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58)

上集-第三章:监狱归宿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

第一节:我被糊里糊涂带入看守所(4)

(二)看守所见闻(2)

我望着他脸上四、五处青包,以及满身泥垢,那被脚镣铁匝擦伤后凝结的血痂,知道他在逮捕时,已挨过一顿毒打。

现在319站在监舍中间,颈项已经挂上一对早已准备好的铁桶,每个桶里装着四块砖头,铁桶一挂上,年轻人的背立刻弯下。303走上去捏了一下他手上的铐子喝道:“进到这里就别再想耍花招,要想不再受皮肉苦,就乖乖的招来,免得爷爷动手。” 年轻人迟疑了一下说:“我叫刘青平……”

话刚开始,他背上就挨了重重的一掌,他一个踉跄几乎跌倒。303厉声喝道:“谁叫你说名字,你叫319。”周围响起了一阵呐喊。319继续说下去:“我是工人,收听敌台是事实,但我没有投敌叛国。”不等他说下去,背上又挨了重重一拳,又是303喝道:“谁要你交待案情,你要交待就向政府交待去,不准你在这里乱说。”

由于水桶的阻碍,319艰难的侧过头去,惶恐地看着站在他背后的303。在这种会上,他除了任打是没有一丁点自卫能力的,他确实弄不清楚他在这里“交待”什么?便怯生生问道:“那我该说什么?”颈上的重物使他身形扭曲,额上冒着冷汗。

“要你交待为什么要狡辩,是想赖?推卸责任,蒙混过关?”303吼道。看来,王干事对他交待的就是这些了。

“唔,我没有蒙混,我没有抗拒,我说的都是实话,我没有投敌叛国,那是周书记强加在我头上的。”319涨红了脸,努力的把头向上抬,作出挣扎的姿势,所有的人马上站立起来,将319围在中间,你一拳,我一掌,像打排球似的。只听见铁镣在地上发出急速的金属撞击声,以及拳头落在319身上沉闷的回应。水桶猛然晃动,319终于站立不住,连同他身上的所有附加物,砰然的跌倒在铁门边!

大家住了手,303走近一步,看了看满身伤痕,直喘着气的319,那水桶仍套在他的颈上,样子很像古时候套着刑枷,脸上黔字的死囚犯。那杀耕牛的走上前,替他取下了水桶后,303便又将他拎了起来,又是一阵吆喝声,第二次站稳以后,又重复着刚才的那一过程,从新套上水桶,喝令交待……站起……打倒,一直重复了四次。

最后,我再打量这年青人,血顺着颈项向下流着,手、脚到处是血。这才将他颈上的水桶拿掉,让他站在中间反省,其余的人再不理会他,按照老样子扯开了各自的龙门阵。

使我感到不解的是,这些本身已十分不幸的老犯人,他们还患着水肿病,除开那工人外,无一例外的都对那319下着拳头,这些同319素昧平生、无怨无仇,怎么忍心对这么一个遍体鳞伤的人下手?难道中国人真有那种从别人的痛苦中寻找释放自身的怪僻么?

319的“帮助会”一直开了三天,直到303将他从地上再也拉不起来,瘫倒在地上为止。319度过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三天。最后王干事再次提审319。这个遍体鳞伤的年青人终于在“投敌叛国”的供词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明白,如果不签字,等待着他的将是前三天的继续。

签字后,319回到他所睡的那个马桶边位置,再也没有人去理他。两天后,他被调出。我们谁也不知道他被转移到了哪里。唯独我却始终没有忘记过这个不幸的年轻人,担心他是不是会被处决。

两个月中除303和我以外,大都已调出,同时又陆续地抓进了不少新来者,他们大部分都是附近公社的农民,绝大多数都因饥寒所迫,有为抢一小袋包谷而杀人,甚至为抢一碗粥而酿出人命来的,更多的是因为水肿而抗工发生的各种情节的斗殴、杀人,从他们口中知道,农村中饥荒越来越严重,水肿病越来越烈了,用他们的话说:“曾祖父的那一辈,从湖广遭水灾逃荒来此,便以为这是天府之国,逃荒来时也吃过观音土,但还从未听说这天府之国有遍地饥荒的事,这是什么“灾”啊?

公共食堂再也无法维持下去悄然解散了,许多人家因为锅中无炊,懒得去找回一年前被砸碎的锅盆碗盏。自留地重新退归农家了,但面对着这荒芜的土地,上哪去找菜秧、种子来“生产自救”?观音土成了普遍的“食物”,有的农家整户整户地死于无法救治的“水肿”病,真的是“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绝境。

到了五月份,南桐看守所已从巷道里抬出了十来具饿殍。不过,进来的人反倒说:“这儿比农村好多了!这儿好歹每天还有两顿吊命饭,农村里芭蕉头都挖来吃完了。”(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天,天下着大雨,白果山已无法上去,王怀寿决定扎雨班,同时派了四个人把邮件和报纸从南坪取回来。上午十点钟左右,值班人发现临时保管室的门关着,听见派去南坪的四个人正小声说话,侧耳听到说话的人杨治邦。
  • 洗练场仅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完工了。我们这支劳动突击队接受了运送铁矿石的任务,转战在通往炼铁厂的马路上。
  • 第二天,王怀寿一脸严肃向大家宣布了一椿令所有人振奋的特大好消息:国庆节前由金校长亲自率领的工作组,将来丛林检查一年半以来对右派的思想改造工作。学校将根据在座的人所表现的好坏,考虑给接受改造的人摘掉帽子。
  • 国庆节过后,不知道是出于王怀寿进一步收缩监视圈,以加强管理,还是出自丛林煤矿的某一管理人员的建议,我们全体“右派”集中到炼焦场从事专门的出焦劳动。
  • 我们心里发慌,又累又渴,满身的毛细孔已被焦碳的灰尘粉末堵死,除了眼睛还能吃力的眨动,一身像被捆住一般,也罢,休息一下再作计议。
  • 两个已在白天出焦时耗尽了体力的年青人,抬着满筐煤炭,在昏暗不明的练焦场高一脚低一脚踉踉跄跄前进,稍不留神,两人中只要有一人被路上的一块石头绊倒,那么两个人就会连带那满筐煤炭,跌倒在路上,最轻也要擦破表皮,跌伤韧带。
  • 1960年1月26日下午两点钟,鲁召叫我将行李收拾好,同他一起坐上了一辆公共汽车。来不及同朝夕相处的伙伴告别,他们用莫名其妙的眼光目送我上车,也不知该向我作怎样的表态,因为实在不知道,这是临时的调动或是分批离开南桐。
  • 到了此时,我才有一种被人抛弃的感觉,心中再次泛起一阵悲哀,又过了二十分钟,我曾在逮捕杨治邦的大会上认识的丁户籍,把我叫到办公室门口,对我全身上下来了个彻底搜查。
  • 突然一声铁门的响动,幻影立即消逝。监房尽头的大门打开了,整个过道里顿时躁动起来,过道两旁的监舍里传出像一群关在笼子里的动物发出的蹿动声,我们监舍的五个犯人也一齐站了起来。
  • 第二天,王管教特别的把监规印成了许多份,每一个监舍一张,贴在监舍的门上,规定吃完早饭以后,由组长领读三遍。对那些繁冗的条款我已经忘记,唯独其中两条至今还记得:一条是不准谈监外的事,一条是不准相互交谈案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