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艺海皎皎郑板桥

陆文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 ,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做过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板桥性格洒脱宽厚,在任知县的十二年间有惠政,在他治下的县境,牢狱曾几度空虚。

他为了救济饥民,开仓放粮,得罪了上司,便辞官回籍。离职的那天,潍县百姓,男女老少,依依不舍,痛哭于道,终日不绝!家家挂着他的画像,表示对他的怀念深情。

板桥家境贫寒,落拓不羁,做官以前和辞官以后,都在扬州以卖画为生。郑燮是清朝中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也是杰出的画家。人民将他的诗、书、画,称为板桥“三绝”。

他在《画竹诗》里写道: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在《潍县竹枝词》中写道:

绕郭良田万顷赊,
大都归并富豪家,
可怜北海穷荒地,
半窭盐桃又被孥。

他又有诗说:

东家贫儿西家仆,
西家歌舞东家哭。
骨肉分离只一墙,
听他笞骂由他辱。

这些诗词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在绘画方面,板桥擅长画草兰竹石,笔墨劲秀,风致潇洒。他作画,重视对自然界的观察。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板桥题画,竹》)然而,他的作品又不是自然主义的描摹,而是经过精心的提炼。他在一段题词中,记述了自己画竹的情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题画》)对于客观事物的深入观察,然后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把它再现出来,这就是板桥作品赢得人们赞誉的原因所在。

板桥的书法,是把真、草、隶、篆四种书体而以真、隶为主,综合起来的一种新的书体,而且又用作画的方法去写,形成自我创造的流派,他自称“六分半书”。这一“怪”法,如雪柏风松,挺然而秀。当时人评论他的书法是“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扬州八怪”中,以郑板桥的成就为最杰出,板桥有“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松轩随笔》)

在他的笔下诗、书、画是一个整体思想的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现实主义的产物。板桥作字如写兰,写兰如作字,书画相参,自成一家,妙趣横生。

郑板桥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享年七十三岁,葬于江苏兴化县城东管阮庄。有《郑板桥全集》传世。

正是:

艺海毕生唯求真,
时时处处惦斯民。
银钩铁划描疾苦,
云黑霞彩绘衷情。
己饥已溺等闲事,
民冤民痛总剜心。
千钧笔力挽狂澜,
羞杀而今御奴文!

(资料来源:《清史》)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9/4/54693.html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成吉思汗根据游牧民族这个特点,发展出一系列的战术。其中最突出的是蒙古人马术精湛,每名士兵往往拥有二至三匹马,可以轮流骑乘,加上蒙古人饮食简便,因此蒙古骑兵有速度快,可长途奔袭的特点,令敌人措手不及。
  • 有一年,郑国起兵攻伐陈国,并且攻占了陈国,然后,郑国派子产向晋国奉献战利品。晋国人对郑国的使臣子产很不以为然地质问:“陈国的罪过在哪里?郑国为什么要兴兵攻打它?”
  • 鲁哀公问孔子说:“国家的存亡祸福,真的是由天命决定的,不单单是人为的吗?”
    孔子回答道:“国家的存亡祸福,都是由执政的人自己决定的。反常的东西或现象,是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的。”
  • 孔鲤,字伯鱼。有一次,孔子对伯鱼说:“鲤呵!我听说可以让人整天不觉疲倦的,大概就是学习吧!有的人,容貌不值得看,勇力不值得怕,祖先不值得称道,家族姓氏也不值得一提,可是终于成就了有益于社会的大业,名声播扬四方,并能流芳百世的原因,难道不是学习的结果吗?
  • 孔子接着说:“这就好比使用弓箭,必须先调好弓弦,才能使箭强劲有力的发射出去;又好比驾驭马车,必须先让马拉好车驾,然后才能要求马跑得又正、又稳、又快。...
  • 据《孔子家语》一书记载,孔子担任了鲁国的大司寇以后,有父子二人不和,来打官司。孔子把他们父子二人,拘押在同一间牢房里,也不判决。在这期间,孔子叫吏员暗中监视:不要让他们父子发生冲突,并适当劝说他们和好。
  • 大难将至,季康子命令冉求带兵去抵挡,担任主攻;樊迟给冉求当助手。
  • 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向东边扩展住宅,不吉祥。真有这回事吗?”
  • 孔子说:“我对有些人感到羞愧;对有些人很鄙视;对有些人感到很危险...
  • 有一回,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百姓的方法。孔子说:“战战兢兢地,像用一条朽烂的绳子拉马那样,去对待百姓。”
评论