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大腦健忘的「乾洗效應」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孟倫編譯報導)根據耶魯大學的研究顯示,科學家已經可以解釋人們為何會健忘的大腦運作過程。此發現可能有助於強迫症患者戒掉不良惡習。

耶魯大學精神病學助理教授彼丹傑(Christopher J. Pittenger)和他的同事,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大腦在認知中不同區位的競爭結果,彼丹傑將之稱為「乾洗效應」。

大腦中其中一個區域稱為紋狀體(striatum),能幫助記錄線索或標誌來引導至熟悉的目標。例如:能使通勤者會自動駕駛汽車到達工作地點,而只靠記憶少部份的路途而已。

但如果要到達不熟悉的地方,大腦將會發出指令到第二個稱為海馬迴(hippocampus)的區域,這裡有較多彈性空間認知系統。通勤者會在工作前使用此系統來完成這個任務。

彼丹傑表示:「當您行駛在非常熟悉的道路上,其實是很難改變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在上班的路途中,會常常忘記把衣服送去乾洗。如果我在當下在想其他事情,沒有多加註意提醒自己,就會忘記送洗這件事。」

彼丹傑和他的同事李安妮(Anni S. Lee)、杜曼(Ronald S. Duman),一同研究了大腦這兩個區域對於認知的相互作用,並以老鼠作為實驗對象。當研究人員打亂了海馬迴介入空間認知的區域時,動物的空間感便會降低,但是認地標的能力卻增加。

彼丹傑推測這兩個區域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是很重要的,關係到患者某些具有破壞性的精神疾病、習慣性行為模式或思想。強迫症混亂、妥瑞症候群(Tourette Syndrome)和毒癮,可能因為紋狀體的不正常運作或是因為這兩個認知系統的交互作用被打亂,而使的習慣更加強化和不可變。

彼丹傑指出:「這是我們對於認知行為療法的一部份,當我們教導患者認知到他們的破壞性行為,必須收回自己的行為和學習去做不同的事。我們真正希望他們做的是,以其中一個區域系統去克服另外一個,最終達到重新訓練另一個系統為目的。」

彼丹傑希望這項研究將有助於更有效治療精神疾病,或者幫助他行駛在非常熟悉的道路上能記得將衣服送洗。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