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名字号(3)

作者:刘学铫 教授
像康熙名玄烨,凡是跟康熙同辈份的兄弟或堂兄弟都属玄字辈。图为康熙皇帝朝服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452
【字号】    
   标签: tags: ,

名的来源

至于说到汉人的名跟字,就更讲究了,因为姓或氏几乎是从老祖宗时就有的(除了极少数改姓氏之外,几乎都是由老祖宗传递下来的),但是名跟字却是人生下来后才有的,所以取名的自由度比较高,但也不是漫无边际尽挑些美的字眼。

古人取名也是有相当的规则,专门讨论姓名的书,非常的多,我们这里不可能做很深入的探讨,只就古人取名的大原则加以介绍,应该也可以明白古人取名的方式。

一般说来古人生三月取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注1)时取字,女子则是十五岁行筓礼(注2)时取字。

(注1:行冠礼,就是将头发盘到头上,戴上帽子,是谓加冠。)
(注2:行筓礼,筓,音鸡,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将头发盘到头上,用簪子加以固定,称筓礼,又叫簪礼。)

在正式取名之前,往往都会给婴儿起个小名,又叫乳名,这个小名或乳名,长辈往往都用来称呼这个初生的婴儿(即使已长大成人),譬如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阿斗,后来即使刘禅长大成人了,甚至已经做了蜀汉的皇帝,大家仍只记得“扶不起的阿斗”这个词。

东晋北伐名将刘裕(后来篡晋,建立南朝的宋政权),小名寄奴,许多文献都以“刘寄奴”称刘裕。不只汉人如此,许多北方胡族,也有小名,像建立前燕政权的鲜卑慕容皝,他的小名叫万年;后燕开国君主鲜卑族的慕容垂,他的小名叫阿六敦,这个“阿六敦”如果读做“阿陆屯”,当然是鲜卑语,他的意思很可能是黄金(阿勒屯,阿尔泰Altun);北燕的冯跋,虽然是汉人,但是已经鲜卑化了,他也有鲜卑语的小名叫“乞直伐”;类似的例子,可说是不胜枚举。

我们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汉人都有小名,古人为初生的婴儿取小名,大致以通俗为主,也有以动物为名,如阿牛、阿狗、小虎子……等,又有连生女儿,希望能再生儿子,往往将女儿起个小名叫招弟或牵弟什么的;又有原来不想生却又生了女儿,于是就叫做罔市(闽南语读音,意思是姑且养育吧)。汉人的小名可说是多彩多姿,甚至可以说是无奇不有。

至于婴儿生下三个月之后,要取个正式的名,取名通常由直系长辈负责,如果这个家族不是书香世家,也会请教有学问的人为初生婴儿取名,古人取名也有一些规则,在这儿只能做简单的介绍。

一、含有祝愿或纪念性

像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叔孙克敌致胜,捕获了长狄(注)乔如,因此就为他初生的婴儿取名为乔如。

(注:狄,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跟后来的丁零可能有血缘的关系,也许在鲁国北方的狄族个头高大,所以称之为长狄。)

再如郑庄公因寤生而得名,所谓寤生,有几种解释,这儿是将“寤”作“牾”解,就是难产,也就是说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在难产(寤生)的情况下,生下了郑庄公,所以干脆取名寤生(难产)。

北方的胡族也有以这种方式来取名的,如蒙古族初兴时,有个汗叫也速该把阿秃儿(注),跟塔塔儿人作战,捕获了塔塔儿部的酋长铁木真兀格,于是自己初生的婴儿取名为铁木真,这个铁木真就是名震中外的元太祖成吉思汗。

(注:把阿秃儿,是蒙古话“英雄”的意思,有时也音译为巴都、巴托,现在外蒙古的首都叫乌兰巴托,就是赤色英雄的意思。)

二、以排行取名

汉人家庭尤其所谓书香世家,多讲究以排行取名,以免子孙繁衍多代以后,乱了辈份,早期多半以伯、仲、叔、季等字眼,作为兄弟出生的顺序,只要看到名,就知道他排行老几。

像伯夷、仲由、叔齐、季札等,可是这只能确定某人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无法知道他在这个家族中的辈份,如果子孙繁衍多了,而又分居各地,彼此的后代子孙,还是无法分清彼此的辈份,于是一些世家大族为了让后代子孙能确定明了自己在家族中的辈份,就规定了以某些字作为辈份的区别。

宋.李唐〈采薇图〉画上伯夷、叔齐,面容清瘦,目光坚定,神情、姿态生动传神。(公有领域)

同宗的子孙都用这些字命名,以清朝王室为例,顺治之前,还没有接受汉人这种命名方式,康熙以后就以这种方式的命名了,像康熙名玄烨(清王室姓爱新觉罗),凡是跟康熙同辈份的兄弟或堂兄弟都属玄字辈、乾隆是弘字辈、嘉庆是颙字辈、道光是旻字辈,咸丰是奕字辈、同治、光绪是载字辈、宣统是溥字辈。

如果是双名的话,用以区隔辈份的字,通常放在姓的后面,像上面说清朝王室,又如东北的张学良、张学思、张学铭;孔子后裔也是这样;但也有放在最后一字的,如宋庆龄、宋霭龄、宋美龄等。

宋美龄(前)、宋蔼龄(右)等人逗弄熊猫。(中央社记者蒋仲琪摄于1942年11月9日)

如果是单名的话,往往只用一个字的偏旁来作为辈份的区别,如宋代的苏轼、苏辙(都是车字傍),又如《红楼梦》里的贾政、贾赦、贾敏是同一辈;贾珍、贾琏、贾珠、贾环、贾宝玉是同一辈;贾兰、贾蓉、贾芸是同一辈。

