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醇:〈沉醉东风.嘲贪官〉诗赏析

作者:唐莲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02
【字号】    
   标签: tags:

(元代)无名氏〈沉醉东风.嘲贪官〉
俺三竿日身披衲甲,
恁五更寒帽裹乌纱。
俺耕耘阔角牛,
恁嘶月高头马。
俺打勤劳不羡荣华,
恁苦战垓心血染沙。
俺老瓦盆边醉煞……

【注解】
三竿日:太阳有三竿高的时辰,大约是八、九点钟。
衲甲:指有补钉的衣服。衲(读纳)。《广韵.释诂(四)》“衲:补也。”甲:外皮。
恁:音、义均同“您”。
乌纱:乌纱帽,帽边用乌纱抽扎。南朝宋明帝初年,开始为官吏所戴。
阔角牛:指水牛。
嘶月高头马:月夜里,高头大马嘶鸣。指在夜间骑马驰骋。
嘶(读斯):马叫。
打勤劳:做勤劳的活儿,就是劳动。
打:在这里是做、干的意思,如“打短工”。
苦战垓(读该)心血染沙:在战场上苦斗,被围在中心,负伤血流沙滩。垓心:中心。
老瓦盆边醉煞:在酒坛旁边,醉得很酣。老瓦盆:盛酒器。杜甫〈少年行〉诗云:“莫笑农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玉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赏析】
这首小令,写“俺”爱劳动“不羡荣华”,生活得自由如意;而“恁”(您,指贪官)一味追求高官厚禄、到头来却没有个好结局。反映了诗人对劳动、对劳动人民的热爱。这在当时的社会里,无疑似雪地红梅,难得可贵。

全篇皆用对比法,分为四组展开:第一组,“俺三竿日身披衲甲,恁五更寒帽裹乌纱”:俺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虽然不能够锦衣皮裘,只能穿一身补钉摞补钉的衣服,但是却可以身正心安地从事正常劳动,每天可以在天色大明之后,出去干活。但是,恁(您)作为一名朝廷官员,却不得不提心吊胆的,每天在半夜三更起床,揉着惺忪的睡眼,冒着五更的寒风,去“早朝”。如果哪一天去晚了,便会被皇上革职查办。所以,一天到晚,为那顶“乌纱帽”而担惊受怕,惶惶不安。

第二组,“俺耕耘阔角牛,恁嘶月高头马”:我赶着牛在田间劳动,自然是十分辛苦;您骑着高头骏马,在花前月下驰驱,当然显得威风凛凛,称心快意。这组对比,故作“煽扬”,一是要写出“做官总有做官的好处”,二是为求得艺术的变化之美。

第三组,“俺打勤劳不羡荣华”:是对前文“俺耕耘”劳作的一种肯定,又是对恁“帽裹乌纱”“嘶月乘马”的一种鄙视。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恁苦战垓心血染沙”,是写这个贪图官职者的危难处境。他平时为官,作威作福,享尽荣华富贵——这其实是在挥霍民脂民膏。他也会有危难之时,如今就被围在战场上,负伤流血了。贵族官僚之间的战争,其实质均为争权夺利。身为官僚,在争权夺利的“战争”中负伤流血,正是咎由自取。

第四组,“俺在老瓦盆边醉煞”……这最后一组,只写“俺”作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尚能醉眠盆边,自得其乐。但是“恁(您,这位贪官)”呢?恁这时的处境如何呀?恁有什么好的下场啊?诗人没写下去……“结而不尽,故作残缺”,以启读者的深思。全曲,前文皆双双并列而写,到了最后一组,却只是单写一个“俺”,留下那个“恁”不写了。虽然不写,但是读者仔细一想,便能推测出来他们那些贪官,都没有好下场。这就是艺术上的“不写之写”,所谓“无字处皆有字”,“此时无声胜有声”!

刘熙载《艺概》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如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皆是。”美国作家海明威说:“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他还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人们看了,不得不去想像那潜藏在水下的丰富的内蕴。

当代新诗中,运用“故作残缺”的结尾技巧的作品不少,例如有一首〈灯〉是这样写的:

我发光了。
人们围住我,
献上赞美的诗篇。
可我并没有笑。
我在担心:
假如电流被截断……

电灯在发光的时候,人们去赞美它。电灯并不因此而高兴,而得意忘形。它清醒地知道:这些赞美我的人,无非是看到我现在十分火红。一旦我不再那么“火红”的时候,他们可就会冷眼相待,视若不识。但是,这最后的意思,诗人并没有明白地写出来,而是只停于:“我在担心:假如电流被截断……”这就十分地耐人寻味。

元人小令中,众多的、琳琅满目的艺术技巧,正等待着现代学人去探求、去采撷、去学习和运用呢!@*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