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416)

下集-第五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二节:闹嚷嚷的达标(1)

1984年,重庆农用汽车厂正处在发财的时候。不过在那汽车特别缺的年代,只要有生产许可证,装上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再装上一个车身,再蹩脚的汽车都能卖钱赚钱的。

刚从饥饿中活出来的农民,从三自一包的土地上收获了粮食,基本上解决吃的问题以后,便把眼光转向城市里挣钱的“副业”。跨出家门的农民盯上了在马路上来回奔跑的汽车,十分羡慕坐在驾驶室把鼻子翘上了天的司机。

挤在手扶拖拉机上冒着翻车危险的农民,梦想自己有一辆普通卡车跑运输,用不了一年就可以挤进中国第一代的万元户。

然而要走这条致富的路,可不比养鸡养鸭投入饲料的小本买卖容易,他们手头至少得有几万元买车的钱,这对刚刚吃饱饭的农民,好似海市蜃楼。

正好就在这一年的十月,国家银行向个体农户发放了低息贷款,凡持有地方政府的证明,所有的农户都可以贷到他们所需的钱,那些做着“运输”发财梦的农民,终于得到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排着长队在国家银行贷到款的农民,匆匆背着钱袋,挤到有卡车出售的工厂或商场,农用汽车厂平时十分冷清的销售部窗口下,很快排起了长长队列,过去很少人问津的农用车,一时变成了紧俏货,车库里停放的车早己售完,那停放在车间过道上,遍体銹蚀的将报废的车被争抢着。

有一天,我见一个背着钱包的农民,正将一个上了车正在发动的人从车上拉下来,并大声喊道:“这车我已交了预付款,是我要的。”那被拉下的人跳下车后,气势汹汹向对方吼道:“我刚才交了钱,是这位大哥叫我提这辆车,你凭什么拦我?”他用手指着不远处站着的发车员。两个人互不相让,抓扯着,像公鸡打斗似的直着脖子。

这时那发车员走了过来说道:“我可得给你们说清楚,谁要我不管,这车交给你们发得动,开得走,成色虽然旧了点,可是你们自己争着要的,今后出了问题别找岔子,说什么质量不好要退车的话,我一概不认”!

那已拿到车钥匙的农民,连忙从他那刚才装钱的帆布包里取出一包精装的“大前门”来,向发车员递过去:“大哥,你说那儿的话,这车我是要定了,现钱现付,整整六万元,你是开了票的,现在冒出这个人来,你给评评理。”

发车员接过香烟,对着那抢车的农民吼道:“谁收你的预付款,我可没听说,你还是乖乖的去排队吧。”发车员的裁判,看来是那包大前门的作用。

“不,大哥我上个星期就来了,就怕到款提不到车,专门找段科长预约好的,就是这台车,你不信段科长还在办公室可以当面对质。”抢车的农民摸出了打火机,打起了火,向那嘴上刁着大前门的人递过去,还想竭力的挽回败局。

我环视了一下周围过道上平时排列着的车已经腾空,地面上留下了几摊机油和从车身上剥落下来的铁銹,再看看这台两人争抢的车,蓝色的漆已经发白,底盘上的黑漆已经銹蚀,少说也是在露天存放了一年的。这样的车开上路,没有人能保证它不抛锚,再碰上这些初学驾驶的黄司机,今后难保不会扯皮。

“算了吧,这车已是人家的了,你还是另外再卖一台吧,段科长既与你有约在前,他一定会安排的,说不定你买的比这台车好得多。”中间人最后作了裁定,抢车的农民只好提着胀鼓鼓的钱包,向着销售科办公室走去。

看来农民抢购卡车的热浪正在这家工厂盘旋,随着这股抢购风,原来只值五万元的农用车,一路价格节节攀升。仅销售科公开亮出的牌价,以增收购置费,手续费,付加费等名目,两个月就上涨到七万一台。

有的农民刚刚才从库房接过手的车,便会有人以高出买车人两千元的买价,从他的手中把车接过去。有人盯上了这汽车转手买卖的生意,一辆车转手之间便可以赚到两三千元。这年代,以“万元”作致富的标准,转手之间不费一点气力便能成万元户,可谓小暴发户!

