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不再的豪宅

郭家古厝与林家古厝
懰迅
font print 人气: 80
【字号】    
   标签: tags:

亮丽阳光照射下的林家、郭家古厝已经不再耀眼,走过多代,风华不再,座落的残缺古厝记录着不可遗忘的风光历史。

走在乡下的小巷里,会看到很多未改建成楼房的低矮房舍,这些房子多多少少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以前的穷人家住的是由稻草、稻壳混土块所建成的茅屋,只有有钱人家才会用砖头、石板来盖房子,不论砖头或石板在当时都是高贵的建材,要从外国进口才有得用,因此即使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可能要做官人家才能享有这样的荣贵。

谈到麻豆,很多人都知道是一个文风鼎盛之镇,自古以来考试中举者不在少数,最著名的当推郭家与林家的子孙,虽然现在已逐渐没落,但在两、三百年前,可说是显赫一时,两家的后代子孙,不论当官或经商致富者,豪宅一间间地建起,虽然如今人事已非,但是我们还是要走进郭家与林家古厝的遗迹,想像当时望族人家的风采……

走到中正路尾,正是现在的麻豆第五市场,一整个早上都是人声顶沸,市场未建之前,这里是大程池的所在。程,是古代人家门前的空地,郭家是当官的有钱人家,前面的空地相当地广阔,“大程”的名字不迳而走,大程前面的一个大池塘便称为“大程池”,郭家古厝正是座落于此,门前构筑台阶所用的大块石板,与内外围墙壁的大块乌砖,将过去做官人家的铺张表露无遗;现今,古厝的第三落及左边的护龙都已倾塌,连“文魁”牌匾、旗竿都已被偷走或弃置,缺乏维护的古厝在黄昏夕阳的照射下,更显得残破与零落,很难想像当时的荣景,但“郭家中举人”的故事依然在大程耆老的口中不断流传。

另一个能与郭家匹敌的望族是林家,麻豆林家与板桥林家、雾峰林家合称“台湾三林”,林家始祖林文敏从“挑伕”转行为商人致富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走进草店尾的咸菜巷里,不只会感受到一股喷鼻的酸溜溜,林家八房的古厝更是令来访的游客惊艳,完整保存的“七包三”两进式四合院道尽了林家当时的雍容风华。

当我们再继续往前走去,来到景色优美极致的国立曾文家商,当我们被这校园美景所吸引时,常常忽视了对面一栋残破不堪的半边厝,这里正是林家新四房的所在,“大厝九包五、三落百廿门”是当时用来形容新四房的一句流行话语,三落的四合院有一百二十个门,可以想像那是多么雄伟壮观的一栋建筑,日后因为四房后代子孙不合,有一半已经卖给建商,民国六十七年拆除后盖上了新式的楼房,另一半也因为疏于管理而荒废了。

亮丽阳光照射下的林家、郭家古厝已经不再耀眼,走过多代,风华不再,座落的残缺古厝记录着不可遗忘的风光历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 什么是四联体格式(tetractys)呢?“四联体格式”是现代英国诗人雷‧斯特宾(Ray Stebbing)发明的一种诗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个音节组成。
  •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 像一个影子
  • 刚开始,经常是在半路上,新一就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口水都会流出来。慢慢等他大一点,他会拉着我的手,自己走几步。再大起来,他就喊着广告词,变换着起步、正步、踏步,有力地甩着胳膊,走在我的前面。 我们欣赏龙山路华灯初上的夜景,路人也欣赏着我们这一对母子。
  • 朔风吹。1968年底,一辆“跃进”卡车把我们一批知青载到了南汇东海农场老九队的海边。 中港一带的护塘东堤脚泥滩上,已经扎起了两排芦席为墙,稻草复顶的草棚,一排十间, 每间五张上下铺的双人铁床,住八个人,另一空床,上铺堆放箱子行李,下铺放些面盆之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