还有一些更为讲究,名的第一个字作为辈份的区别,第二个字还规定要用同一偏旁的字,像明代的王室,明泰昌帝朱常洛、他的弟弟福王朱常洵;天启帝朱由校、他的弟弟崇祯帝朱由检、弘光帝朱由崧、永历帝朱由榔等。

以这种方式命名,虽然后代子孙繁衍再多、分散世界各地,彼此从名字上不只可以互相知道是同一个家族的人,还可以确定彼此的辈份关系。

目前孔子的后代,虽然分布世界各地,但是从命名上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彼此的辈份关系,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命名方式,所以汉人许多世家大族都以这种方式为子孙命名。

话虽如此,这种命名方式,也有一个缺点,如果一个家族子孙众多,再隔二三代之后,人数自然就更多了,命起名来,可用的同偏旁的字,可选择的余地就少了,所以有时候不得不用些平常没见过的字,也就是罕见字或冷僻字,这样对求学或社交都会造成某种困难。

三、皇帝赐名

帝制时代皇帝的权限几乎可以无限上纲,为了恩宠或笼络一个臣子,不但可以赐姓,也可以赐名。

例如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756年)时,为了宠爱杨贵妃,连带的对她的哥哥杨钊也加以封官进爵,更进而赐给他一个从字面上看似很好的一个名——国忠,今天一般文献或教科书都只记载杨国忠,很少提到杨钊。

再如唐末,赐权臣朱温为朱全忠。杨国忠或朱全忠,前者出于恩宠,后者出于笼络,打开古文献来看,皇帝赐名的例子,应该不在少数。

清代彩绘后梁太祖朱温像。(公有领域)
清代彩绘后梁太祖朱温(朱全忠)像。(公有领域)

四、以姓的增、减笔为名

古人命名也有不依以上三种方式,而以姓的增减笔划来命名的,像前后汉之间的新莽(王莽篡汉建立政权,国号为新,史称新莽)时,他的侄子姓王、名匡,匡就是王的增笔,跟王莽侄儿王匡同时代,还有一个王匡,这两个王匡,姓名虽然完全一样,立场却完全相反,玉莽的侄儿王匡,在“新”这个短命政权里,当然是皇亲国戚王朝新贵,但是另一个王匡却是高举反抗“新”政权大纛的义军首领,同姓同名而不同性格,也算是一个特例罢。

再如民国初年,国民政府主席(抗战期间)姓林名森,森是林的增笔;曾长期担任中华民国监察院长的于右任,笔名于吁(吁,音虚,忧愁感叹之意),吁也是于的增笔。

至于以姓的减笔来命名的,古文献上也有现成的例子,如三代时商朝初年的大臣伊尹(曾助商汤灭夏桀),尹就是伊的减笔。

伊尹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公有领域)

再如北宋时曾力主以武力抗金的太学生陈东,东是陈的减笔,而明朝世宗朱厚熜(公元1522~1566年)时,也有一个勾结倭寇骚扰东南沿海的陈东;清代名儒阮元,元是阮的减笔;近代名音乐家聂耳(公元1912~1935年),耳是聂的减笔,像增笔或减笔的命名方式,也不少见。

(未完,待续)

作者部落格:https://www.professorliu.club/2019/12/name.html

点击中国人的姓名字号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千古谜团!几百万人人间蒸发,900年后重现人间?DNA检测现端倪,真相到底是什么?
  • 古人对于名是很慎重的,除了长辈、长官,一般是不可以直呼一个人的名,纵然是长官,也往往为了客气或谦虚,也不叫部属的名,再加上古代多为单名,如范蠡、文种、萧何、张良、韩信……,单名很难称呼,连名带姓的叫,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古人几乎都有字,前面说过古时男子加冠时、子女行筓礼时,由长辈为之取字。
  • 六、以居地为姓 若干氏族迁徙到新居地后,便以所居住地方的地名或特色为姓,例如战国时齐国的陈仲子,本为齐国世家,后来他辞去爵位,举家迁到于陵这个地方,从事耕读生活,于是他的后裔便以“于陵”为姓。
  • 俗语说: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姓名对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何以有姓,很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其来源。人人都有姓,认为这是自古已然的事,其实姓,尤其是后秦以后的姓,是经过演变而来的,跟先秦时代有很大的差异,且让本文慢慢说来。
  • 百年前渡黑水来台湾木匠子孙 ,八句《认祖诗》遥心系武汉。先民敬天信神得安生于乱世,现今疫情蔓延之时,人心惶惶何以自求多福?此故事或许值得省思借镜。
  • 在传统文化里徜徉是极其有趣的,谁要我们拥有如此悠长的历史之河呢。不经意之中,就在哪里遇见了自己。啊呀呀,你的来历、你的观念、你的爱恨情仇,原来都有出处。
  • 屈原姓芈(米),氏屈,名平,死后获得谥号为“原”。先秦时期的贵族,不仅有姓还有氏,男子称氏不称姓,因此屈原不叫芈原。
  • (大纪元记者廖平风台湾南投报导)2011年适逢中华民国建国百年之庆,国史馆台湾文献馆,为了使民众了解台湾五大家族,近百年来,在台湾产业现代化与民主运动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特举办“百年风华-台湾五大家族特展”,展出各家族珍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史料。
  • 中国古人重视姓氏,也重视名字。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跟“姓氏”一样,今天的“名字”在古代也是两个分离的概念,“名”与“字”不可混为一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