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欣賞: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文/任一仁
font print 人氣: 46091
【字號】    
   標籤: tags: , ,

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作者簡介】
秦觀(公元1049 -1100) 字少遊,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其詞清麗和婉,深有情致,多寫男女情愛,亦有感傷身世之作。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字句淺釋】
題解:天帝的孫女織女因愛上牛郎而誤了織彩雲,受到天帝的處罰,用銀河把他們隔開,只許每年(黃曆)七月初七晚上,借助萬千喜鵲搭成的鵲橋渡過銀河相會一次。自漢魏以來,有不少詠嘆這一故事的詩詞。這首詞被公認為其中的千古絕唱。纖:細小。飛星:移動的星星。銀漢:銀河。迢迢:很遙遠的樣子。金風:秋風。玉露:晶瑩似玉的露珠。
【全詞串講】
一片片纖細輕柔的雲彩,翻弄出巧妙優美的形狀;
一顆顆迅速移動的星星,為傳遞離愁別恨而奔忙。
銀河遼闊兩岸迢遙,默默踏著鵲橋,匆匆越過銀色波浪。
每年一次的相逢,任金風送爽、玉露紛降,更顯得聖潔高尚。
就這一次相逢,遠遠勝過人世間千萬次、無數次的你來我往。

雙方溫柔纏綿的情意,就像那銀河流水一樣悠長;
久等相逢的美好時光,飛逝而去短暫得夢幻一樣。
真不忍心看喜鵲們,才助他們相見,又搭起分別的橋樑。
然而,兩人的情如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永恆猶如地久天長,
又哪裡在乎,是否能天天都從早到晚長相廝守、總陪著對方?
【言外之意】
真情不在長相守,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生活的磨難;假情守著也不久長。情真情假,也只有在磨難中才能明辨。這首詞能成為千古抒情絕唱,就因它站在這一真理的立場,獨標高格地歌頌了真情。

婉約詞,特別是抒情的詞,一般是不適於發議論的。這首詞卻偏偏因為婉約派大師秦觀(在上、下片結尾處)的兩番議論而傳誦千古。由此看來,說理並非一定會傷情。只要是好的理,說到了人們的心坎裡,人們可以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地珍惜它;不好的理,哪怕你憑借強權去推行、強迫人接受,人們也不往心裡去,甚至把它當笑談。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還記得大四畢業典禮上,第一次看見你高大的背景,俊朗的面孔,陽光般的微笑,讓所有在場的女生都驚歎。我的心當時早已經不聽使喚,眼睛一刻也離不開你。可是在上萬人的會場裡,小小的我卻變得如此渺茫。
  • 戀愛他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他來的時候我還不曾出世;
    太陽為我照上了二十幾個年頭,
    我只是個孩子,認不識半點愁;
    忽然有一天──我又愛又恨那一天──
    我心坎裏癢齊齊的有些不連牽,
    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上當,
    有人說是受傷──你摸摸我的胸膛──
    他來的時候我還不曾出世,
    戀愛他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 情人節全美戲院發起「真愛擁抱」運動,據國外知名期刊「身心醫學」的報告指出,簡單的親暱動作,若能培養成為夫妻互動的習慣,除能增進彼此關係外,更重要的是,還能緩解精神緊張,預防與壓力相關疾病的發生。
  • 中國古代是信神敬神的社會,社會的修煉風氣總體比較濃郁,一些文學大家都是修煉之人,他們的作品往往看似是表達常人的情感,而實際是表達自己修煉的體會,感悟或者是境界,這其實是神傳文化的一種必然。比如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 猶記得去年的一個春日,桃花開得灼灼,他邂逅了樹下的陌生少女。女子巧笑倩兮,花面相映,而他凝眸端視,心馳神搖。不知是桃花映紅了美人的面容,還是姣好的容顏照亮了繁盛的花樹?
  • 大概是讀了太多眼如秋水、眉若遠山的章句,面對山明水秀的景緻時,他很自然地把它想像成一位眉目如畫的妙齡佳人。而且這位佳人,如書中的林黛玉一般多愁善感,眉彎似蹙非蹙,籠著絲絲輕霧;眼波似喜非喜,凝著款款深情。
  • 梅花長於冰雪林,如山中高士、月下美人,獨立世間。它不同於牡丹的富豔、荷花的清純、杏花的嬌羞,以欺霜傲雪之姿、暗香疏影之美,成為文人氣節和情懷的寄託。
  • 登高遠眺,吟詩作賦,是文人士子的風習。小到一個思婦「梳洗罷,獨倚望江樓」,低訴情意綿邈的離愁別緒;大到一個才子登覽幽州台,高唱「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盛世幽思。山河勝跡如歌如畫,才人的情感和懷抱寄寓其中,達到了情與景的交融和統一。
  • 迢迢長江水,奔流不息,是歷代文人墨客不斷詠嘆的壯觀景象,傳遞著豐富多樣的情感:「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書寫情濃似水和依依惜別和的韻味;「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寄託韶光易逝和壯志難酬的感凔;「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表達歷史興亡和宇宙永恆的哲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