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穷节乃见:受极刑承父志 太史公着《史记》

幸紫
font print 人气: 72
【字号】    
   标签: tags: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基石,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中华民族神传文化,特别是朝代更替的历史部分,作出了极其卓越的心血付出。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历时十八年,后来又经删削改定,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疆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史实纪录。

此书在司马迁辞世后才渐为人知,汉宣帝时期,由其外孙杨恽的推崇与传布,《史记》终于得以流行于世。唐宋以后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与喜爱,盛传至今。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87 年),字子长,西汉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家族在战国时代效忠于秦,在军事方面颇有贡献。父亲司马谈是一个博学的人,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所着《论六家要指》(“指”与“旨”通用)一文,对流行于当时的先秦各家六大主要学说──儒、道、墨、法、名、阴阳的长短,进行了中肯的批评。汉武帝时恢复太史一职,任命他为太史令。司马谈怀有著述历史的构想,着手搜集史料,也有可能完成了部分初稿。

父亲的这种作为,对司马迁的启蒙教育极具重要意义。将近十岁时,司马迁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基础。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广泛的漫游。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谈到,这一次游历到达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寻访了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和屈原、 韩信、孔子等历史人物活动的旧址。漫游回来以后,仕为郎中,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一带。以后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而游历了更多的地方。他的几次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这一切,对他后来写作《史记》有很大的裨益。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马谈去世。临终前,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转移给司马迁,司马迁流着泪说:“儿子虽然不才,情愿将先人所积存下来的重要史料,全部加以编撰,不敢缺略!”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最严肃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重责:谢绝宾客之知情造访;舍弃与变卖屋室居家之产业;日夜所思所想,全都是如何竭尽其棉薄之才力,一心经营份内职务,以求报答于主上和完成父志。并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孜孜不倦地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充分准备。

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他又受命主持改革历法,制成新历,名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历法史上一次大变革,它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对农民生活与农业生态颇有建树。接着就开始了继承史实编撰的工作,亦即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在这期间,不巧发生了一场巨变。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领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和斥骂李陵。司马迁看不惯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而分析李陵兵败之因,实乃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

他曾一度想到自杀,又想到著述尚未完成,不应轻言一死,他终于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在著述历史中求得心安与完成父亲的未竟之愿。

司马迁曾撰有《报任安书》,这是一篇著名的论说散文。文中叙述了他因李陵事件而受宫刑(即腐刑──男子割势、女子幽闭,与墨、劓、剕、大辟,并称五刑)的过程,抒发了忠而见疑、无辜受刑的冤屈;由于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赎身,司马迁只得屈辱地接受腐刑。对此他曾表示过“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的心声。

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可在其他人眼中根本与宦者无异,但他的著述工作却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动力。到了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司马迁在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说:“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一书这时已基本完成了。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他的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着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心路历程。

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身为诰命大臣、掌管编撰、记载史实的司马迁,在面对屈辱时做出的抉择──隐忍苟活、完成父亲遗志的宏愿,是文臣不折的气节,是忠君无怨的表现,是太史直书的职分!

而他对于与自己没多大交情的李陵变节一事,却能按理分析,站在他人立场设想,不惜触怒龙颜直言不讳,那更是同朝为官之情、同为朋友尽道义之交的表现!我认为这也是上天有意的安排,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最佳诠释。

无论如何,能用正面的积极态度处理逆境,过后必定获益匪浅,将来再度面对困难,肯定更容易解决,这样的人,必得上天护持而能有一番大作为。

(事据《汉书 ˙司马迁传》、《史记》)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孙谦,字长逊,东莞郡莒县人。小时候被亲人赵伯符赏识。孙谦十七岁时,赵伯符当上豫州刺史,就引荐他当左军行参军,在职位上孙谦以能干着称。孙谦父亲去世后,孙谦辞职,搬家到历阳务农来养活弟妹,乡里人都称赞他们的亲善和睦。
  • 张煌言和郑成功、李定国并称清初三大抗清领袖。张煌言是儒生,却性情慷慨激昂,喜欢谈论军事。他在崇祯十五年考上举人,当时军情紧急,考试要加试射箭,张煌言射箭三发三中。
  • 清代,山东福山县人安某,确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余里,人们称他为“安飞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视于人,甚至还常常仗技欺人。

    有一天,安飞星来到乡间,看见一位农夫,打着赤脚在耕地,农夫的一双新鞋,放在田梗上,被安飞星看上了,即取而穿之。那位农夫追得气喘汗流,也没追上。安飞星以此取乐。

  • 西汉末年沛郡有一个富翁,临终时因为儿子太小,除了女儿和女婿再没有亲近的人可以托付,但是觉得女儿和女婿不善,如果托付他们照顾弟弟,难免他们不贪财害命,富翁左思右想,最后请来全族人,当着众人的面立下遗嘱说:全部财产交给女儿和女婿,只有一把剑托付女儿和女婿保管,等到儿子十五岁时交给他。
  • 晋明帝司马绍自小就很聪明。他只有几岁时,一次长安使者来京城谒见他父亲,父亲问他:“你说长安和太阳哪个离我们远?”司马绍说:“太阳远,只听人说使者从长安来,没有听说谁从日边来的。”他父亲很惊奇。第二天,他父亲大宴群臣,又拿这个问题问司马绍,司马绍说:“太阳近。”他父亲吃惊的说:“为什么你昨天说的和这不一样呢?”司马绍说:“抬眼可以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所以说太阳离我们近。”他父亲对他很惊异。
  • 道光三年夏天,潘芝轩的家乡发了一场大水,淹没了许多村庄,饥民乞食载道,许多人饿死在路边,朝廷的灾粮又遥遥无期,潘芝轩便首先自已开仓把家里积屯的粮米赈施给百姓。
  • 孟尝君姓田名文,是战国时齐国人,出生那天是五月初五,当时人认为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不吉利,男孩会害父亲,女孩会害母亲,他父亲田婴是齐国宰相,对他母亲说:“扔了他,不要养他!”他母亲舍不得,偷偷的将田文养大。
  • 王彦超是北宋初年人,年轻时到寺院去出家,僧人说:“你是富贵之人,怎么能屈居此地呢?”没有能够如愿。
  • “盗亦有道”的说法,古已有之。那么,再深入一步的探讨:什么是“盗之道”呢?清代的大学问家纪晓岚,在一篇文章中,记叙、回答了这个问题。
  • 宋朝时,河南的刘温叟多次担任要职,但是清贫自守,是当时人的道德楷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