李友可是交了好运气,汽车的紧缺,为汽车制造厂创造了比其它机械加工厂优越得多的条件,在他上任时碰到了这机会,如果指挥和组织生产不失误,这家工厂可以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改变亏损局面,由一个职工住烂窝棚的穷厂变成名符其实,人人羡慕的富厂,可李友在想什么呢?

他首先对本厂生产的汽车颁发“汽车供应券”,这本来就是从共和国的票证学来的,对供不应求的产品发供应券是大陆的常规。

然后在厂长常务会议上作出决定,以对外联系业务的需要为名,为他和负责销售工作的副厂长每人提供了几张汽车供应券。

这个决定立刻引起了其它副厂长的反对,“状”告到了新上任的党委书记那里,为了摆平这件事,李友决定给每个厂级干部也发几张汽车券。

厂长们暂时搁平了,却将刚刚卸任不久的厂长殷某的红眼病引发了,于是他一面暗示李友,要求从新‘分赃’,一面指示他的儿子殷老大,到每个厂长那里,私下以每张附加价格收买这些汽车券。

在殷老大软硬兼施之下,给厂长发的汽车券被他收买了一大半。胆大包天的殷大公子,将这些收来的汽车券加价,在离厂门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出卖给那些排在队列后面,又急于求购的农民。

一张汽车券,在殷老大转手之间,便凭空赚了几千元。一个倒卖汽车券的黑市交易市场,就这样在工厂大门的侧面公开的营业了。(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据他本人介绍他的母亲过去是要饭的,当孩子的他,常跟母亲拿着打狗棒沿街行乞,看来他真的“根正苗红”,是共产党的真正依靠对像。可是为迎合我们,常把攻击共产党挂在口上。
  • 我一来就碰上了这种与地方亲上加亲的裙带关系,知道这本是中共基层组织多年形成的关系网,同这些多年吃党饭的人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以我为人耿直的秉性难于适应,所以还是对他们取回避为上策!
  • 在那个年代里,街道办事处之类的中共下层机关,如果没有特殊的人际关系,又无靠山可傍,就凭那一贫如洗的脸嘴,谁会伸出同情和援助之手?
  • 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年代,就不知有多少被欺凌的弱者,积蓄着仇恨,随时都会被引爆!!抢劫、杀人中有多少出自悲伤?社会没有引起关注!是故意漠视这些现象,还是社会有意回避这些?
  • 读到这里我心头纳闷起来,这刘昆水的清官原则本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我向他提出了一个有违中共政策的难题,要他破例‘违背’中共“组织原则”,作一椿好事,竟关上了门,怪难为他的。
  • 大陆上的“走后门”配以各种形式的贿赂,成为这一时期国企的主要人事原则,也成为国企管理者贪污的来源。国有企业驭着人员雍肿的包袱,在商品经济来潮之初便迅速‘累垮’。重负荷成了国企倒闭的原因之一。
  • 那周主任所说的许多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钻的工厂,职工们竟住在这些破窑子里渡日,一丝后悔的念头拂过了我的脑海。
  • 我听了很久,已听出他们谈论的无非是:有分房资格的老职工双眼紧盯着总务科,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资格不被意外的关系户挤掉;没有分房资格,便会利用有利的人际关系,千方百计地挤掉那些已排上号的老职工。
  • 心中已十分别扭,怎么明明屋里有人,敲了这么久的门才来答应?这种无礼的“神秘”使我颇有看法。门里面有了响声,好像是悄悄的对话,又过了一分钟那门才慢慢打开了。
  • 偷扒成风,有两个原因,一是老百姓太穷,无业游民生活无着。二是文革遗风,道德沦丧,抢劫杀人已成普通的事。“打砸抢”既成为执政者认可的“好得很”的革命行动,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加以提倡,文革晚期刑事犯罪,便成了社会上令百姓心寒的公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