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举棋不定 祸患即会来临

作者:程实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

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献公骄横粗暴,人们对他怀恨在心。后来,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卫献公的统治。

卫献公失掉君位,只得带着母亲和弟弟逃到齐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孙文子和宁惠子赶走国君后,把持朝政,立公孙剽为新的国君,就是卫殇公。

宁惠子虽然做了犯上作乱的事,但在去世前感到良心不安,觉得驱逐国君是自己的一个污点。为了赎罪,他嘱咐儿子宁悼子迎回卫献公。

没过多久,卫献公听到有利于自己的风声,就派人与宁悼子联系,要他帮助自己重新登上君位。他还向宁悼子许诺,复国之后,他只掌管宗庙、祭祀等事务,朝廷的政务,全交给宁悼子办理。但是,朝中很多人都反对让献公复位。

有一位大夫名叫叔仪,他警告宁悼子:“做事情要前后一致,你们宁家,一会儿把国君赶到外国,一会儿又要迎他回来,变化如此之大,真是令人难测。这跟下棋差不多,棋手下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失败,更何况您面对的是国君的废立的大问题。您处理国事,举棋不定,动摇不绝,一定会有灭族之祸,到那时,后悔可就晚了。”

但是,宁悼子打着“遵守先父遗命”的旗号,一心想废新君,立旧君,好独揽朝政大权。后来,他灭了孙氏,将卫殇公杀死。迎回了献公。

不料,卫献公是个记仇之人。他刚一回国,就把宁悼子全家满门杀了个干净,报了自己当年被宁氏驱逐之仇。

正是:

举棋不定,
丧掉性命。
机不可失,
失则遗恨!

平息众怨 转危为安

《左传‧襄公十年》记载:

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人名)。大夫尉止(人名)与子驷有矛盾。后来,尉止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廷,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持到北宫。

担任司徒的公子子孔,因为事先听到风声,所以提前作了准备。他与子产一起平定了叛乱,杀死尉止等叛乱分子。

公子子孔乘机接管了郑国朝政。他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给官员们定下了许多规矩,他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从他的命令。他的做法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子孔打算把不服从他的人全部杀掉。

这时,有远见的子产,赶快来制止他,劝他烧掉那些盟书(不要用盟书当把柄,纠住大家不放手)。子孔不同意,说:“如果没有规矩,那国家不是要乱了吗?”

子产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加在一起,要想安定国家,是不可能的。这是危险的办法!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众。这样,您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大家也能够放心、安定,不也是很好的吗?要知道:专权的愿望,是不成功的。触犯大众,会发生祸乱。如果偏要触犯大众,那只能引起灾祸。”

于是,公子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劝告,当众烧掉了那些盟书。官员的情绪这才安定下来,局势转危为安。@*

责任编辑:梁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们夫妇二人,为了国家,就义成仁,实在是可敬可佩啊。
  • 他平静地对小偷说:“你也许是长途跋涉而来,不该空手而归。就把我身上的衣服当礼物,送给你吧。”说完,脱下衣服,交给小偷。
  • 据说蔡襄造桥时,江水水深莫测,潮汐频繁,不能施工。但他还愿心切,便写了一篇文章,祈求天帝和河神允许修桥,文章发于肺腑,真情激切。
  • 浣纱女子答应了。可是伍员不放心,又接连着叮嘱了一遍;还是不放心,又叮嘱了一遍。一共说了三遍。
  • 安民,只是一个小小的石匠而已,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草民,也懂得什么是正直奸邪,什么是黑白颠倒。可见,羞耻之心是人皆有之的,只不过有人被势力逼迫,有人被利益诱惑,就放弃了原来的那份廉耻判断。
  • 宋朝时,程晌的妻子侯夫人,服侍公婆,孝顺谨慎;对待亲戚朋友,友爱恭敬;和丈夫相敬如宾。是个难得的贤惠之人。
  • 周朝时,卫姬是齐桓公的夫人。齐桓公和管仲,商议要去袭打卫国,大家都知道这是不义之举,但是谁也不敢去阻拦。
  • B>范乔关照盗木者 孝敬其父母
  • 周宣王的皇后姜氏,是齐侯的女儿,生性贤德,从来不说不合礼仪的话,不做不合礼仪的事。
  • 南宋时代,宋理宗刚刚登基,尚未娶妻。在选皇后时,照皇太后的意思,因为谢深甫对朝廷很有功劳,皇后应该是选谢家的女儿才是。但谢家只有一个女儿,且这个女儿长得很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