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5) 儒学新用

font print 人气: 215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第四章  海纳百川  教化众生

对圣皇大君而言,光有自身修炼得道的圆满,仅获当朝“无为而治”的归宿是远远不够的。太宗以金轮圣王身份,降生皇室,心系天下,普度众生:“欲使云和之乐,共法鼓而同宣。雅颂之声,随梵音而俱远。”“大圣之规,无幽不察,欲使人免盖缠,家登仁寿,冥缘显应,大庇含灵。五福着于洪范,三灾终于世界。”带领当朝及身后无量众生,完成奠基人类思维工程的千秋创建,设立人类社会运作的万代标准,太宗广结圣缘,尊崇道家、扶持佛家、提擢儒家、接纳西教,其海纳百川的气概使得百业俱兴,其“贞观之治”开创盛世辉煌。盛唐文化,创建了人类的辉煌。

第一节  儒学新用

兴擢儒学

黄帝修道圆满,乘龙升天,那时尚未有“儒”,佛家亦未至中土。道家为华夏神传文化主导。那时人神同在,道德高尚,圣皇尧、舜、禹等以道治天下。

明朝戴进〈洞天问道图〉,描绘黄帝在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随着人们道德开始下滑,道治天下至周朝有了变化。周朝天国子民带来了一套治理国家、教育、信仰,甚至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各方面“礼”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周礼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各代礼乐内容。各种典礼所用的音乐主要是“雅乐”——宗周丰镐京畿之乐,通过制度形式推行至各个社会层面,加强周人血脉联系并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周礼认为“上天”只会把治理天下的“天命”交给有“德”者;一旦天子失“德”,就会失去上天庇佑。因此,君临天下的君王必须“以德配天”。

《宋人画历代琴式图册‧黄帝之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此即孔子所景仰之“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及至周室道衰,纪纲散乱,褒贬失实,孔子乃述《易》道而删《诗》、《书》,修《春秋》而正《雅》、《颂》。这是孔子在历史上的业绩。孔子办学,后人称“万世师表”。“自哲人萎而微言绝,七十子散而大义乖,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圣人之至德丧矣,先王之要道亡矣。”(《隋书》卷三十二《志第二十七》)这里分清了孔子的“哲人”身份和先皇圣君的“圣人之至德,先王之要道”之别。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若无先王之要道,孔子何以附焉?然他的“为政以德”又把周代的“以德配天”从“天”降到“人”。

孔子从周礼,实际排斥了“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奠基地位。周礼规定了成千上万“礼”条,于是有了“儒”的官职。儒,指儒家;旧时也指读书人。《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汉时说,儒是司徒之官,还曾出现在“优、倡、侏、儒”(《史记‧孔子世家》)之列。“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不言神迹,不言神,孔儒如何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唐吴道子绘孔子行教像拓本。(公有领域)

太宗即位之初表明:“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慎所好第二十一》)“尧舜之道”与“周孔之教”,一“道”,一“教”,内实外形,高下分明。若无鸟无鱼,则“翼”、“水”何为?除了尧舜的中华文化道统之外,任何后世之“家”自诩为“道统”,莫不是无鸟之翼、无鱼之水,有形无实。把先圣尧舜之道,套入孔儒之教,实在是史上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宇宙塞入鸡蛋之妄为。

从史实看,当时的儒学,是泛指文化人的教育,不是狭义的孔儒思想承传者。“太宗初践祚,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又诏勋贤三品以上子孙为弘文学生。”(《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太宗即位不久,便精心挑选天下文儒,保留他们现任官职,并兼任弘文馆学士,供给他们五品官员享用的精美膳食,让他们在宫内歇息留宿。太宗上朝听政间隙时间,把他们引进内殿,讨论古代典籍,商议谋划政事。后来,又下诏让三品以上的皇亲贵族、贤臣良将的子孙充任弘文馆学生。

《贞观政要》明成化九年内府刊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太宗实施“贞观之治”,并非热衷“周礼”。“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两边俎豆干戚之容,始备于兹矣。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学生通一大经以上,咸得署吏。国学增筑学舍四百余间,国子、太学、四门、广文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学生,以备众艺。太宗又数幸国学,令祭酒、司业、博士讲论,毕,各赐以束帛。四方儒生负书而至者,盖以千数。俄而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学。于是国学之内,鼓箧升讲筵者,几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

