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大赛 三等奖获奖作品

【征文】文宇:科举千年兴衰录(二)

——史上最公平的选官制

宋朝的科举考试情景。(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23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9年09月14日讯】(接前文

(二)宋代科举制

宋朝基本延续了唐朝的科举制度,并把在唐朝首创的一些科考举措加以完善和制度化。宋代科举的一些定制规范一直沿用至明清。

宋太祖赵匡胤对科举选士非常重视。即使在宋初战事频发,局势不稳的情形下,科举考试也没有停止。史载,宋朝建国第一年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便举办过科举考试,19人被录取为进士。

1. 殿试及科举三级考的确立

宋太祖凯宝六年(公元973年)翰林学士李仿主持全国会试,在录取的38名进士中,有两人因“材质最陋,对问失次”而被黜落,其中一位叫徐士廉的落第进士击鼓控告李仿“用情取舍”,要求殿试。于是宋太祖赵匡胤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195人和已中的36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宋太祖亲自主持,结果又有127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选。张榜后,朝野大哗,李仿被降职。

太祖亲试,确立了宋代科举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而在唐代,虽然武则天时便有过殿试,但常规科举还是州府的解试和礼部的省试两级考试制度。

殿试是科举最高一级考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唐代科举,同科及第的进士互称同年,称主考官为座师,自称门生。这种状况极易造成官场上拉帮结党,利用科举培植自己势力等祸患。有鉴于此,宋太祖赵匡胤下令,所有及第考生不得管考官称师,或自称门生。而殿试出现后,因是皇帝亲试,这样一来,凡通过殿试的进士一律称为天子门生。

宋太宗时,殿试录取者分为三级(三甲),一甲三名,称“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宋初的殿试,有末尾淘汰制。就是在殿试时排名最后的考生会被黜落。北宋仁宗时,发生过一起举子因累举进士不第,便愤而投靠西夏,并帮助西夏攻打宋朝的事件。这位在数次殿试中都被黜落的举子叫张元,他自恃才高,“负气倜傥,有纵横才”(清朝吴广成《西夏书事》),屡试不中后,愤而“走西夏”。当时正值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当政,且早有觊觎中原之意,元昊得张元后委以重任。当时与张元叛逃的还有另一吴姓书生。“华州有二生张、吴者,俱困场屋,薄游不得志,闻元昊有意窥中国,遂叛往,以策干之,元昊大悦,日尊宠用事,凡夏国立国规模,入寇方略,多二人教之。”

在张吴的辅佐下,西夏国力大增,曾三次大败宋军,并有意夺取关中之地,攻占长安,但因宋军顽强抵抗,西夏军战败。

据宋王栐《燕翼贻谋录》记载,张元当年的“走夏州”之事,给宋朝以极大震撼与教训,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北宋改革了当时科举进士中的殿试实行的末尾淘汰制,凡是进入殿试之人,一律录取,成绩只作为排名依据。

2. 考试时间的确立

宋初科举考试的时间延续自唐朝,一年一次,偶尔二三年一次。宋英宗二年(1065年),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个科考年秋天,进行州试(秋闱);第二年春天,礼部主持的省试(春闱);省试当年进行殿试。这个时间,一直延续到清朝宣统年间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其间再未改变。

3. 锁院制、糊名与誊录制度化

宋朝为科举考试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和规格。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如何防止考生及考官作弊的规则。

锁院制于中晚唐时具备雏形,宋太宗时,得到确立。锁院制规定考官自受命之日起,到放榜之日止,一直锁宿于贡院,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这样,就隔绝了考官与其他臣僚的联系,使请托难以得逞。

糊名制是武则天时期的发明,即是把试卷上写有考生姓名籍贯等相关信息的位置用纸糊上。

宋初时,延续自唐科考的请托、投献风气依旧风行。为显考试公允,宋太宗实行了一系列保证考试公平性的措施,其中包括糊名制、“锁院制”等。只是宋太宗时糊名制仅针对殿试,省试糊名和州试糊名分别从真宗和仁宗年间开始。

糊名制实行后,科场又出现了考生在试卷上写暗语、做标记以供与自己有联系的考官辨认,或考官通过字迹辨认与自己相关的考生。于是,誊录制随之出现。真宗年间,专设“誊录院”,誊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誊录,不准随意篡改文意及增减字句。

