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道“石”情:石头灭苻坚 大石欺司马

文/宋宝蓝
解读童谣像猜谜语,那么灭苻坚、欺司马的“石头”,各自指的是谁呢?(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64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童谣传唱,一个带“石”的人会灭了苻坚桓豁为了应兆,破天荒的为二十个儿子取名,都加上了“石”字,结果预言另有所指。另有童谣传唱,一块“大石”会把司马皇族欺压得很惨。有人误解歌谣,差点诬陷了良臣。

解读童谣像猜谜语,那么灭苻坚、欺司马的“石头”,各自指的又是谁呢?

东晋时期,权臣桓温的弟弟名叫桓豁(320年—377年),是著名的将领。他戎马一生,出兵击败前燕将领慕容尘,抵抗前秦苻坚对荆州等的战事。他因战功赫赫,进号右将军,累任征西大将军。

哪个“石头”灭了苻坚

为了应兆歌谶,桓豁给自己的二十个儿子起的名字,都带着“石”字。图为明 戴进《太平乐事册.婴戏》。(公有领域)

早年,桓豁听说秦宣昭帝苻坚辖地流传着一首歌谣,歌词有一句唱的是“谁谓尔坚石打碎”。桓豁想应兆歌谶,希望家中一个儿子能击败苻坚,以建立灭秦大功。于是桓豁给自己的二十个儿子起的名字,都带着“石”字,比如石虔、石秀、石民、石生、石绥、石康等等。人们常说:“虎门无犬子。”他的这几个儿子也很有名,不是将军,就是刺史,均是担任要职。

二十个儿子都带着“石”字,相当于上了二十道保险。灭掉苻坚的统帅,无论怎么挑选,一定会出自桓家吧。结果却大相径庭,桓豁解读歌谶,还是失算了。

东晋太元八年,即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出兵伐晋。东晋和前秦在淝水大战,前秦号称出兵八十万,东晋只有八万兵力。这是中国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淝水之战,在前线指挥大军的是谢玄、谢琰,而主导整场战役的是大都督谢石,也就是谢安的弟弟。谢石,字石奴。他的名字占了两个“石”字。

当谢石灭了苻坚后,人们豁然明了“谁谓尔坚石打碎”,原来指的是谢石啊。

哪个“大石”欺压司马

西晋刚建立不久,到处传唱一首童谣:“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如何解读这首童谣,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宫中大马”自然指的是皇族司马氏,“几作驴”几乎成了驴,那意思司马不再是马了,隐喻司马氏皇权旁落。“大石压之不得舒”则是说将来会出现一个人,名字中带着一个“石”字,会把司马皇族欺压得很惨。

自从曹魏将领诸葛诞(?—258年)之乱平定后,西晋开国功臣、大将石苞奉命镇守淮南。

石苞的军队兵强马壮,尽管边境事务繁多,石苞勤于处理政务,平日以威德服人,很得民心。石苞出身卑微,自幼家境清寒穷苦,曾在长安以卖铁为生,后来得到司马懿的赏识,不断升迁。

当时,西晋国内到处都在传唱那首童谣“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出身于琅琊王氏、名门望族之辈的监军王琛,借此童谣,向晋武帝司马炎密进谗言,说石苞就是将来打压司马皇族之人,指石苞勾结吴人,有反叛的倾向。

此前,司马炎曾听闻“东南方会有大兵作乱”,所以接到王琛的密报后,就更加怀疑石苞了。

吴彬,岁华纪胜图
石苞听说东吴将出兵进攻,于是修筑堡垒阻截水流,以加强防守。图为明 吴彬《岁华纪胜图.册.阅操》。(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石苞听说东吴将出兵进攻,于是修筑堡垒阻截水流,以加强防守。与此同时,他在洛阳的儿子迟延了几日都没上朝,这些迹象都被司马炎认定石苞准备谋反。然而,大将军羊祜坚信石苞不会叛乱。不过司马炎仍旧不放心,就下了一道诏令,指石苞不了解敌情,频繁烦扰百姓,以此罢免了他的官职。

石苞身为西晋开国功臣,位高权重,司马炎只是解除了他的兵权,并没有杀了他。石苞为人很有雅量,面对司马炎的不信任,没有丝毫怨恨,反而为自己担任公职而没有好好地为国效力感到耻辱。后来,司马炎拜石苞为司徒,使其位居三公之列。

那么既然石苞没有叛乱,也没有威胁到司马皇家,那是谁应兆欺辱了司马呢?

后来石勒(274年—333年)突然异军崛起,先后打败了东海王司马越的二十多万大军;又活捉了西晋太尉王衍、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西河王司马喜、梁怀王司马禧、齐王司马超等人,又在洧仓活捉了东海王世子司马毗等人。石勒所在的匈奴大军数次围攻西晋都城洛阳,最终导致西晋灭亡。石勒成了摧毁西晋司马氏的主力军之一。

至此人们才明了,童谣中的“大石”指的是称霸北方的石勒。@*#

参考资料:
《晋书.石苞传》卷三十三
《晋书.谢石传》卷七十九
《晋书.桓豁传》卷七十四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首童谣竟预言了张士诚的最后覆灭和其三个手下的结局,历史大事件发生之前往往会有相关预言、预兆出现。之所以如此,只能说明是神佛在安排历史进程及相关预言的出现。
  • 放筝图
    一个王朝的兴起与灭亡,可谓风云席卷,呼声震天。而寥寥几句的童谣,却唱出了一国兴起与亡国败象。平凡歌谣隐藏天机,是谁一眼将人事洞穿?
  • 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令人荡气回肠的魏、蜀、吴三国,在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孙权等风流人物谢世后,天下大势逐步走向统一。公元263年,曹魏政权灭掉蜀汉。266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东吴,彻底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天下。
  • 朱元璋洪武五年(1372年),中书右丞王溥奉命到建昌督工取材一事。到了蛇舌岩,众人看见岩石上有个穿着黄色衣服的人在那里唱歌,歌词曰:“龙蟠虎踞势岧尧(峣),赤帝重兴胜六朝。八百年终王气复,重华从此继唐尧。”歌声犹如洪钟,黄衣人唱完就消失了踪影。王溥派人向朱元璋奏报这条消息。但天子认为这事涉及妖妄,不可采信。这件事,官方记录上就只有这么一段短短的描述。
  • 穿着破鞋的东郭先生终以富贵闻名当世,衣服粗劣的张融被赏赐皇帝的衣服。
  • 如果您听说谁家刚刚诞生了一个“千金”,当即知道这家的新生婴儿是个女孩。说起千金的话题,这里边还有不少趣闻,不仅指货币,也曾指男孩,那什么时候专称发生了改变?
  • 春秋时函谷关的关令尹喜,一日,望见紫气东来,用占风术得知将有神仙经过;孔子东游时,遇见两个儿童争辩太阳的远近。
  • 北宋时的沈义伦拥有清高的节操;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展现宽大敦厚的风范。
  • 刘聪有个儿子叫刘约,一天昏死了过去,但手指一直是温热的,没有僵硬,所以一直没有殡葬。过了几天,刘约竟又活了过来。刘约讲述了他昏迷时,元神离体所经历的奇闻。
  • 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的养子,33岁的赵昚,面对十个美貌的宫娥,守住了礼节,经住了考验,得到了太子之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