵土氣。因此他常常懷疑自己原本是世外之人。
  • 唐代有識人能力的裴行儉看過詩壇初唐四傑,說士子要有大作為,必先有大器識然後才看他的才華,然後各指出他們人生最終的結局。後來四傑的人生終局是否應驗了裴行儉的洞見呢?
  •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對於被視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的《資治通鑑》應該是不陌生的,它是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涵蓋十六朝1362年的歷史,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范祖禹亦是這部史書的編撰者之一,負責唐史部分,並有著「唐鑒公」的美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