宋朝废除唐代实行的朝廷大臣的“公荐”和应举人向知贡举官投纳“公卷”的制度,使科举试卷成为评定成绩、决定录取与否的唯一根据,这就是南宋诗人陆游所说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分等考第,多级评定。比如宋代省试,应举人的试卷先经点检官批定分数,然后由参详官审查所定等级是否恰当,最后上交知贡举官,决定去取高下。即实行点检官、参详官、知贡举官三级评定制度,以便使试卷评定做到公平、公正。变唯一主考官为多位主考官,各位主考官相互监督。

4. 宋代武科举

武举在唐朝武则天初创后,五代时期曾被废止,直到宋朝仁宗时代方才恢复。

宋朝武举相较唐朝,在武术方面降低一些难度,却加入武学及兵法策论。

宋朝武举考试分比试、解试、省试、殿试四级,一般为先试弓马,再试策及《孙》《吴》等兵书的墨义(熙宁后改为大义)。宋朝武举在根本上改变了唐朝以前凭武艺选拔人才的做法,仅保留了骑、步射两项,而且科考用弓不超过当时军队所用的弓力,大大降低了臂力的要求。宋武举添置了谋略的考核,“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李问对》)经义理论的掌握、对兵书理论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当朝现实问题的对策。

从唐朝开始初设的武举,在北宋时基本完成系统化制度。

北宋时期,武艺与策皆优者,授右班殿直(侍从官、从九品);其余以次授三班奉职、三班借职、三班差使等。南宋时,武举之法渐与进士科相仿。其殿试第一人赐武举及第、授保义郎,余并赐武举出身、授承节郎、承信郎等。

由于宋朝武举武艺文章并重,因此诞生了许多文武全才的文官武将。有的在朝政上做出了成绩,如朱熠、蔡必胜等;有的还成为军事理论家,如华岳、江伯虎等,有的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将,如程鸣凤、许思纯、张建侯、厉仲方、周虎等人。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战神”的第一武将岳飞,就出自宋朝。

宋朝武科举,自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开设,到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最后一科,共计77科,产生77名武状元。

5. 宋科举考试内容与文风转变

宋神宗时,王安石认为唐朝用诗文考进士,引导天下学子看重辞藻声律,而忽略对道德和政治的学习。他自己把古典的经籍注释好了,发行到全国,要求今后考试都要以此为依据。从此,科举考试就主要考经义(对古典经文的理解与阐述),诗赋的地位变得不再重要了。明朝以后,朱熹和他的门生考定、注释的“四书五经”渐渐成了权威,而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

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受命“知贡举”(科考主考官)。此时科考场上流行的是讲究“险、涩、奇、怪”的太学体,欧阳修早已对此深恶痛绝,于是便借当上主考官之际,把所有太学体考卷一律黜落,所取文章全部是“言以载物,文以饰言”的古文体。

欧阳修任“知贡举”这年的进士榜单,成为“千年科举最闪耀的一榜”。其中多位榜上有名者日后成为对中华文明产生难以估量影响的重量级人物。

这些人有,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等。

这次考试,不仅改变了科举的文风,还改变了整个宋代的文风,奠定了整个宋代乃至元、明、清各代文学发展的基础。

这届科考还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任“点检试卷官”的梅尧臣推荐了一份试卷,语言流畅,说理透彻,见解出众。欧阳修大为惊喜,本想取为第一,但他感觉这份卷子是自己学生曾巩的,为了避嫌,“强压为第二”。试卷拆封后,欧阳修才发现错了,这份卷子的作者并不是曾巩,而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苏轼。

欧阳修非常欣赏苏轼的才华和修养,年纪相差三十岁的俩人成为忘年交。欧阳修感慨“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出人头地的成语由此而来。

(三)辽、金、元科举

1. 辽代科举

辽与宋并立,是生活在辽河与滦河上游的契丹族所建。公元916年,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八部,建立契丹国。他的儿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后,于公元947年把契丹国号改为“辽”,尊耶律阿保机为辽太祖。

辽的主导选官形式为世选制与科举制。世选制主要为契丹族所用,科举则专为汉人所设立。辽禁止契丹人参加科举,兴宗时耶律庶箴因为让儿子去参加科举考试,竟受到“鞭之二百”的处罚。但在后期,这项制度也宽松了不少,一些契丹贵族为博取名望,也会参加科举。如宗室出身的耶律大石,就曾参加科举。《辽史·天祚皇帝本纪四》记载,耶律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通辽、汉字,善骑射,登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第,擢翰林应奉”。

