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紅眼症提醒了我們什麼?

陳彥玲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9日訊】之前台灣媒體追蹤的熱門話題--「紅眼症」的出現,改變了前陣子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以前大家見面關心的是「吃飽了沒?」但現在一見面卻先打量對方的眼睛,眼色越紅距離越遠,只因一隻小小的「克沙奇A24型腸病毒」。

「紅眼症」的病患因為克沙奇A24型腸病毒的感染,會出現下結膜出血和結膜炎的症狀。因為傳染性高,容易造成流行,因此讓衛生單位投入更多的防治資源;從宣導到調派眼科醫療資源支援醫療及學校全面的消毒工作。不過,我們不禁要提醒要並自問:我們從歷史中經歷了教訓,但是獲得智慧了嗎?這次的紅眼症提醒了我們什麼?

SARS的蹤影似乎才擦身而過,當時引起的社會恐慌與付出的代價,並非單是SARS病源引起的。因為恐懼、不信任、疏離所帶來的傷害,可能才是真正令人死亡的根源。根據當時照顧SARS病人的醫師的回憶:當地有位病人不是因為感染而死亡,而是「餓死」的,因為照顧該病患的其他人員心存恐懼、害怕自己被感染,所以在送病人需要的飲食時往往互相推諉,得要等到該醫師回到醫院時才端食物給該病患食用。大家不禁好奇要問:難道人這麼不耐餓嗎?如果我們從「精神與心理」的層面來看就不難理解了。

西方醫學對人的精神狀態如何影響身體其他部分健康的研究,晚至二十世紀末才慢慢被人理解。西方科學家發現:當人的精神與心理處於緊張、焦慮、孤寂與互不信任的時候,身體的免疫力會呈現非常不健康的狀態。如此一來,對於病情當然會有「雪上加霜」的作用。

有位防疫專家曾表示,在SARS流行期間,他看到台北捷運的車廂內因為有人一咳嗽,就讓車廂內的民眾對他投以關注的眼神,也讓咳嗽的人自動、但不好意思的將口罩戴上。該專家很滿意這種民眾的監督動作,認為這樣一來就達到增強防疫網絡的效果了。

但是如果以精神神經免疫學的觀點來看,當人可以處於溫暖、互信、不緊張的環境時,會讓個體的免疫更容易增加達到免疫系統最佳狀態的機會。當民眾能瞭解這些醫學證實的「老生常談」以後,咳嗽的人不再為了圖方便,得等他人的注視才戴上口罩。而其他人也能以善意的微笑關心,來取代緊張的監督眼神。

如此一來,「成為生活中的善意達人」應該也是防疫宣導的重點,這種沒有副作用、又不需花費,還能創造一個祥和社會的運動,實在是一帖值得政府去推動、個人來實踐的上藥。

在醫學上屬於能自行痊癒的「紅眼症」,其實不該造成社會如此的恐慌,甚至引起「要不要停課」的爭議,這也更顯示出,國人對精神心理健康的實踐能力、如何成為一個「善意達人」仍有待提升,而政府的重視與推動也需加油了!◇(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