“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太宗建立并完善了培养官吏之正规教育体制。

唐无废业

《隋书》称“儒者,所谓助人君明教化者也。圣人之教,非家至而户说,故有儒者宣而明之。……俗儒为之,不顾其本,苟欲哗众,多设问难,便辞巧说,乱其大体,致令学者难晓,故曰‘博而寡要’。”(《隋书》卷三十四《志第二十九》)

“儒者”,与“法者”、“农者”、“兵者”、“医方者”一样,不过是社会百业之一。用今天的白话,就是学校的老师。儒者之责任是帮助“人君”传播“圣人之教”于被教化者。其中有着书立说的,也即“编教材”者。儒者之职能是将“圣人之教”“宣而明之”,其本身不是“圣人”或“圣人之教”的创造者。不得要领者,还会失了圣人之教本义,误人子弟,正如,“俗儒为之,不顾其本”,“乱其大体,致令学者难”。

相比之下,《隋书》对“道者”、“佛者”的说法大为不同,与“儒者”不是一类:“道者,盖为万物之奥,圣人之至赜也。”“道、佛者,方外之教,圣人之远致也。”

那么,什么是儒者所应该宣明的“圣人之教”呢?就是中华圣皇明君所开创、倡导、整理,从尧、舜、禹开始传递下来的正统文化。春秋时代,孔子编辑了“六经”作私塾教本。后来,更由几位中华圣皇——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清康熙等亲自主持收集、编辑,越来越规范了正统的完整版本,用以保持、归正中华文化,教化众生。

唐朝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局部)中表现的大唐威仪,是中华文明在颠峰时期永不磨灭的记忆。(公有领域)

太宗之朝无废人。各种各样不同个性和优缺点的人,在太宗治下各得其所,得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共同成就辉煌。

太宗之朝亦无废学、无废业。百家百业,其天赋的社会使命、功用特点,昭告清楚,在太宗治下各承天命、各司其职,共同造就辉煌。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宗谋略,李渊起兵。李渊曾对太宗说:“事业成功,天下都是你所带来,该立你为皇太子。”太宗拜谢推辞。高祖登基,仍想立太宗为太子。太宗坚辞不受。高祖遂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高祖私许立为太子,建成密知之,乃与齐王元吉潜谋作乱。
  • 若太宗果真想夺位,何时不触手可及?时值生命攸关,太宗仍叹息:“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倘有他路,绝不择此。 太宗犹豫不决,众府僚意见一致:“齐王不甘太子之下,谋乱还未成功,已有除掉太子之心。齐王贪得无厌,心狠手毒,没有做不出之事。如此二人得志,恐天下不再属唐!”
  • 玄武门之变后,太宗执掌朝政,武德九年八月八日(626年),大唐帝国首任天子李渊正式下诏,禅让帝位于太宗。太宗力辞不受,致《陈让禅位表》。高祖手诏再表禅让帝位于太宗,太宗不敢再辞,接受帝位。
  • 唐时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此三机构分工合作、互相制约的制度称为“三省合议(驳议)制”。其最突出点即是立法、审查、行政“三权分立”。鉴于隋炀帝“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之教训,太宗主张“宽简刑政,审慎法令”。
  • 太宗当政之贞观年间,君明臣良,百姓安居乐业,自上而下一派奉天重道、修身养德、谦恭礼让、人见人亲之治世盛况。这个令千秋万代盛赞不休之贞观盛世到底景象如何呢?
  • 唐太宗极为重视文字记载华夏舞台朝朝代代历史在铸就人类思想工程中之作用,亲令修成《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六部史书,占清乾隆皇帝所定二十四部正史四分之一。在六部史书的修撰过程中完成一系列正本清源的工程,如史料选取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史类书籍,包括佛道修炼,特异神迹等,以呈现其朝代赋予之特色。
  • 在《晋书》编修过程中,太宗以万乘之尊,亲自动笔制成《晋宣帝论》、《晋武帝论》、《陆机论》、《王羲之论》等四篇史论。
  • 隋朝末年,刘武周割据一方,自称皇帝,定国号大汉,是大唐的一大劲敌。刘武周为与大唐争雄,屡次进攻幷州。齐王李元吉作战的能力,远远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渊便给齐王添了一个行军总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练达的裴寂,能帮着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败涂地,反而使唐军失去了晋州以北的全部城镇。
  • 说唐高祖即已定都长安,但天下还未一统,群雄割据地方。李渊称帝,传檄天下。长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标。陇西薛举想趁着李渊帝位还没坐稳,就趁机出兵,攻打长安。薛举雄踞陇西,拥兵十几万,声势颇为强盛,是李唐的一大劲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