辽科举,沿袭唐制。最初每年只放进士一二人,开泰元年(1012年)后逐渐增加取士人数,每科录取50-70人左右,取士人数最多时,达一百三十余人。进士分甲、乙两科,最初只设乡贡、礼部试二级。到重熙五年(1036年),兴宗耶律宗真始设廷试。

据记载,辽存在的209年间,开贡举约56次,所取状元可考者53人。对于一个非汉族政权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但进士出身被任命为官的,却少得可怜,只不过十分之二三,朝廷的军政大权,仍是掌握在不参加科举的契丹人手中。由此可见,辽设立科举,主要还是为了笼络人心,给汉人一条虽窄却仍有希望的进取通路。

2. 金代科举

金,由女真贵族完颜阿骨打于公元1115年建国,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后与南宋并立。

为了与南宋争夺人才,金对于科举相当重视。吸取了辽科举的经验教训,承继自唐宋科举且能扬长避短。

金历时百年间,开科38次,文武并举,取士范围扩大至全国各个地区,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

——设南北科、分四级考、特设女真进士科

金科举,进士科比较特殊,分辞赋进士、经义进士、策论进士。根据不同的进士出身,仕进前途也不同。金朝廷优遇进士,及第即授予职官。进士出身升迁速度快,担任高级职官者多。

金朝廷也未沿袭辽不允许本族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1171年金世宗特设女真进士科,专招女真族人考试,且有一套异于汉人的考试和录取程序。策进士就是专为女真进士科而设。

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金曾分设南北科,至海陵王时废除,并确定三年一次开科,分4级进行:乡试、府试、省试、廷试(殿试)。

“乡试”名称始于金,4阶考试,合格才可进阶下一级。

由于金朝特殊的4级科考制,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连中四元”的状元孟宗献。

在1300年左右的科举历史中,“连中三元”的奇才约百年一现。

开封人孟宗献,自小聪颖异于常人,长大后学问渊博,诗文俱佳。但由于过分自负,第一次参加乡试竟然名落孙山。

经此挫折,孟宗献不再浮躁,潜心读书,几年后再次参加乡试,高中第一,乡试主考杨伯仁对其文章大加赞赏,并推荐给海陵王。次年春,孟宗献在开封参加府试,拿下第一。同年秋,孟宗献前往燕京,取得会试第一,此时他已“连中三元”,名声大噪。当年朝廷开举殿试,孟宗献再登榜首,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连中四元”,世人称为“孟四元”。

当时极重人才的金世宗刚刚即位,听闻这位“孟四元”的奇迹,特下诏:朕即位未久,曾令有司征召贤才。孟宗献自乡试到府试、会试、殿试皆为第一,非才之高、学之博,何以至此?

按照常规,金朝状元通常授予七品官,世宗破格授予孟宗献为六品奉直大夫,不久又提拔他担任翰林应奉、知制诰等职。

孟宗献性情恬淡,不求名利,却热衷道学。公元1169年,王重阳带领丘处机等弟子西返关中,因病滞留开封。孟宗献闻听前去拜望。据开封地方志载,王重阳对这位天下闻名的“孟四元”很看重,收其为徒。第二年王重阳仙逝,丧事即由孟宗献操办。王重阳的灵柩也暂时安葬在孟家后花园。

——常科、特科,文武并举

金代科举,文武并举,且除“常科”外,还设有“特科”(“制科”),“以待非常之士”,即招揽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武举”科始设于金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年),分府试、省试两级,上、中、下三等,试武艺兼及兵法,

值得一提的是,金科举在考试内容、形式和录取方式上均有所创新,其中要求考生在引经据典时,在题下标注所引经典的出处的做法,就是金朝首创,由金章宗下诏钦定。

直到如今,中外学府研究机构学者撰写论文,均需在文末注明引经据典的出处。

进士出身升迁速度快,担任高级职官者多,相对于其它非进士科,如律科、经童科出身人员具有绝对优势。金大定年间,朝廷特别规定,地方府一级少尹及中央政府的令史要从进士出身的小官中选用。中高级官员京主要从进士出身的低级官吏中选拔。累此数十年,至章宗年间“繇由科地位至宰辅者接踵”。

——史上最严搜检、监考制

金科举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为了防止考试作弊,金朝廷采取了极端严格的搜检措施,甚至做到要求考生“解发袒衣,索及耳鼻”的程度。金代文学家耶律履就是因见到如此严苛的搜检制,觉得有失体面“即拂衣去”,一生再未入考场。

后来金朝廷也觉得这样做有失待士之礼,改而实行令考生“使就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的措施,这样一来,礼全且搜检得更彻底。不仅如此,各府试考场均派地方军队临场监考,“每四举人则差一人,复以官一人弹压。”御试则更加严格,“策进士则差弩手及随局承应人,汉进士则差亲卫军,人各一名,皆用不识字者,以护卫十人,亲军百人长、五十人长各一人巡护。”

有史学者评论,这样严苛的考试制度,令竞争相对公平,使得金朝廷收揽到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由此看来,金作为外族,对汉文化科举的重视程度,是前代的辽及后代的元所不能比拟的。

3. 元朝科举

——“延祐复科”

元朝是蒙古人统治的皇朝。自元世祖忽必烈1271年建立大元,至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间,中原地区未再举行科举。这期间,元朝实行的是由吏入仕制(吏进),即由下层官吏层层晋升。元朝建国后,高级官员大多出自半世袭化的蒙古、色目乃少数早期效力元廷的汉人家族,所谓“贵戚世臣、军功武将”。

科举制虽几次在提上朝廷热议,但始终未能实施。

公元1313年,为整顿吏治,主张推行汉化“以儒治国”的元仁宗听从儒师王约“兴科举”建议,下诏恢复科举。次年延佑元年4月,举办了元朝创建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因本次科举是在延佑年间举办的,史称“延祐复科”

——三年一开,只考一科

元朝的科举制,基本延续宋制。三年一开科,分为乡试(同宋州试)、会试(同宋省试)、殿试三级。自延佑元年(1314年)第一科至元朝灭亡(1368年),除元惠宗初年因丞相伯颜擅权并执意废科举,故于1336年和1339年科举停办两届外,元朝共举办了十六次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共计1139人。

和唐宋科举不同的是,元代科举只考德行明经一科(进士科),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

元朝科举除了殿试,乡试、会试都有固定的录取名额。乡试300名、会试100名。这些名额会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不同的民族进行分配。

例如,当时高丽王朝所在的征东行省就设有乡试考场,并占有乡试300名额中的3位,其中蒙古、色目、汉人各取一名。

元朝科举另有一点与唐宋不同,元朝科举所选出的人才,并未如唐宋时受到朝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元朝的官场晋升还是“首以宿卫近侍,次以吏业循资……或以科举,或以保荐”。

也就是说,元朝科举基本保存了科举的形,并不重视科举的本质。科举选出的人才并不受到重用,朝廷任用官员主要以世袭、恩荫与推举,或胥吏晋级为官。这与宋朝大相径庭。在宋朝,官、吏泾渭分明。通过科举可为官,未经过科举的吏,往往终身为吏。

——始定程朱注释的四书五经为科考范本

元代于1313年恢复科考时,以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为科举版本,要求考生以朱熹的注释去理解圣人言论,这一点被明清继承,从此“海内之学非程朱之书不读”。

元代武举废止不行。

有观点说,元朝文学发达(元曲),就是因为科举不受重视。(待续)#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责任编辑:朱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 科举制度是中国首创的选官制度,始于隋朝,盛于唐宋,及至明清发展成熟,以公开及公平的考试形式开科取士,唯才是用,历时长达1,300年,为历代朝廷选拔出不少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及艺术家。
  • 唐朝天子体恤黎民,中共处处以民为敌,国保、城管、网管、摄像头、防火墙、实名制,布下天网。唐朝君主开放包容,令四夷臣服,而中共对外输出腐败、窃密渗透,受到国际围堵。
  • 古代仁德之君,体恤民众,休养生息,以仁义治天下。中共窃政后,大开杀戒,血雨腥风不断,令人惊觉:党所宣称的“解放”和“新中国”,原来是难以想像的、无比黑暗的恐怖与噩梦!
  • 为什么中国的有钱人越来越往外国跑。不是越来越好吗?
  • 从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质和意识的起点,这个追寻创世本源的寻根过程,才是慎终追远习俗背后之最为深刻的文化底蕴。也是神传文化为炎黄子孙留下的一条回天之路。
  •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称帝九年后,发现不少官员的德才和职位不相符,导致很多政事废弛。忽必烈向汉臣张雄飞、江孝卿说起此事,将此局面比喻为“大厦将倾,非良工不能扶”。并询问二人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